返回

第九八章

首頁
    說詞中,頂要緊的一句話是:“大小臣工,都巴不得有報效的機會。

    ”庫款不動,地方不累,但責成大小官員報效,即是間接動庫款、累地方,而且報效就得議獎,很可能由此又大開捐納幸進之門。

    而且很想找句話點醒奕劻,莫借此因由,聚斂自肥,隻是礙着慈禧太後,頗難措詞。

    就在這沉吟之際,自己剝奪了可以說一句話的機會。

     “隻要不動庫款,不累地方,皇帝自然也沒有什麼不願意的。

    不過,”慈禧太後又宕開一筆,“你們看情形吧!總之,千萬不要勉強。

    ” ※※※ 從這天起,内廷行走的,特别是内務府的人,有了一個很興奮的話題:談今年慈禧太後的萬壽。

    普遍的論調是,從甲午慈禧太後六十整壽至今,熬了十三年的工夫,才能有今天這種比較順遂的日子。

    東三省收回了,各國都和好了,立憲有基礎了,新政在次第舉辦了,都虧得有慈禧太後在操持,才有這一片興旺氣象。

    崇功報德,為慈禧太後略略彌補甲午、甲辰這六十、七十兩次整壽未能大舉慶祝所受的委屈,誰曰不宜? 這個論調是奕劻跟内務總管大臣世續商量了以後所散布的。

     至于報效,當然亦是奕劻一馬當先,透過榮壽公主,進獻了二十萬兩銀子,這隻是備慈禧太後“賞人之用”,意思是慶典所需,還有更多的報效在後。

     這當然會使得慈禧太後想到,應該有所獎勵,而現成有個題目在,奕劻這年整七十。

    他五十歲時,就曾賜壽,如今七十,更當頒此恩典。

     賜壽的光寵,不過是個虛面子,寵信不衰,由此得一明證,才是奕劻最看重的事。

    于是趁謝恩單獨“叫起”的機會,提到岑春煊,他說:“雲貴的缺分是苦一點,岑春煊似乎委屈。

    不過總督責任甚重,岑春煊托病久不到任,也很不妥。

    而且,奴才聽說他在上海,常有新黨借探病為名,在他身上下工夫,岑春煊蒙皇太後特達之知,奴才可保其決無異心,但如果言路上有閑話,上個折子對岑春煊有所指責,那時皇太後就為難了。

    所以,要保全他,就得催他快離是非之地。

    這是奴才的愚見,總要皇太後吩咐了,奴才才好籌劃。

    ” 聽說有新黨與岑春煊接近,慈禧太後大為不安,不假思索地說:“你說得不錯,要讓他快離是非之地!不過,他不肯到雲貴,可又怎麼辦呢?” “西南是緊要地方,雲貴總督必得會帶兵才好。

    ”奕劻沉吟了一下說:“莫如拿錫良調雲貴,調岑春煊接錫的手。

    岑春煊以前在四川很有威望,舊地重遊,駕輕就熟,于公于私都有好處。

    ” “嗯,嗯!”慈禧太後深深點頭,“四川的缺分,可是比雲貴好得多了,岑春煊應該知道朝廷調劑他的苦心。

    ” “是!”奕劻答說:“皇太後保全岑春煊的苦心,凡臣下稍有良心者,無不感激。

    想來岑春煊奉到明旨,一定會克日赴任,西南半壁,有他跟錫良在,不必上煩聖慮了。

    ” ※※※ 正月十九發布的上谕,調岑春煊為四川總督,錫良為雲貴總督,并特别指示:“毋庸來京請訓。

    ” 奕劻的這一着雖狠,但附加的這一句,形同蛇足,是大大的敗筆。

    因為這明明是怕岑春煊進京告禦狀,不但色厲内荏的底蘊暴露無遺,而且也提醒了岑春煊,該如何應付。

     發了謝恩的電奏,岑春煊随即約見一個新交而常有來往的朋友。

    此人叫汪康年,字穰卿,浙江杭州人,光緒二十年的三甲進士,是翁同龢的門生。

    時當甲午戰後,變法圖強的論調高唱入雲,汪康年倒是有心人,并不以講維新為獵官的捷徑,反而絕意進取,在上海辦了一張旬刊,名為《時務報》,聘“筆鋒常帶感情”的梁啟超為主筆,作為維新派的言論機關。

     及至戊戌變法之初,奉旨将《時務報》改為官辦,由康有為督辦,其時汪康年已别創《時務日報》,為了避免與官報的名稱雷同,改名《中外日報》,記載中外大事,評論時政得失,同時改良印刷。

    無論表裡,都勝于創始在前的《申報》與《新聞報》,而汪康年亦就成了達官顯宦既敬且畏的一位文人。

     汪康年與瞿鴻玑,亦有師生之誼,所以岑春煊跟汪康年亦很接近。

    這時汪康年又有新猷,要在京城裡辦一張報,即名《京報》。

    有瞿鴻玑支持,籌備得順利,二月裡就要問世,汪康年已定好北上行期。

    岑春煊正好托他為“專使”,把自己的想法與做法,秘密地告訴了汪康年,請他當面轉達瞿鴻玑。

     暗中雖有布置,而表面上,岑春煊聲色不動,打點行裝,準備上任,餞行的宴會,一直排到兩個月以後。

    而在這兩個月之中,京裡不斷有消息來,說奕劻七十整壽,收禮收了上百萬銀子,光是段芝貴一個人就報效了十萬。

    接着是三月初八,明發上谕:“為整頓東三省吏治民生,改盛京将軍為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将軍事務,随時分駐三省行台。

    奉天、吉林、黑龍江各設巡撫一員。

    并以徐世昌為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将軍事務,授為欽差大臣。

    以唐紹儀為奉天巡撫,朱家寶為吉林巡撫,段芝貴署黑龍江巡撫。

    ”這朱家寶是雲南人,由江蘇藩司調升,出于端方推薦,但又有人說:是因為朱家寶的兒子朱綸拜了載振做幹爹的緣故。

     第二天三月初九,又有一道上谕,以朱寶奎為郵傳部左侍郎。

    這在岑春煊亦不感覺意外,因他早就聽說,辦鐵路發了财的朱寶奎,辇金入京,走慶王的門路,不日即将大用,如今政以賄成,由段芝貴、朱寶奎兩個的新命證實了。

     而就在這一天接到瞿鴻玑的一通輾轉遞交的密電,岑春煊知道部署已經周全,便按照預定的行程,由上海坐太古輪西行,到了漢口,發一電報,奏請順道入觐。

     這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