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中(下)

首頁
    。

    相即約理(雲雲)。

    如何。

    答。

    十玄門雲。

    一者一中多多中一。

    如經雲。

    一中解無量。

    無量中解一。

    展轉生非實智者。

    無所畏。

    此約相說也。

    一即多多即一。

    如第七住經雲。

    一即是多多即一。

    義味寂滅悉平等。

    遠離一異颠倒相。

    是名菩薩不退住。

    此即約理說也(文)。

    約相者。

    緣起相由故雲展轉生。

    約理者。

    法性融通故雲寂滅平等也。

     八。

    問。

    付即入之義。

    且無力無體而可有能持純攝之義乎。

    答。

    當章前後并準玄記大疏等解釋。

    能攝有體有力。

    所攝無體無力(見)。

    付之。

    正因門六義之中。

    有空有力不待緣之句。

    是豈非無體能成之義。

    既是能成也。

    何無能攝之義乎。

    加之。

    清涼大師解釋中。

    立無力相持之義。

    如何。

    答。

     唐經第十三(光明覺品)雲。

    多中無一性。

    一亦無有多。

    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

     疏三上雲。

    一多相依互為本末。

    通有四義。

    一相成義。

    則一多俱立。

    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

    即初二句。

    二相害義。

    形奪兩亡。

    以相依故各無性也。

    即二俱舍是三互存義○四互泯義○複總收之。

    以為十義。

    一孤标獨立。

    二雙現同時。

    三兩相俱亡。

    四自在無礙。

    五去來不動。

    六無力相持。

    七彼此無知。

    八力用交徹。

    九自性非有。

    十究竟離言(文)。

     抄八上雲。

    六無力相持者。

    因一有多。

    多無力而持一。

    因多有一。

    雲無力而持多(文)。

     九。

    問。

    相即門意。

    一即十者。

    一為能攝之時。

    所攝二三乃至十者泯空無欤。

    取二三等之即體全名一欤。

    答(雲雲)。

    兩方也。

    若雲所攝空無者。

    當章下文釋諸法相即自在門。

    引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文。

    證初心即極之義。

    若佛果體廢已成他而空無者。

    何成初心即極之義乎。

    加之。

    當章文以一為能攝。

    以餘九為一所攝。

    何向上向下之義釋了。

    當知一一錢即是多錢(雲雲)。

    此解釋之趣取多錢全為一錢(見)。

    若依之雲爾者。

    即既廢已成他之義也。

    所攝體尤可空無。

    若雲存體者。

    相入門雲何異乎。

    如何。

    答。

     抄一上雲。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

    雖得佛道不舍因果門。

    果徹因也(文)。

     問。

    章文。

    雲何說言舊來如此(雲雲)。

    指何文乎。

    答(雲雲)。

    下相即科雲。

    舉一為首。

    餘即為伴。

    道理一不差。

    失舊來如此(文)。

    諸記共不指何文欤。

    指此文乎。

    又指事指十玄門。

    章雲。

    問。

    為由智耶。

    為法如是耶。

    答。

    為由智耶。

    為法如此耶。

    集成雲。

    問。

    為下七由法由智問答。

    為下八為智為法答。

    為由智者。

    照非照法。

    如此者本始有故。

    雲同時具足(文)。

    十玄門雲。

    問。

    若約故其本有者。

    以智照故本有。

    答。

    如室中空開門見時。

    此空即是本有。

    如涅槃經見佛性已即非三世攝(文)。

     問。

    上異體門雲一即十十即一等。

    此同體門雲一中多多中一等。

    可有别意乎。

    答。

    十玄門同異二門。

    相即相入皆一多相望。

    而有向上去向下來。

    今章異體門一十相望。

    向上去向下來言限異體相即門。

    非别意。

    準十玄門者。

    前後影略可斷簡欤。

     問。

    同體門中一多相望者。

    本一與餘九相望雲一多欤。

    本一與第十相望雲一多欤。

    答。

    探玄大疏等本一與餘九相望。

    釋即入之義。

    而無向上向下之義。

    雖然今章釋文起盡。

    并準上異體門。

    一者本一。

    多者第十。

    且望字雲一多非望數也。

     十玄門雲。

    前異體門。

    言一中十者。

    以初望後九。

    故名一中十。

    此門言一中十者。

    即一中有九。

    故言一中十也(雲雲)(私勘之)。

    此釋心一中多之多者。

    非指第十欤。

    後九皆可名多(見)。

     十。

    問。

    付同體即入。

    且一中多多中一等者。

    唯以十個一作之欤。

    為當雲何。

    答。

    相即相入向上向下。

    皆以十個一作之也。

    付之。

    同體門中可十個一。

    乃至十個十即入之義門。

    何可限十個一乎。

    是以先德之心。

    章文二三四已上九門中。

    皆各如是者。

    結例本數二三乃至本數之第十釋成。

    雲何。

    答。

    雖難定且存一義者。

    以十個一準異體門。

    借一二乃至十之名。

    釋一中多多中一等也。

    即一中多之時。

    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個一耳(雲雲)。

    無诤一中多者。

    以十個一作之(見)。

    然者本數一具十個一之旨釋了。

    餘二三四等者。

    二·一三·一乃至十·一。

    各具十個一事結例也。

    其故多中一之時。

    即彼初一在十·一之中(雲雲)。

    以知。

    标十中一·十者。

    第十·一也雲事。

    又由此一與十作一故者。

    第十一名十由也。

    若十中一雲十者。

    本數十也。

    雲準一中多解釋。

    初門本數具一十個一(雲雲)。

    準例十中一之時。

    若約本數十者。

    應釋本數十具十個十之義。

    何可釋即彼初一在十個一之中乎。

    以知。

    以十個一一中多多中一等之義釋成也。

    本一多一相望。

    例同異體釋即入之義事。

    抄釋分明也。

    但十個二十個三等。

    全十個一同故略之。

    令例知欤。

    次先德心者。

     指事雲。

    此門作法小異前門。

    今具顯示。

    一者是本數一。

    何以故。

    緣成故。

    二者本一中即具二。

    何以故。

    緣成故。

    是本一自體。

    是一亦複與二作一故。

    即為二一。

    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二個一耳。

    仍一非二也。

    三者本一中即具之○十者本一中即具十。

    何以故。

    緣成故。

    是本一自體。

    是一亦複與十作一故。

    即為十一。

    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個一耳。

    仍一非十也。

    言初一錢既爾餘二三四等者。

    一者二是本數二。

    何以故。

    緣成故。

    二者本二中即具一。

    何以故。

    緣成故。

    是本二自體是二亦複與一作二故。

    即為一二。

    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二個二。

    仍二非一也。

    三者本二中即具三。

    乃至十者本二中即具十○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有十個二耳。

    仍二非十也。

    餘三四等準之可知。

    言一者十。

    何以故。

    緣成故。

    十中一者略舉始終。

    今具顯示。

    一者十是本數十。

    何以故。

    緣成故。

    二者十中九。

    何以故。

    由此九與十作九故。

    即彼初九在十九之中。

    離十九即無初九故。

    是故此九即十中九也。

    仍十非九矣○十者十中一。

    由此一與十作一故。

    彼初一在十一中。

    以離十一即無初一故。

    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

    仍十非一矣(文)。

    此釋未審。

    一中多之科。

    十個一十個二等釋。

    下至多中一之文者。

    非十個十十個九等。

    又非十個一。

    向上向下之義非一準。

    故後可糾明。

     折雲。

    第二同體門○一中下釋正釋一中一。

    初征二釋。

    釋中如清涼雲。

    一本自是一應二為二一○全引抄三下多一如諸名○初一下例餘。

    二者下諸段如前科。

    但逆數以十為首異爾。

    問此下答中清涼雲。

    同體即入由異體成(三下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