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得意忘形

首頁
    酒宴在宛城縣寺中列開,曹操當仁不讓坐到了正席上。

    東垂首是張繡,往下是賈诩、張先;西垂首是郭嘉,往下則是曹營諸将。

    幾輪酒下肚,曹操似乎有些飄飄然了,瞅着張繡問道:“建忠将軍,不知你出仕以來有什麼自覺得意之戰,講給老夫聽聽吧!” 曹操無意中以“老夫”自居,意在自诩德高望重,見衆人并無異樣,心下倒也怡然自得。

     張繡也喝了不少,不過腦子還算清醒。

    昔年他是立過一些戰功,得意的勝仗也挺多,但都是跟着叔父張濟打的,說白了打的全是跟朝廷作對的仗,這樣的事迹怎麼好往外說?想了好一會兒,他才舉起酒樽道:“昔日邊章、韓遂作亂涼州,其部下麹勝攻殺了我們祖厲縣令。

    那時節我還是一個小小縣吏,帶領十餘騎夜闖麹勝大營,突入中軍刺死麹勝,祖厲之亂遂定!” “好!将軍果真是英雄!” “豈敢豈敢。

    ”嘴上雖客氣,但張繡臉上得意之情卻溢于言表。

     “将軍,當初邊章、韓遂之亂的時候,你年紀還不大吧?” 張繡一聽越發高興了,伸出兩個手指:“那年我剛好二十歲。

    ” “涼州尚武,民風剽悍自古亦然。

    ”曹操不禁感歎。

     “嘿嘿,曹公知道以董卓之不肖、李傕之庸劣,為什麼還可以為禍一時嗎?”張繡這會兒高興,忽然自己說出了這個話題。

     “哦?”這曹操倒很好奇,他雖對涼州禍亂有一些見解,卻從未聽過對手的見解,笑呵呵道,“願聞将軍之言。

    ” 張繡自己滿上酒,抿了一口才道:“孔仲尼有言‘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中原之民不谙戰事、關東之士疏少勇武。

    而我們西涼之人少年練武,閑習軍事,力能跨馬控弦,勇賽孟贲、捷似慶忌,婦人尚且載戟挾矛弦弓負矢,更何況行伍之健兒?西土之兵戰關東之卒猶如虎撲群羊!關東之人素來所懼怕者,并州騎、涼州騎、匈奴、屠格、湟中義從、羌人,董卓兼并丁原之衆,盡得這天下能征慣戰之卒,關東之士焉能不敗?想那袁紹公卿子弟,生于京師之地,長于婦人之手;張邈東平長者,坐不窺堂;孔伷徒自清談,噓枯吹生。

    這些人統統不是用兵之人。

    ”說着他把酒喝幹,又笑嘻嘻接着道,“就是曹公您,平黃巾、退袁術、勝陶謙、逐呂布,可在汴水還不是吃了敗仗?” 賈诩覺張繡酒後失言,端起酒樽補充道:“将在謀不在勇,曹公豈是将軍随便比得?胸有張良之智,腹藏陳平之略,以至公之心處置天下之事,無往不勝!來……在下敬曹公一尊。

    ” “哈哈哈!文和兄也忒小觑我曹某人了,在汴水敗就是敗了,你還替我遮掩什麼呢?”曹操這會兒早混熟了,也不分上下裡外,直呼賈诩為文和兄,“西方勇士可親可敬,應該我敬你們才是。

    ” 曹操是拿得起放得下,可這邊曹營諸将卻不服氣。

    憑什麼說關東之将比不上西土之人,張繡也太狂了吧?夏侯淵、樂進、朱靈都罵罵咧咧的,但還不敢掀桌案鬧事。

    于禁心裡也不大痛快,張繡歸降是好事,可今後又多了一個與他争功的勁敵。

    他不似别人那樣甩閑話,暗自朝典韋使了個眼色。

    典韋不明就裡,湊到他耳邊:“文則兄,有什麼事?” 于禁以酒樽遮口,低聲道:“張繡小兒太過猖狂,敢笑我關東無人,得讓他見識見識咱的厲害。

    ” 典韋的火一點就着:“我也看不慣他那狂勁兒,投降之将還敢吆五喝六。

    咱怎麼鬧,我跟着你來!” 于禁谄笑道:“典君,愚兄我有什麼能耐啊?你是曹營的膂力第一人,莫說跟張繡交手,就是拿出你那對家夥來,也能震住這厮啊!” “成!我聽你的。

    ”典韋是個沒心眼的,邁步就出了大帳;曹操隻當他是去小解,并未理會。

     哪知眨眼的工夫,典韋怒沖沖端着大戟闖了進來,把在場諸人吓了一跳。

    他連句話都不說,就在堂上耍起戟來,這對家夥四十斤一支,在他手裡卻舉重若輕,舞得呼呼挂風甚是威武。

    曹營諸将明白這是故意找茬,一個個起哄喊好;曹操也覺頗顯面子,便沒說什麼;張繡、張先皆好武,料也不會是什麼刺客,隻專心緻志看,還贊歎了幾句;唯有賈诩與郭嘉感覺不好,倆人不禁對視了一眼。

     少時間一套自己編排的戟法耍完了,典韋累得汗流浃背,直愣愣道:“我這對戟有八十斤重,不知建忠将軍能否耍得動?”說罷戟尖朝下狠狠一戳,震碎兩塊青磚,生生釘在了地上! 張繡臉上挂着不屑的笑容,滿不在乎道:“本将軍乃一軍之帥,豈能習這些莽夫技藝?” 典韋聽他道出莽夫,更生氣了:“休論莽夫不莽夫,你不是說關東漢子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