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豈不聞欲速則不達?即便能成大功,隻恐士卒疲憊,再不堪驅使,百姓也會有所怨言。
”
“這種空話不要再說了!”袁紹甚是不悅,口氣冷冷的,“若公孫瓒不滅,總有羁絆在後,怎麼渡河南下消滅曹操?”頓了片刻覺得這話說得還不夠冠冕,又補充道,“當今天子受制于曹操之手,若不設法拯救,為臣子者于心何安?”
他把調子定得那麼高,誰還能反駁?一臉嚴肅的郭圖突然跨出來道:“關于攻城之事,在下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
”
“哦?”袁紹一愣,“但說無妨。
”
“易京四圍地勢較低,咱們能不能着手挖幾條地道,從地下攻入堡壘呢?”
“地下……地下……”袁紹思索了一會兒,“可那幾道溝塹怎麼通過呢?”
“挖到溝塹時,在地下用土填平,敵人從上面看不見的。
”郭圖指着前方解釋道,“隻要把地道挖進易京城,即便士兵不能從裡面突出,也可松動地基,使那些箭樓坍塌損壞。
咱們不妨從四面八方同時下手,一邊挖一邊用木柱頂,把整個易京城的地基架空,然後将所有木柱一齊斬斷,那這座城堡立時就完了!”
“這個辦法真是笨得不能再笨了!”沮授嘲諷道,“要從數裡之外動手挖掘,還得填平溝壑、豎立木柱,整個工程幹下來又費時又費力。
挖一條就已經夠麻煩的了,要是從四面八方同時動手,豈不要把三軍将士活活都累垮嗎?”
郭圖也不與沮授争辯,默然環視諸人道:“此計雖拙,可目前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一句話把所有人都問住了。
袁紹腦海中不停思索着:是啊,這個主意固然笨拙,但确乎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嘗試了。
雖然耗時耗力,但總比強攻硬打損兵折将要強……更重要的是,隻有鏟除了公孫瓒,才有餘力消滅心腹大患曹操,不論多苦多累也得把這座城堡端掉!
想至此袁紹一咬牙,騰地站了起來,決然地揮手道:“就依公則之計!叫顔良、文醜即刻帶兵勘察,選好了地方馬上給我挖!所有士兵輪番上,務必争取在最短時間内攻克城堡!告訴所有人,不要向我彙報他們的難處,我不聽怨言不計代價!隻要易京城!”
“諾。
”郭圖領命下台。
田豐、沮授見他如此固執不禁皺眉。
軍師審配出班問道:“大将軍,易京攻破之後,閻柔、鮮于輔那幫幽州舊将怎麼辦?”
袁紹瞪着眼睛想了想,忽然笑了:“怎麼辦?原來什麼樣還什麼樣!為大事者不拘小節,不就是幽州幾個縣嘛,繼續叫他們屯駐,隻要他們不搗亂,且由他們聽調不聽宣。
”袁本初、曹孟德真可謂心意相通,為了日後的決戰,連處置地方小割據的态度都如出一轍!
說完這句話,袁紹轉過身,遙望着一片蒼茫南方——曹孟德,昔日的朋友,今天的冤家對頭,我已訂下搗毀易京的計劃,你在下邳那邊怎麼樣了?這短短十年間,我親眼目睹了你的崛起。
看着你從讨董大軍中一個沒有立錐之地的部将變成朝廷主宰,你絕對是我統一天下的最大窒礙!所以我不再等了,咱們必須及早來一場決戰!論用兵之才,我自認不及你;逢迎天子之事,又讓你搶先了一步。
不過沒關系,我用我的毅力兼并了冀、青、幽、并四個州,帶甲之士不下十萬,力量還是比你強得多!老朋友,你有你的志向,我也有我的志向,也分不清誰對誰錯,大事當前舊日情義隻能忍痛割舍了。
你少待一時,我這就來……袁本初矗立帥台之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似蟻群的士兵列隊而過川流不息,臉上毫無表情傲然矜持!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冬,袁紹将公孫瓒圍困在易京,曹操把呂布圍困在下邳,兩場攻堅戰都進入了最後階段。
曹操與袁紹雖遠隔數千裡卻心有靈犀,都把對方視為下一個目标,誰能先一步消滅眼前之敵,誰就可以在對決中先發制人。
北方大地黃河流域,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已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