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進取成臯,最好差人前往朝廷打探消息,知己知彼再作定奪。
”
“也好。
”曹操想了一會兒,“還是派王必前往,不但打探消息,順便還可以聯絡董昭、鐘繇、劉邈等人,讓他們也幫忙想想辦法。
”
荀彧又補充道:“使君既然正式受任兖州牧,不妨修下一份謝恩表章,叫王必帶去,順便試探一下朝廷衆臣的反應。
”
“這個辦法好,今晚我就修表。
”曹操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趁着王必入京的這段時間,咱們南下陳國拔掉袁嗣這顆釘子。
袁公路既然用心不善,我就再給他一個教訓,把他的勢力徹底趕出豫州!”
“咱們打袁嗣,還要帶着那個劉服嗎?”程昱問道。
“這小子是個聰明人,會聽話的。
有位王子在營中,頗能彰顯咱們是忠于漢室朝廷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兵至陳國以後,還可以利用他跟陳王拉一拉關系。
日後咱們逢迎天子東歸,劉服說不定還有大用處呢!”曹操眼中閃過一道靈光,“禮多人不怪,有勞二位過營去拜谒一下劉服,順便摸摸他這五百兵的底細。
”
“諾!”荀彧、程昱領命而去。
曹操本打算趁這會兒工夫醞釀一下表章,卻見程昱都已經出帳了,荀彧還站在那裡磨磨蹭蹭整理衣冠,便問道:“文若,你還有話說?”
荀彧停住手,又坐回到杌凳上:“将軍,您是不是想把軍府從兖州轉移到豫州啊?”
曹操一愣:“文若何出此言?”
荀彧苦笑道:“黃巾諸将算什麼大敵,還至于您親自前來?再說即便您親自前來,又何必把衆将盡皆帶出,還帶着家眷呢。
還有,您拉攏劉服這幫豫州宗室又是何意啊?我早就瞧明白啦!”
話說到這個份上,帳中又再無他人,曹操終于吐露實言:“唉……唯有文若你是明眼人啊。
兖州殘破凋敝,離天子遠,而且又被袁紹占走一東郡,實在不能再憑其作為根本了。
我這次出兵是假,其實就是想找個機會轉移到豫州來。
之所以不能明言,是怕大家反對呀!”這件事确實不可以公開明言,因為曹營中的兖州派勢力太大了。
倘若曹操挑明了叫他們舍棄家鄉轉移豫州,反對之聲馬上就會鋪天蓋地而來,說不定還要重蹈陳宮叛亂的覆轍。
荀彧捋着胡須道:“這倒不假……現在使君帳下之人兖州出身十占七八。
文有毛孝先、薛孝威、滿伯甯,武有于文則、樂文謙,以至于天天跟着您的典韋。
此次沒有從軍的萬潛、徐佗、李整、李典、呂虔等人更不用說,他們連兖州地面都沒邁出過。
剛才當着程昱的面我沒法說,畢竟他也是兖州人呐。
”
“除了逢迎天子,另一件要務就是得想辦法分割兖州籍的權力。
”曹操捏了捏眉頭,“我是沛國人,文若你是颍川人,咱們都是豫州出身,唯有你能幫我這個忙啊!”
“我也幫不了忙,這太難了。
”荀彧不住搖頭,“喪亂以來咱們豫州的名士流亡在外,再想聚攏回來豈是易事?您想想吧,就連在下與使君您不也曾栖身于河北嗎?當初為了離開袁紹,咱們費了多少心機啊……我現在隻能是有多大力使多大力,今晚修書一封至河北,請荀衍、荀谌二位兄長回來,要是方便的話,設法将郭嘉也帶過來。
但是即便他們願意,袁紹放不放還在兩可呢!”
“唉……”曹操撇着嘴頗感為難,“天下這麼大,偏偏隻能給我兖州豫州這兩個選擇,都是殘敗不堪四戰之地,沒人能幫我一把了嗎?”
“能幫您的隻有當今天子。
”荀彧喃喃道:“若有天子诏命在手,您想召誰回來就能召誰回來啊!隻要能夠複立朝廷,咱們的内憂外患立時可解。
”
曹操一把抓住荀彧的手:“好!咱們背水一戰破釜沉舟,一定要把天子迎到豫州來。
”
荀彧提醒道:“謝恩表章您得籌措好啊。
”
“放心吧。
”曹操凝視着帥案上的筆墨,“我一定會讓皇上龍顔大悅的!”
“還有,您想讓王必找誰打探消息?丁沖還是劉邈?”
“都不是,丁沖現在是護駕近臣,劉邈年歲已高,他們都不合适。
”曹操眯了眯眼睛,“聽聞張楊已派董昭觐見天子,他留在皇帝身邊擔任議郎,當初是蒙他幫助王必才得過河内之地的。
董昭雖然沒見過咱,但是卻肯為咱幫忙,必定是想投奔于我。
幹脆就讓王必去找他問計,董昭定會竭盡全力的。
”
荀彧默默無語——他一直不喜歡這個董昭,當着朝廷的官,吃着張楊的糧,卻還在為曹操辦事。
孔子有雲,非其鬼而祀之,謂之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