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首頁
    他沒有再見過恭王,也未曾再寫信,有話都透過醇王轉達。

    因為如此,與許庚身的來往卻更密切了,好在原來就是感情甚深的同事,無論于公于私,這密切的交往都是無足為奇,不容易引人注目的。

     對曹毓瑛來說,許庚身自然不僅止于替他代言,在整個計劃中,他也還提出了許多意見,特别是在為恭王争取支持這一點上面,他的看法,比較深遠,而且實在,同時因為他與醇王的關系,所以近支親貴的态度,他也比曹毓瑛了解得多。

     除此以外,許庚身還有一項他人所不及的長處,軍事方面的進展情況,他最清楚,因為指授方略的谕旨,一直是他主辦。

    肅順能得大行皇帝的信任重用,以及頗能取得清議的好評,就在于他能破除滿漢成見,用人唯才,不拘常例來全力維護曾、左、胡及湘軍,所以湘軍打得好,勢必歸美肅順,增加了他的聲望。

    而這一方面的估量,隻有許庚身最有資格。

     “近來安徽打得很好,安慶指日可下。

    凡有捷報,無不為‘宮燈’壯聲勢。

    ”許庚身提出警告:“新錢一行,物價必回,那時清議所播,天下隻知有肅某,可就難制了。

    ” “是的。

    ”曹毓瑛很深沉地說,“我輩不可輕敵!當然,事宜速舉,各方面都要加緊進行才行。

    ” “聽說恭王快回去了?” “也聽說了,大約在初七八。

    ” “回銮呢?” “總在下個月。

    一說初三、一說十三、一說二十三。

    要看橋道工程而定。

    ”曹毓瑛接着又說,“見着醇王,提醒他催一催,上頭總還要跟恭王見一兩次面,務必要在他回京以前,把回銮的日子定下來。

    ” “我以為恭王在這裡有一件事好辦,而且一定要辦。

    惇王不是對他有誤會嗎?何不在此設法消除?” “對!‘兄弟休戚相關,則外侮何由而入?’”曹毓瑛大為稱賞,“将來垂簾之說,交王大臣會議,以惇王的身分,發言的分量甚重,此是一;要讓元老重臣站在一條線上,當然要從自己昆季先團結起,此是二。

    不過,這又不是什麼好說和的事,最好能使個什麼手段,内則讓惇王心感恭王,外則亦人以兄弟間本無猜嫌,那才是高招。

    ” “我倒有一招,頗能表示恭王尊重兄長。

    ”許庚身答道,“恭理喪儀大臣不是沒有惇王嗎?讓恭王面奏,加派惇王,你看如何?” “好極了!修好于無形之中,惇王再糊塗,不能不知道人家顧他的面子,自然他也要顧人家的面子,不會再信口開河,亂說一氣了。

    ” 商定了這些步驟,跟醇王一說,他第一個便表示嘉許。

    也正巧,就在第二天,兩宮召見近支親貴,賜茶賞飯,以一種家宴的格局,讓皇帝和大格格親近這些叔叔,同時暗地裡安排着還要跟恭王作一次談話。

     叙過親情,再談國事,大格格叫保母帶走,皇帝磨着兩個小叔叔——鐘王弈诒、孚王弈漁E在後院鬥蟋蟀,殿裡隻有兩宮太後和惇王、恭王、醇王。

    三王都在西面依序賜了座位。

     依然是東太後首先發言,她看着恭王問道:“六爺那天回去啊?” 恭王站起來答道:“臣……。

    ” 剛說了一個字,東太後便揮着手說:“坐着吧!這兒沒有外人,咱們叙家常禮。

    坐,坐!” “是!”恭王又說了句:“臣從命。

    ”方才坐下,接着回答東太後所問:“臣打算初七就回去。

    京裡事情也多,得好好兒安排一下。

    ” 他一面說,一面看了看西太後,她的反應也很快,随即接口:“對了!京裡全靠你,多費心吧!” “臣一定盡心費力。

    ”恭王很肯定地說,“一回了城,一切都在臣身上。

    ” 兩宮太後對看了一眼,微微點一點頭,有所默喻了。

     “不過,回城的日子,總得請兩位皇太後,早早定了下來,臣一回去馬上就好預備。

    ” “欽天監挑了三個日子。

    ”西太後說,“我們姊妹的意思,最好是在九月初三。

    昨天問肅順,他說跸路要走‘大杠’,有幾座橋,非修好了不可,最快也得五十天以後。

    看來隻能定在九月二十三。

     “二十三就二十三。

    ”惇王說道:“請兩位皇太後早下‘明發’,省得再變卦。

    ” 這倒是他難得有精明的時候,恭王立即附和:“惇王所奏甚是,請兩位皇太後嘉納。

    ” “嗯。

    好!”西太後看着東太後說,“咱們明兒就告訴他們寫旨。

    ” 于是恭王乘機說道:“奉迎梓宮回京的日子一定,大大小小,該辦的事兒都得趕緊動手,隻怕辦事的人還不夠,是不是可以添派惇王為恭理喪儀大臣,請兩位皇太後聖裁。

    ” “自然可以呀!也該這麼辦。

    ”東太後很快地說,“當時看名單,我就納悶兒,心裡說:怎麼沒有五爺的名字呢?妹妹,”她以征詢的語氣,轉臉又說,“我看,咱們把五爺的名字添上吧!” “嗳,就這麼說了!” 惇王似乎一下子還弄不清是怎麼回事?于是醇王低聲提醒他說:“五哥,謝恩!” “是,是!”惇王慌忙站起來,擄一擄馬蹄袖,搶上一步,垂着手請了個極漂亮的安,口稱:“臣奕淙磕謝……。

    ” “行了,行了!”東太後随即攔阻,“不用磕頭了!” 惇王到底還是磕了個頭,這禮數恭謹,也是正道,但轉過身來,卻又向恭王兜頭一揖,那就弄得大家都詫異了。

     恭王忙不疊地避開:“五哥,你這,這是怎麼說?” “老六!多蒙保薦,承情之至。

    ”惇王有些激動地說:“咱們倆是親弟兄,你可别聽外人的閑話。

    ” 恭王不免覺得尴尬,正不知如何回答時,西太後卻開了口:“五爺倒真是有什麼說什麼的爽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