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長安原比東都洛陽壯麗得多,城高三丈五尺,占地九百七十三頃,而城内幾乎沒有百姓的民居,完全被未央宮、長樂宮、明光宮、北宮、桂宮五座巨大的宮殿充實,而城側尚有一座建章宮。
整個京兆之地,還有甘泉宮、洪崖宮、望夷宮、承光宮、儲元宮等大小離宮達一百五十多座。
可惜這麼大的一片建築群,現在已經變得殘破不堪。
昔日綠林軍打破長安城、火焚未央宮,新朝皇帝王莽在漸台喪命。
更始帝劉玄縱情聲色不理政務,使得王匡①、張卬等奸臣胡作非為,終于引來赤眉軍搶奪關中。
赤眉統帥樊崇一把火燒了長安城,挖掘帝王墳墓攜寶西進,繼而又被獨霸雍涼之地的隗嚣擊回。
從此赤眉與綠林在三輔反複交惡、纏鬥不休,把花團錦簇的關中之地禍害得民生凋敝一片凄涼,将所有的樓台殿宇都毀成了朽木瓦礫,直到光武帝劉秀将他們全部消滅。
但因為破壞巨大,百姓疾苦,劉秀無力再修複西京長安,便在河南洛陽紮下了帝王之根。
可大漢在河南傳了十二帝之後,逆臣董卓又一把火将洛陽也燒了,朝廷省署完全倉促遷回長安。
雖然天子大臣都來了,但西京宮殿大半仍舊荒涼不堪,小皇帝劉協隻有落腳在草草翻修的未央宮中。
相傳,未央宮是開國丞相蕭何營建的,高祖劉邦得勝而歸,見到未央宮巍峨華麗,不亞于秦之鹹陽宮,當即大怒,喝問道:“天下兇兇,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宮室過度也?”蕭何豈是一般的聰明,馬上應對道:“非令壯麗無以量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可就是蕭何口中這座“後世無加”的未央宮,現在卻顯得格外滑稽,董卓用隴右的木材勉強支撐了坍塌的殿堂,拆了武帝劉徹在杜陵的行宮,用那裡的磚瓦修補長安的宮牆殿頂,遠遠望去有新有舊有好有破,就像是一件縫上漂亮補丁的破衣裳。
其實并非沒有财力修葺皇宮,從洛陽遷來的珍寶堆積如山,卻盡皆流入董卓個人之手。
他逼迫百姓在郿縣為他修建了一座城堡,堂而皇之号為“萬歲塢”,其城牆高達七丈,裡面安置着他的家小和從洛陽搶奪來的财寶美女,單單貯藏的糧食就足夠吃上三十年!
在朝中他自任太師,号稱“尚父”,乘皇帝所坐的青蓋金華車,随身有呂布帶領親兵貼身保護。
弟弟董旻被任命為左将軍,封鄠侯;侄子董璜一人身兼侍中與中軍校尉兩個要職;孫女董白兒尚未及笄就被封為渭陽君;還在懷抱的幼子也被封侯。
他以莫須有之罪害死了當年平定羌亂的太尉張溫,他親自囚禁害死了名臣荀爽與何颙,他把兒子跟随袁紹起兵的崔烈身纏鎖鍊關在天牢,他把涼州名将皇甫規的遺孀綁縛車輪下亂棍打死……大漢的西都長安已經成了董卓的監獄,皇帝與百官就被監禁在這破敗的城池之中。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丁巳日,這一天的朝會與平常不太一樣。
因為數日前,十二歲的小皇帝劉協感染風寒,今天才剛剛康複,所以特意召集朝會,讓群臣上殿緻賀。
太尉馬日磾、司徒王允、司空淳于嘉率領文武百官列立殿前,黃門侍郎已經将小皇帝攙扶到了禦座上,但是大家仍然不吭一聲。
因為誰都知道,真正要等候的主角是董卓。
缺了他的朝會,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有不少官員已經開始瑟瑟發抖,暗暗思索自己最近的所作所為,猜想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董卓撒野示威的對象。
未央宮前殿一片死寂,隻有微風嗚嗚卷着破敗的塵埃,從大臣的袍帶間拂過……
就在這個時候,轟隆隆的車辇聲打破了沉默,太師董卓來了。
董卓乘坐的馬車已與天子無異,驷馬駕轅,金華青蓋,瓜畫兩幡,被人稱為“竿摩車”。
他乘着這駕奢華的馬車自老巢郿塢出來,一路上皆是陳兵夾道,左騎右步屯衛周匝,義子呂布率領親随捍衛前後。
百官見董卓來了,按照以往的規矩盡皆跪倒在地,各自摳着磚縫排遣着恐懼。
但是,一陣異乎尋常的喧鬧聲忽然打亂了大家的思緒。
原來車駕剛剛進入北掖門,董卓還在車上作威作福,突然有一個守門衛士高舉畫戟刺向了他!
董卓不愧是久經戰場的厮殺漢,影影綽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