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産品,一個是軍方夢寐以求的寶貝,兩外兩個則是直接推動了國家發展的好東西。
以他現在這兩項發明,拿金星勳章雖然還不夠資格,但銀星卻是的确的夠了。
而且這勳章當中,還有軍方和公安系統承認的一部分。
這個代表的意義就大了!
用句俗套點的話來說,見此勳章,如見**MH親臨!
當然很多人并不知道這隻是黃安平給陳旭出的一個主意,讓他能夠擁有自保能力的主意。
從陳旭回國這幾天開始,大陸的情報部門就對和諧市展開了一場掃蕩,這個掃蕩可不是什麼掃房打非,而是針對境外的間諜份子展開的搜索。
最後一共抓到了七十二人,分别來自于美國、曰本、韓國,還有歐洲的一些國家。
這就讓陳旭終于意識到了他的危機。
其實以他現在的情況來看,陳旭的确不适合再呆在學校裡面了。
原本他是想低調,但是因為種種突發事件,讓他最終确認了**MH的徒弟這個身份上,如今的他,想低調也很難低調下來,隻能幹脆高調起來,這也是一種策略。
雖然這樣會對他的生活有點影響……但老實說,虱子多了不怕咬,現在陳旭在學校當中還能低調起來嗎?
自從《武道家》事件之後,陳旭就已經一躍而成合協大學最出名的人,頭上再加點光環,所謂債多不壓身。
隻要黃安平把媒體那塊的關系打好,不讓他們來騷擾陳旭,這也就夠了。
這一次到場的,除了故宮博物館館長以外,還有北京市市長,另外還有衆多的人大代表。
基本上這也就是讓陳旭熟悉一下人,這樣的話以後有什麼事情能夠方便一些。
終于到了玉玺露面的時刻了!
傳國玉玺,中國古代至高皇權的象征,自從元朝滅亡以後就下落不明,朱元璋還因為這事經常扼腕長歎,心想徐達怎麼就不是李靖呢?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時候也沒有玉玺,太宗隻能沒事了自己刻幾個蘿蔔玩,但是後來李靖讨伐突厥把玉玺帶了回來,太宗當時龍顔大悅。
所以這時候就能理解朱元璋的郁悶了。
看這玉玺,四四方方不過五寸,上面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在這玉玺上,下方有李斯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而玉玺的一邊則刻着“魏所受漢傳國玺”這是當年曹丕稱帝的時候命人在玉玺上刻的,意思就是指我大魏的建立不是叛逆,而是漢帝傳下來的。
而玉玺的另一邊則刻着“天命石氏”,這是公元前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後在玉玺上刻的字……隻是,石勒的後人最後被華夏第一英雄冉闵所殺,那所謂天命,也不過就是一個笑話罷了。
這次交接儀式是公開的,有起碼上百家媒體前來進行報道,而且數個頻道進行全球直播據說觀看玉玺交接儀式的人有好五億以上,畢竟很多人都想親眼目睹傳國玉玺的真正風采。
而在那麼多的鏡頭前,故宮博物館館長老淚縱橫的從陳旭的手中接過玉玺時,全場爆發了最熱烈的掌聲。
老館長的激動也是情理之中的,有生之年能夠見到國寶回歸,而且是傳國玉玺,這足以讓中國的所有文物工作者、曆史工作者為之瘋狂了!
雖然說國家官方也表明,販賣國寶文物是罪無可恕的行為,但是真的要攤到個人的身上,不小心發現了一個傳世之寶能把持住的有幾人?
對于陳旭,老館長是絕對心懷感激的,當場就握着陳旭的手激動的嘴皮子抽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不過好在旁邊有官員笑着上來打圓場,這才沒讓氣氛給僵住。
交接儀式以後,官員緻辭以後,陳旭就被記者們給圍住了。
很多記者也都提前得到了消息,接下來不要去打擾陳旭的日常生活,那麼今天不好好采訪一下,哪能對的起自己?!
再說了,這也是陳旭他們的意思,這一次造勢,自然是要造的兇一些,所以陳旭對着鏡頭,也不怯場,拿早就準備好的台詞應付這些記者們。
說白了,這一次的采訪定義都早被記者們定好了,那就是“拾金不昧好少年,人人學習好榜樣”。
雖然說陳旭對于這種主旋律似的東西不怎麼感興趣,但是面子上禮貌還是要做足的。
而當采訪完畢以後,陳旭一身疲倦的來到了後堂,這時候一個穿着軍裝,鐵塔一樣的黑大漢走過來說:“你的事情解決完了?那麼,現在我們可以動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