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见闻钞下卷第二

首頁
    今初地即作八地等文雜亂住得心也。

    若依清涼意者。

    以義配同釋也。

    以義類相似雲初地即八地等也。

    雖爾。

    以最後無所有有何次第一句為頓教正意也談欤。

    若依宗密意者。

    行位安立。

    皆颠倒故。

    說初地即八地。

    破地位别執也。

    以下無所有何次第結釋。

    上标列釋得心。

    于地位為破前後别執之見故。

    初地即八地釋也。

    若爾者。

    非初義配同義欤。

     四十三。

    問。

    章雲無所有有何次第。

    爾正經文但雲無所有何次。

    何今加增有第兩字耶答。

    師雲。

    二義。

    一義雲。

    有何次第者。

    何次言自帶有義也。

    是故以義安。

    有字也。

    次者是次第義也。

    是故第字。

    加也。

    一義雲。

    無所有何次。

    于有字再可談之也。

    祖師伺經本文談文點如此說經文得心。

    宗家就此經文以義無所有有何次第釋也。

    以有一字再可談欲易解故無所有有何次第釋也。

     若依圓教已下 四十四。

    問。

    随得一位得一切位。

    從十信初可談此義耶答。

    師雲。

    不爾也。

    設圓機也圓教稱法界信心成就處于。

    随得一位得一切位。

    普賢眼開也。

    爾信位初心信心未成就。

    于信初不可開圓融普眼也問。

    章雲。

    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

    随得一位得一切位○在于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之文。

    是故經中十信滿心勝進分上攝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之文。

    又以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是此義也文。

    此三段文。

    義即各别也答。

    師雲。

    第一總顯六位圓融義也。

    别一位為本非顯圓融。

    次第二文即十信滿心就攝諸位義顯也。

    是就信一位顯圓融計也第三文初信初住初行初回向初地等行相相似故。

    初後即同時也。

    如此十信滿十地即同時成也。

    是行證相似釋名也。

    此料簡。

    依相即等故文得心欤。

    師雲。

    行相相似雲料簡必未然欤。

    其故當段總因果無二義故。

    前第一第二釋異也尋雲。

    若三義即别者。

    如何釋是中經中乎。

    是故言定上義成欤見答雲。

    上五位圓融内。

    十信攝諸位一義證故雲是故。

    爾總别異故兩段不同也。

     四十五問。

    章雲。

    約報明位。

    但有三生爾者。

    解證果海隔生欤答。

    師雲。

    爾也。

    難雲。

    豈于等覺位死始感妙覺生欤答。

    以等覺智斷佛果障時。

    此無間道位開普見肉眼菩薩。

    即父母所生肉身也。

    然無間道滅解脫道生位。

    得無漏無相普眼。

    更是非父母所生身可心得也。

    今證果海生者是也。

    如善财童子。

    父母所生肉身。

    五位曆曆相。

    是解行生也。

    爾至普賢知識處。

    因位滿了沒果海之時。

    此善财更是非父母所生肉身。

    非異熟無記果報。

    無相之法性身。

    更非世間所知也。

    既因位果報别盡法性真身别生故。

    是證果海生雲也。

    于果報因果二報即各别也。

    是故因位總報舍。

    可感果位生也若爾者。

    解行證果海隔生。

    文理更無疑者也尋雲。

    此義隻一生一身上分二生故。

    更非隔生義。

    常途隔生義者。

    死此生彼别感證果海生否雲所論也。

    然今師主所立義。

    即不似古來義如何答。

    師雲。

    所诠隔生者。

    依果報不同所論也。

    爾有為無為既各别故。

    不可雲一生。

    漏無漏亦不同故。

    不可雲一身也。

    既于等覺位中。

    無間道位因位果報舍。

    豈是非死耶。

    解脫道位果報既現生豈非生乎。

    是故隔生雲義理。

    更不可疑者欤。

    若如所難者。

    以火焚燒等。

    豈謂非死乎尋雲。

    抑以何道理。

    證果海生直名報耶答。

    師雲。

    此可有二義也。

    一義雲。

    見聞解行二生。

    必是約果報明位。

    但有三生雲也尋雲。

    若設于果海體無報義者。

    依相生何可名報乎答。

    師雲。

    此義意。

    就異熟果報論生。

    見聞解二生雲。

    就此異熟果報無建立雲證入生也所證依報有無立三乘故。

    約報明位。

    但有三生釋也。

    一義雲。

    見聞解行二生就異熟約報明位釋。

    證果海生報解行見聞等因位功德故約報明位。

    但有三生釋也。

    意三乘教中。

    三身中報身雲如是也。

    約因果報義不同。

    二生俱依報建立條勿論也問。

    依前生見聞法功力受今生果報雲見聞生欤。

    為當隻今生始見佛聞法是雲見聞生欤。

    又依解行等宿因。

    今生所受果報雲解行生欤。

    約解行等因雲解行證欤。

    如何答。

    義苑記意。

    見聞解行二生。

    俱約宿因得心也。

    如上一邊所問也師雲。

    常途義别不雲約宿因論。

    于現在上立二生也問。

    章雲。

    成金剛種等者。

    等何乎答。

    藥王多藥喻小大光照喻等也問。

    離垢三昧者。

    因果二位中何乎答。

    總此三昧通因果二位也。

    于第十地初入心位。

    悟無生法門。

    是雲因離垢。

    果離垢者立妙覺位也。

     四十六。

    問。

    章雲。

    如是普賢諸行位者。

    限等覺因滿諸行攝之欤。

    通妙覺位諸行攝之欤答。

    宗家釋限等覺位諸行攝之也。

    清涼通妙覺諸行攝之也。

    師雲。

    但實義因果同體故。

    兩師不可有異論者也。

     四十七。

    問。

    章雲。

    我當來世成正覺時汝當見我抑此經文意如何答。

    此經文有三意。

    一今生五位經曆如。

    彌勒正覺時。

    善财亦來如今。

    可有五位經曆相也二善财當來我所來可助化儀。

    三約表法心得者。

    善财遇文殊。

    善财以為能證。

    文殊為所證。

    是人法不二故也。

    如此之時。

    乃至菩提樹下。

    道場神及文殊遇不遇佛者。

    善财是修因生表不成果師雲。

    此玄記釋也。

    三釋未分明。

    引可見之。

    可之憶說空計也。

     四十八。

    問。

    章雲。

    自分勝進分抑此文意如何答。

    自分者。

    當地所得法門也。

    勝進者。

    此處全同報果故是雲勝進也問。

    章雲。

    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處說。

     此文意如何答。

    一義雲。

    今自分勝進于何在處建立雲義釋文意如何也。

    所诠。

    其處者前諸位即見聞位。

    次諸解行者解行位。

    及以得法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