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忘不了那件事。
将軍當年就是個英豪,斬殺不法是為遵紀,戳槍立威又保全了并州部的面子,實是忠義兩全。
”曹操目帶神往,“那時我便有意與将軍結交,隻是世事舛逆輾轉沙場,直到今日咱們才得再會啊!”
“您擡舉我了。
”張遼低下了頭。
“張将軍就給老夫個面子,歸順到老夫帳下,以後跟随王師建功立業,得展英雄壯志,豈不是美事?”曹操話說到這個份上,幾乎是求着張遼歸降。
張遼是個實心眼的人,抱着必死之心投至曹營,沒料到會遇上這種事,耳聽曹操軟語央告,即便鐵打的心也動容了。
但他畢竟忠于呂布,又恐落下一個貳臣之名,左右為難無法決斷。
于禁見曹操這樣縱容他,早就氣不打一處來了,放聲道:“西北賊子,真真不識擡舉,曹公問你了,願死願活放句痛快話!”
于禁看出張遼剛硬,故意惡語相激,這是故意把他往死路上逼!哪知張遼還沒急,一旁的徐晃先不幹了:“于文則,你罵的哪一個?”徐晃河東郡人,白波賊出身,于禁這聲“西北賊子”先觸了他的黴頭。
“公明兄弟,我可沒說你。
”于禁趕緊解釋。
“說誰也不行!”徐晃不饒,“有道是‘關東出相,關西出将’,我們西北漢子哪一個是孬種?你随口而出也就罷了,以後再說這話我跟你拼命!”
路昭是個省事的,趕忙解勸:“算啦算啦,都少說兩句吧。
”
曹操見他們這番舉動真是哭笑不得,正要繼續問張遼,忽聽帳外一陣大亂,有衛兵連聲叫嚷:“不得闖帳!不得闖帳!”話音未落就見許褚與一員戰将對揪脖領扯進帳來。
此人身高九尺面如重棗,卧蠶眉丹鳳眼,五绺長髯——正是關雲長。
“都放手!”曹操呵斥道,“怎麼回事?”
許褚氣哼哼道:“關羽乃劉使君麾下,無緣無故闖進中軍營,還有沒有規矩了?”
關羽鳳眼微缈抱拳施禮:“末将聽聞文遠至此,有幾句話想說,故而一時孟浪,請曹公恕罪。
”
“雲長但說無妨,仲康退出去。
”明明關羽不對,曹操故意偏袒。
“謝明公!”關羽再施一禮,環視帳中諸将,滿臉鄭重道,“我在外面聽到公明兄的話了,我們西北漢子個個都是铮铮鐵骨,這話一點兒都不假!”說罷抽出腰間佩劍,就割張遼腕上繩索。
“大膽!”李典登時惱怒,上去就要奪劍,他哪是關羽的對手,叫人家推了一個趔趄。
于禁、樂進、呂虔全急了,都把劍拔了出來,要跟關羽玩命。
徐晃、朱靈一見不好,趕緊也動了家夥護住關張二人,大帳中立時寒光閃耀劍影森森。
曹操一拍帥案:“還有沒有體統啦?都給我放下!”
稀裡嘩啦一陣響,大夥全都把家夥抛了。
唯有關羽執拗,硬是先把張遼的繩索割斷才放下軍刃。
曹操冷峻的目光掃過諸将,心裡又是氣憤又是好笑——這些大将個個都是烈性之人,有四肢沒大腦,動辄惹是生非,但話說回來,但凡不是烈性之徒哪能沖鋒陷陣殺人不眨眼呢?氣也氣不得,惱也惱不得……
關羽也是河東郡人,雖在劉備帳下聽用,但小沛數年沒少與張遼交往,甚是服其忠義贊其勇武。
他一向以劉備部屬自居,輕易不肯在曹操面前下跪,今日竟主動跪下了,将長髯搭在腕上,抱拳道:“張文遠乃義氣之人,關某願以性命相保,懇請明公将其收留。
”又扭頭對張遼道,“文遠,英雄一世何其短暫,負氣一死豈不把滿腔壯志都辜負了嗎?聽愚兄一句勸,投降吧!”
“雲長啊,你這又是何必呢……”張遼不住搖頭。
關羽與張遼是曹操腦海裡始終萦繞不去的兩員大将,可偏偏就是不讓他輕易得手。
紅臉的隻從劉備不從自己,黃臉的甯死都不降,這馴服猛将可比征服美人難多了!對付女人還能霸王硬上弓,跟這幫人硬都硬不起來。
他起身繞過帥案,踱至近前:“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文遠還是執意不降嗎?你素以義氣著稱,難道隻有呂布、高順是你的朋友?雲長就不是你的朋友,老夫也不堪做你的朋友嗎?”
論起這“朋友”二字,張遼的心當真是活了,他低聲道:“得友人益受友人累。
左也是朋友,右也是義氣,倒叫張某好生為難!”
曹操見他終于松了口,笑道:“老夫不否認呂布對你有恩有義,但是老夫還是當朝三公呢!大義小節皆在,文遠不難選擇吧?還有那侯成、宋憲、成廉皆在營中,若是你肯歸降,我就把他們以及麾下兵馬全交與你統領!你們可都是并州同鄉啊……”
張遼咬了咬牙:“也罷!士為知己者死,叫在下歸降卻也不難,還有一事相求。
”于禁等人都拿白眼珠夾他,心中愈加不滿——準你降就是天大的面子,還敢提條件。
曹操卻不急不惱:“但說無妨。
”
“割據沿海的臧霸、孫康兄弟、吳敦等人也是我朋友,可不可以讓末将去遊說他們歸降?”
曹操眼睛一亮——真是求之不得啊!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昌霸是割據青徐沿海一帶的小頭目,這些人都是土匪出身,趁世道混亂強占一方。
張遼若能把他們招降,徐州就算徹底歸順朝廷了,大可後顧無憂全功而返,日後對付袁紹時更安心不少。
曹操明知是個便宜,卻故意裝作猶豫的樣子,手撚胡須頓了半晌才道:“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