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鎮靜讓我吃了一驚,因為此時的我正像一片風中的葉子那樣瑟瑟發抖。
我是應該拔腿就跑,還是藏在樓梯的某個角落,或者大叫着替他辯護并大聲宣稱我愛他,以此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逃跑?我很快意識到這些都沒有必要。
對話進行得很愉快。
“我們想和您談談,M先生。
”“沒問題,隻是我現在要去一家書店參加簽售會,你們能不能換個時間再來呢?”“當然可以,M先生。
”
G看向我,繼續說道:“請允許我先和這位來向我請教功課的年輕女同學告别。
”然後他握了下我的手,慢慢地對我眨了眨眼。
“隻是例行公事地拜訪您一下。
”那位女士說道。
“啊,你們不是來逮捕我的,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話(笑)。
”“當然不是,M先生。
如果您方便的話,我們可以明天再來。
”
G毫不擔心自己會被拘捕。
他的公寓裡已經沒有任何我存在過的痕迹了。
但是,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我們差點就被抓了個現行。
為什麼兩位警官都沒有注意到我這個小女孩呢?舉報信中提到的是一位“十三歲的小女孩V”。
沒錯,我已經十四歲了,甚至看上去可能更年長一些。
不過,他們對我的懷疑居然如此之少,還是讓人難以置信。
G在旅館裡年租了一間房來躲避未成年人偵訊所的審查(他稱之為“迫害”)。
他之所以會選擇這家不起眼的旅館,是因為它的位置很理想。
旅館就在我學校正對面的街上,同時背靠一家G常去的餐廳。
某位無條件地支持他工作的慷慨的資助者,贊助了這筆價值不菲的投資。
如果不這樣做,警察一直追着不放的話,G還怎麼寫作呢?藝術才是最重要的!
和他距離盧森堡公園不遠的小公寓一樣,這裡一進門也是一張床,很大,占據了房間的中心。
比起坐着或站着,G更多時候是躺着,他的生活以及我的生活,都将和這張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我愈加頻繁地在這間房裡過夜,不再回家,除非母親強制。
有一天,G得知他的眼睛受到了嚴重的真菌感染。
艾滋病毒是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
漫長的一周裡,我們都焦急地等待着化驗結果。
我并不害怕,内心已視自己為悲劇中的女主角,為愛而死,何等殊榮!我溫柔地抱着G,輕聲地對他這麼說。
不過,他看上去遠沒有那麼鎮定。
他的一位朋友得了這種病,已病入膏肓,疾病讓他的皮膚上布滿了深色的斑痕。
因此G知道這種病毒的厲害,先是身體的衰弱,然後是不可避免的死亡。
沒有什麼比肉體的衰敗更讓他害怕的了,他的一舉一動中都充滿了恐慌。
G住進了醫院,等待進行所有必要的檢查,并随之接受了相應的治療。
關于艾滋病的可能被排除了。
某一天,電話鈴響了,我正好在他病房裡,坐在他床邊,便接起了電話。
一位聽上去很尊貴的女士想要和G說話。
我問她是誰,她用鄭重的語氣回答道:共和國總統在等着聽電話。
我後來才知道,G一直在他的錢包裡放着一封總統給他的信,信中對他的文筆和廣博學識贊不絕口。
這封信對G來說就是一個護身符。
萬一被捕,他覺得這封信可以救他。
最終G并沒有在醫院待多久。
他先是散出消息說自己得了艾滋病(一旦确信自己沒得這病,做起來就簡單多了),然後戴上了新墨鏡,将臉遮住更多,一直戴着,并拄上了一根手杖。
我開始有點明白他的把戲了。
他喜歡把自己的處境戲劇化,以博取同情。
他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可以成為他的談資。
随着新書的出版,G受邀參加知名度最高的一檔文學節目,它可以稱得上是作家心中的麥加。
他讓我和他一起去。
坐在載我們去電視台錄影棚的出租車裡,我将鼻子緊緊地貼在車窗上,心不在焉地看着窗外的景色,昏暗的街燈下,擁有百年曆史的房子飛快掠過,建築,樹木,行人,情侶。
夜幕降臨。
G還是戴着他始終不變的黑色墨鏡。
但透過塑料墨鏡片,我能感覺到他對我不滿的目光。
“誰讓你化妝的?”他終于沒忍住。
“我……我不知道,今晚,是個特别的場合,我想要漂漂亮亮的,為了你,為了讓你高興……”
“你又為什麼會覺得我愛的是這樣的你,塗脂抹粉的?你想要看起來像個‘女人’,是嗎?”
“G,不是的,我隻是想看上去漂亮些,為了你,僅此而已。
”
“但我愛的是你自然的樣子,你難道不明白嗎?你沒必要這麼做的。
你這個樣子,我一點都不喜歡。
”
礙于司機的存在,我忍住了眼淚,他大概也覺得G作為我的父親,這麼批評我很有道理吧。
小小年紀,就像個妓女一樣濃妝豔抹的!長大後還能有什麼好?
一切都完了。
晚上的活動會是一場災難,我的睫毛膏花了,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我看起來的确很不像樣。
我要向不認識的人問好,那些大人看見我在G的懷裡時都會換上一副心領神會的表情,而我為了滿足他的自尊心還必須保持微笑,正如每次他将我介紹給他朋友時那樣。
而我當下卻連想死的心都有,因為他剛剛說我不再讓他喜歡了,這話讓我心碎。
一個小時以後,經過幾番愛撫、柔言細語與調解,他一遍又一遍地親吻我并喚我“心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