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病痊癒的那天?如果他一直在忍受她呢?太太甚至必須承受這些想法帶來的壓力。
她深愛丈夫,所以必須更加努力,為了守護他的愛,奮力與病魔對抗。
要是她感到倦怠無力,他就會大失所望,覺得至今為她奉獻的一切徒勞無功。
要是兩人能怒不可遏的大吵一架反倒還痛快得多,隻要時時刻刻都在發洩怒氣,就不會有多馀心思去埋怨誰。
沒錯,我必須無暇去想這些。
我怎麽會得到這種病?
病痛就和在白色圖畫紙上潑灑紅色染料般鮮明而單純,每天都會有一成不變的疼痛找上門來,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感覺。
她失去胃口,失去聲音,失去觸覺,也失去了心。
每當皮膚底下感受到疼痛時就會明白,在全身上下隻剩下疼痛時就會領悟,所謂感情,原來也會消失不見。
但她必須裝作沒事,與想要放聲嘶吼的内心對抗。
她害怕自己會死去,害怕會失去丈夫,所以她怨恨、憎惡生病的自己。
是啊,我所經曆的那些時光,
好孤單,真的好無助。
在接受治療時,我還見過這種患者。
生病本身已讓她認為失去身為女人的價值,所以乾脆不向他人傾吐自己的痛苦。
男人以為女人不在意,于是持續要求發生性行為,而每次女人答應時,就會跌入更萬劫不複的深淵,因為病情惡化了。
妳覺得那女人很傻嗎?是啊,她很傻、很愚昧,但我無法這麽說。
人一旦生病就容易心軟,看不到未來,眼光變得狹隘。
對那位患者而言,在身旁的愛就是全世界,是她的全部,這有錯嗎?光是生病這件事就已經夠痛苦了,為何患者孤單無助、想依賴某人的心情都要被他人評為無藥可救?這不是發生性關係才引起的疾病嗎?要是雙方擁有一起擔負責任的共識,就不會演變成這種情況。
是啊,的确有很多堅強又充滿自信的女人,無論遇到什麽狀況都能戰勝一切,但不是每個人都天生如此,也不是後天就能培養出來。
為什麽在那種困境中,評價的标準反倒還變高了,而患者必須負責靠意志承受一切?
也對,最讓人百般執著的就是疾病本身,所以患者一心祈求,拜託趕快讓我好起來,讓病痛消失吧。
内心變得急迫,自然就會對每件事産生執著。
我就是那樣。
雖然有人變得無念無想,放下了一切,但我恰恰相反,我什麽都想守護住。
我真的很讨厭那種心情。
我是如此迫切與渴望,又必須竭盡全力。
就在刮除如殘渣般情緒的某一天,我感覺到了。
拜託讓它結束吧,讓所有痛苦結束吧。
我好想休息。
我想死。
得病,等于是将我的幸福交付他人,讓人惶惶不安又膽顫心驚。
這位患者,一定感到生不如死。
我不想看著圖表說出這麽情緒化的話,總之我繼續講下去。
從八月二十日到十二月一日為止,患者幾乎一個月會來醫院兩次。
按照病例來看,大緻上出現了這些症狀。
八月二十九日,陰道出血,有劇烈刺痛感,檢查結果為陰道有傷口。
九月十四日,因外陰部疼痛住院。
進行了性病檢查,醫生建議停止性行為。
還有,九月二十四日,患者表示外陰部持續疼痛,同樣是有了傷口。
從這裡可以得知性病檢查結果,是感染了滴蟲和披衣菌,醫生再次建議停止性行為。
開藥後又進行了複檢耶。
顯示沒有細菌。
這時是十月五日。
接下來,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連續來了兩天,症狀都相同,果然醫生還是建議停止性行為,患者再次做了性病檢查。
接著一星期後,又檢查出感染滴蟲和披衣菌。
這表示對方沒有接受治療,才再度感染。
有些人即便感染了也不會出現症狀,所以會不經意的傳染給他人,最後就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傳給了誰。
可是從再次檢驗的結果來看,她似乎沒有向對方透露病情。
為什麽她沒有說呢?我并不想在此發揮想像力。
患者有一陣子沒來,直到十一月才又挂門診。
這時狀況就比較嚴重了,就連外陰部都流了膿液,接著做了子宮頸癌檢查,一星期後,檢查出一堆病毒。
這一天還做了病理檢查耶。
檢查結果是在十二月八日出來的,醫生診斷為中度分化不良。
我不想擅自做其他判斷,可是妳看這裡,醫生持續建議停止性行為,還有,即便滴蟲和披衣菌感染都接受了治療,仍然檢測出相同的細菌。
這根本說不過去,這表示患者在疼痛狀态下仍繼續做愛嘛!接觸的肌膚應該會痛得不得了,這種狀态下做愛會有快感嗎?若非如此,那就是有受虐傾向了,但患者是這種人嗎?
這位患者想接受治療,鐵定如此。
這人是誰?是認識的人嗎?
好吧,我不問了。
不過,如果是妳認識的人,一定要帶她去醫院。
不過,這紀錄是什麽時候的?一年前嗎?啊啊,原來是這時候,那麽那又是啥?
哦,我是說妳手上的筆記,那也是醫院紀錄嗎?不是喔?不然是什麽?幹麽遮遮掩掩的?
好啦,我不問就是了。
總而言之,我能說的也隻有這些。
妳一定要幫助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