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 还有,给伊英

首頁
    這是最後一個故事了。

     幾天後,秀珍打了通電話給我。

    我們見了面,她把宥利的日記交給我,也說了很多事,發生在她身上的事。

     沒過多久,聽說他們夫妻分居了,好像是因為秀珍的某個誤會,兩人之間産生了嫌隙。

    這種八卦一下子就傳開了,大家竊竊私語,說秀珍犯了大錯。

     那天,我沒有從秀珍口中聽到有關賢圭學長的事,所以隻能從大家口中去猜測秀珍發生了什麽事。

    小道消息中的秀珍彷彿化身為傳說的主角,她是違背“不能正眼看丈夫的臉”的妻子,被警告不能好奇丈夫的真面目卻不聽從的少女,以及聽到被嫉妒蒙蔽的姐姐們說的話後,像個傻瓜般被矇騙的愚蠢女人。

     深夜,她捧著燭火俯視他的臉龐,一滴燭淚滴在丈夫的翅膀上,終究喚醒了神的詛咒。

    所以說啊,為什麽要照亮丈夫的臉?既然别人要求妳别看,妳就該遵守到底啊。

    愚蠢的女人,被下三濫的伎倆拐騙,一腳踢開了幸福,為什麽不相信他的愛?是啊,直到故事的最後,女人始終那般愚蠢。

    因為她違背了别人千交代萬交代的囑咐,喝下了會永遠沉睡的藥水。

    在衆神祇的面前,她趾高氣昂的喝下藥水。

    我再也不會被祢們的詛咒牽著走,這不是祢們下賜的死亡,而是我選擇的長眠。

     為了佯裝不知被宿命束縛的事實,我們相信必須自行做出選擇。

    但也許,在宿命面前,我們唯一能做的終究也隻有選擇。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隻記得回到家的丈夫将睡夢中的她喚醒的畫面。

     我暗自為秀珍祈禱,願她能夠幸福。

    無論她做出何種選擇,那都是為了她自己,是以她的意志做的選擇。

    我說這話不是想證明自己确實希望她幸福,而是那天秀珍親口對我說的話。

     秀珍說完後,我将計畫告訴了她,她認真的點點頭,補充說如果能幫上忙,可以把她的故事說出來。

    我問她是否真的沒關係。

     “當然不,這件事我并不樂見其成,也很擔心家人會被指指點點,但如果需要幫忙,我願意出面,反正該做的事就該去做。

    最近,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過正常的生活。

    ” 我不懂這是什麽意思,隻是靜靜聽著。

     她繼續說:“雖然到目前為止,我都深信這一路均憑我的選擇,但那僅是為了讓自己覺得鑰匙掌握在我手上罷了。

    我自行走進了這扇門,就有辦法打開。

    但事實上,這不過是拿著一把打不開任何門的假鑰匙在自我安慰罷了。

    但現在不同了,因為門不是隻有鑰匙才能打開。

    無論做什麽,我都會沒事的。

    當然我也可能會完蛋,不過終究會好起來。

    ” 那一刻我明白了,秀珍真的會沒事。

    但我大概無法确認這件事。

    儘管會有小道消息、有人在背後竊竊私語、祕密被寫在紙條上到處傳來傳去,但憑這些無法得知任何事,因為我們再也無法成為朋友,傾聽彼此的内心。

    諷刺的是,雖然其他事說不準,這一點倒是可以确定。

    因此我所能相信的,就是回想那天秀珍說的話,對此保持樂觀。

    這個記憶在我體内的事實,讓我感到很開心。

     事實上,在那之後我們就沒有再碰面,至今也沒聽說秀珍的消息,所以不知道她和賢圭學長後來怎麽樣了。

     倘若有人問我過了多久時間,嗯,我并不想說從那天到此時此刻過了多久。

     故事真正的結尾是這個。

     那年冬天到翌年春天,我将首爾的家打理好,回到了安鎮,在一家小型旅行社找到工作,每個月會回八賢探望一次父母。

    年底時,我走進廚房打算幫忙料理食物,結果被媽媽教訓了一頓。

    媽媽說廚房這麽窄,要我去看電視,别在旁邊礙手礙腳。

     我忍不住問:“真的不用幫忙嗎?” 媽媽用一副“妳在說什麽啊?”的表情看我。

     我觀察媽媽的神情,又說:“因為媽媽有可能心裡希望我幫忙,嘴巴上卻不說嘛。

    ” 媽媽一臉很無言的看著我。

    “我哪有什麽都不說?我不是叫妳不要弄嗎?”接著就要我去外頭把分類回收桶清空。

    “妳隻要幫我做這件事就夠了。

    ” 媽媽要我順便買冰淇淋回來,我走出門外,天空正下起鵝毛大雪。

     當冰冷的空氣開始逐漸和緩時,我和丹娥到日本大坂旅行,去了一個名叫岚山、處處是竹林的村落。

    走出森林時,享用了在村落入口處販賣的鮮奶油蛋糕捲,蛋糕上放了一片綠油油的竹葉。

     回來後,我傳了訊息給李鎮燮。

     “我現在什麽都不想說,搞不好往後也會一直如此,但這并不代表我沒有話要說。

    等手頭上的事告一段落、整理好思緒,我就會跟你聯絡,所以别要求我馬上跟你對話。

    ”此外我又補充了一句。

    “别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 我突然領悟了,覺得自己終于過起正常的生活。

     他沒有回覆我的訊息。

     我繼續做自己的事,先将宥利的日記仔細讀過一遍,然後去找姜勝永、伴奏者和所有認識宥利的人,将他們的回憶記錄下來,錄了音,其中也包括我。

    我把證詞拿來和日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