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我的決心和毅力,然而對我而言,我隻是順從我的心(followmyheart),我沒有考慮到那份工作得來不易,辭去了非常可惜。
現在回頭看,
第一,我很高興自己沒有一直待在台灣報新聞,否則我就沒有後來那麼多的生活經曆和見聞了。
第二,後來媒體開放,電視台多得不得了,我可以随時回電視台工作,一點問題都沒有。
所以,當初的顧慮完全不存在。
後來,我在新加坡加入了一家國際大公司,擔任他們一個重要軟件的亞太地區營銷工作。
我進去的時候是合約制的員工(oncontract),因為我一點相關工作經驗都沒有,從主管的特别助理幹起,三年就升到一個不錯的職位,非常不容易。
可是我後來非常不适應那份工作,也是猶豫了很久,終于辭掉工作。
後來舉家搬到北京,我可以輕易地回到那個大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但是我沒有回到職場。
我為我的人生留了白。
那幾年,我是個單純的家庭主婦,每天就是忙着看靈修書籍、上靈修課程、研究“到底什麼可以讓人幸福”。
就這樣,沉潛了四五年,我寫了第一本靈性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大陸賣了一百多萬本,到現在還在熱銷中。
我要說的是,有時候,如果你不放棄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而願意順從自己的心的話,可能會失去更多更美的風景。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總是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也活得愈來愈快樂。
最後我們談到“離”,也就是出離心,驅離要求更多的幸福欲求。
我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對這一點的體會特别深。
當年,我就是想不透自己為什麼擁有那麼多卻不快樂,所以不斷地在外面的世界努力收集。
最後,我知道外在的世界再也滿足不了我内在的空虛和欲求,所以我走上了靈修的道路。
然而,在靈修的過程中,我還是用一如既往地“多就是好”的态度在拜訪上師,收集書籍、法門。
學到最後,自己都累了。
我發現沒有一個上師可以真正幫到我,沒有一本書可以拯救我,沒有一種法門可以帶給我想要的那種自在和快樂。
于是,我放下了。
不再追尋,不再盼望,而是願意在當下和自己諸多的不完美、内在的各種陰影、各種負面情緒和念頭好好相處。
放下一切的期盼之後,我開始享受生活的簡單和單純,和大自然相處,和寵物相處。
有時候,我會不知不覺地開始傻樂,就是沒有任何緣由地,感到當下無事的那種自在和幸福。
我知道很多人的欲望很難突破,我也不贊成用壓抑的方式去對待欲望。
欲望是需要被穿越的,而穿越的方法有時候就是去追逐、滿足它。
到了一定時候,你會像我一樣精疲力竭,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才發現,原來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經在我出發的地方等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