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為了争一口氣,彼此傷了和氣。
不過認真說來,人的生命不就是在一口氣的呼吸之間嗎?一口氣不來,人的這期生命就算結束了。
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的氣息調得平順和緩,生起歡喜心,産生歡喜的氣息,則别人接觸到我們也會歡喜接受;不歡喜,生氣了,不但别人會排斥,自己也很難接受。
因此,我們要懂得“調氣”。
一、争氣,不要生氣。
從小,父母師長就勉勵我們要力争上遊,要做個有出息的人,也就是要争氣。
但是,争氣并不是做“上”、“中”、“前”的人,而是要做個沉得住氣、吃得了苦的人,不要動不動遇到事情就生氣。
生氣無濟于事,隻會壞事,所以做人要争氣,不要生氣。
隻要自己有大志願,能經得起千錘百煉,就能成功。
二、生氣,不要怄氣。
假如修養不夠,難以駕馭自己的脾氣,遇事難免要生氣。
真的生氣了,就幹脆明講,告訴人家“我要生氣了”。
但是,你不能怄氣,怄氣就是生悶氣,把氣悶在心中會傷害自己,氣最好要有出處。
我們建築房子都要裝設窗戶,為的是能透氣,房間卧室透氣明亮,住起來才舒服;人如果常常生悶氣,沒有出氣,是非常危險的事。
三、怄氣,不要洩氣。
你心中不高興,是跟父母怄氣?跟朋友怄氣?跟事業怄氣?跟金錢怄氣?怄氣不要緊,但是不能洩氣。
人活在世上,所謂“佛靠一炷香,人靠一口氣”,有氣才能立志向上,有氣才能發心立願。
洩氣的皮球就玩不起來,人到了洩氣的時候就等于廢物,不堪使用。
楚霸王一生氣蓋山河,最終洩氣,在烏江自刎;唐玄宗逃亡途中因為随行部隊兵谏,不得不将楊貴妃缢死在馬嵬坡,從此意志消沉,頹喪而終。
四、洩氣,不要賭氣。
洩氣了,隻是自己不争氣,倒也罷了,要緊的是,不可以賭氣。
為了賭一口氣,失去理智,闖下了災禍,後果難以收拾。
因為洩氣後沒有正氣、志氣,隻有邪氣、怨氣,為了賭一口氣會做出更多錯誤的事來。
沒有理性的人生,後果不堪設想。
佛光菜根譚
忍難者必能奮鬥,
忍辱者必能知恥,
忍氣者必能和諧,
忍苦者必能甘美。
工作是填充時間的好方式
高雄一公司董事長說:“以我現有的财産,即使我一天用10萬元,我活100年也用不完。
我有很多錢,可是我還在工作。
我是貪求無厭嗎?不是的,我是以做事業來打發時間的。
”
一個人,唯有在工作裡,生命才有辦法安住,活得才有意義。
一個沒有工作的人是世間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無聊。
有些年輕人成天閑蕩,無所事事,像孤魂一樣不知道在哪裡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樣不知道将飄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工作的益處很多,我隻簡單地舉出三點: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等于行屍走肉,沒有精神,沒有靈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發揮生命的潛力,表現出生命的價值,所以說工作才有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緣。
在一個團體中,最不得人緣的人就是最懶惰、最不發心、最不肯工作的人。
要發心工作,從工作中獲得人緣;要勤奮工作,衆人才能接受你。
所以,我常常勉勵大家:“工作無貴賤,服務最神聖。
”
三、工作中才有财富。
世間有很多人都想擁有萬貫家财,那麼如何才能獲得呢?緻富之道是什麼?就是工作再工作。
不勞而獲的财物并不可貴,唯有摻和自己的汗、發揮精神、用盡力氣賺取的财富,才是最可貴的。
金沙随潮水流來,也要你動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黃金。
一切的收獲都要靠自己從事的工作。
唯有工作才能獲益,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我們的身心,因為工作能給我們樂趣。
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有一位父親,臨将去世前召集兒女們到床前來,告訴他們:“我有不少的财産留給你們,那是一些黃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
”父親去世後,兒女們在葡萄架下挖掘,希望取得父親的遺産。
葡萄架下有黃金嗎?沒有。
但是因為經常去挖掘,翻松泥土,土壤肥沃,架上的葡萄遂長滿了甜美的果實,是這個讓兒女們獲得很多錢财。
一部機器如果長久不發動、不使用,會生鏽;人的身體如果不經常磨煉,也會衰弱。
人不經常工作,意志會消沉,心思也會枯竭。
一天有24小時,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歲月。
在漫長的人生裡,如何打發時間,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閩南佛學院有一位智藏法師,16歲進入佛學院時字都不認識,但到22歲時他卻成為《海潮音》的主編。
隻有6年的時間,他的智能從哪裡來的?他并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隻念書。
他打掃廁所不用掃帚,用手去擦去摳;凡是陰溝沒有人通的、苦事沒有人做的,他都自己來。
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勞。
養成這種吃苦的習性之後,再去讀書,會比别人更快收到成果。
耐得起歲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将來才能成為棟梁之才。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從安逸享受中得來,而是從刻苦勤勞的奮鬥中獲得的。
“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
”必須自己從勤勞奮鬥中去創造光明,從勤勞奮發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佛光菜根譚
忙,才能促進心靈的健康;
忙,才能培養自己的因緣;
忙,才能發揮生命的力量;
忙,才能提升人生的價值。
驚人的潛能
有一個酒鬼,深更半夜回家途中不慎掉進一個深坑。
這一跌,酒醒了一半,于是他努力往上爬,這時後面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老兄,甭爬了,沒有用的!”酒鬼以為有鬼,于是一躍而上。
上去之後,再回頭仔細一看,原來不過是一個跟他一樣爛醉如泥的酒鬼比他早一步掉進深坑裡罷了。
出其不意的一驚,激發出酒鬼的潛能,讓他幸免遇難。
人好像一座山,山裡蘊藏着金銀銅鐵等各種寶藏;人的身體内也蘊藏着慈悲、智慧等各種能量。
根據現代科學家說,人類真正使用出來的能力不到10%,還有90%以上的潛能有待開發。
佛陀說“人人有佛性”,意即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成佛的性能都有,别的能力怎麼會沒有呢?人有适應環境的本能,也有絕處求生的性能,平時各種的考試、訓練就是為了激發每個人的潛能。
有的人能說十國八國的語言,如果他沒有開發潛能,焉能緻此?有的人能發明各種器具,三十件、五十件的,若沒有開發潛能,何能有此成就?
人的潛能無限,但是需要開發。
人要如何開發潛能呢?
一、環境可以激發潛能。
處于困境,沒有人救援,隻有靠自己奮發才能求生存,這個時候,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與環境鬥,不得不尋求突破困境的辦法。
例如,家庭主婦本不擅長烹煮,為了持家,為了家人吃飯,她不能不去學會燒煮的技能。
二、希望可以鼓舞潛能。
人活在希望裡,生命就有意義;假如對人生失去了希望,就如同宣告生命已經死亡。
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鼓舞人生,就能開發潛能。
你希望賺錢謀生,沒有能力,怎麼能賺錢謀生呢?隻要你有希望,希望就能鼓舞你求得謀生的能力。
你希望讀書向上、做個正人君子,隻要你有希望,埋首苦讀,希望就會鼓勵你,開發你内在的潛能,順利達成願望。
三、立志可以發揮潛能。
“有志者,事竟成”,人有無限的潛能,能立志,就能成辦一切事。
希望成為一位政治家,為民服務;志在成為一位學者,造福世間……隻要肯立志,并且不斷砥砺自己,锲而不舍地努力,志願會激發潛能,達成目标。
四、好勝可以創造潛能。
人都有榮譽感,都有好勝心。
田徑場上的選手,一心為了勝出,比賽時總能跑出好成績;打籃球的,使出渾身解數,為了好勝,激發出比平時更高的能量。
踢足球,奔跑全場,久而不疲,也是由于好勝心激發潛能。
人有無限的潛能,就像山裡蘊藏的金礦銀礦,你懂得開采嗎?
佛光菜根譚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創造者,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工程師。
不要小看自己的潛能,
如果能自許“不要做焦芽敗種”,
不但自己獲益無窮,也能令整個社會蒙受利益。
求職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
兩人想遷居越國。
朋友對他說:“你如果到越國去,一定會受貧窮的。
越國人習慣于赤腳走路,不穿鞋的;他們習俗是披頭散發,也不用白絹做帽子。
到了那地方,你們的本事都無用武之地,怎麼能不受貧窮呢?”
現在社會雖然失業率高,但懂得一些訣竅,要找一份職業其實不至于太難。
一些人求職不順,是因為不得其門而入,或是自己沒有所長;尤其不可苛求待遇,要先求有,再求理想,不要高不成低不就。
若能符合興趣,且能發揮專長,尤其是有益于社會大衆的正當職業,都是好職業,都應該盡心去做。
人在世間都應該要有一個職業。
職業有好與不好,有喜歡與不喜歡的。
例如,當總統是大家所向往的,但在美國的民意調查中,總統竟是排在理想職業150名之後;日本女人“最喜歡嫁的人”前三名是醫生、僧侶、教授,可見這三者在日本是最好的職業。
如果自己沒有特殊的能力,或者自己的才藝已太多人有了,就不容易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
求職也要有高招,除了要有特長外,還要注意自己的儀表與誠意。
現在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已不需要坐辦公室策劃的人,而生産線、出勞力的人也不需要高學曆,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會拿着中學的畢業證書去求職。
求職前要準備好,要經得起面試,如果落選了,也要勇敢面對。
一時的挫折失敗不要緊,隻要再接再厲,必定會有成功的機會。
現在常有一些人在職業介紹所找工作而被騙,所以在找工作時,不但自己要有判斷好壞的能力,也要聽取家人以及長輩的意見。
求職不要拜托别人,免得帶給别人壓力,要靠自己的專業知識,自己寫求職信,表明肯讓老闆試用,如此老闆一定樂意錄用。
求職的人,除了要有能力,還要講究做人和語言專長,面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