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讓你獲得一些不可思議的助力,這就是幫助你成功的因緣。
所以,結緣助人,别人也會助你成功。
四、智慧圓融的人會成功。
有的人認為,成功的首要條件,一定要聰明有智慧,要有高深的知識學問。
但事實不盡然,有的人聰明卻執著、靈巧但不忠厚,如此智慧對前途事業也無所幫助。
懂得分析、綜合、判斷,重視辦事的效率,能合情、合理、合法地為己、為人、為大衆,以圓融的态度處世,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這樣圓融智慧的人,當然就容易成功了。
成功之道很多,以上隻是略舉其要。
佛光菜根譚
有的人值得被人利用,故能成才;
有的人堪受被人利用,故能成器;
有的人不能被人利用,故難成功;
有的人拒絕被人利用,故難成就。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剛開辟時,一片刺竹荊棘,到處深壑崎岖,可謂“地無三尺平,竹比三丈高”,許多人見了都卻步搖頭。
有一天夜晚,我在看工程藍圖的時候,對身旁的心平說道:“看來開山建寺很不容易啊!”心平立刻回答說:“師父,記得您過去在宜蘭時常常告訴我們:‘要有向困難挑戰的勇氣!’我願意跟随您的腳步,突破一切難關。
”心平不愧最早随我出家,最能了解我的心意。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一個人的前途,如同海上的浪潮起起落落,時有低潮,時有高潮。
遇到困境,很多人不是算命蔔卦、求命改運,就是向土地公、媽祖婆祈求化解,希望前途發達順遂,卻往往慌亂無功。
遇到困境時,到底要如何突破?
一、閉緊嘴巴,少說多做。
有時候遇到困難,多說無益。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情況,也不是所有是非都能說明清楚。
這個時候,隻有閉緊嘴巴,多做事,少說話,隻要有精神,有力量,是對的,就一直做下去,必定會有轉機。
二、咬緊牙根,奮鬥向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對困境,别人能給予的幫忙有限,主要的還是靠自己。
漢朝司馬遷受腐刑之辱,卻咬緊牙根完成《史記》;隋朝靜琬大師為保存法寶,咬緊牙根雕刻《房山石經》,留下了世界上最大一部石書。
古來大德聖賢成就的背後,無不來自一股對理想的堅持。
咬緊牙根,就能激發潛能,增加力量,勇往向前。
三、把緊心關,不失正念。
随着物質的進步和豐富,人類面臨人性挑戰。
有些人遇到困境就出賣人格,出賣理想;也有些人積欠巨債,自殺了事,大好年華毀于一旦。
其實困境不可怕,即使事業失敗,隻要把緊心關,如禅門所雲“提起正念,照顧所緣”,不失去立場正念、人格道德,必定有撥雲見日的時候。
四、踏緊泥土,免堕虛無。
佛教有“空中樓閣”的譬喻,意指好高骛遠,不從基礎力行,是無法成就的。
有一些人不重視當下勤修福慧資糧、廣結善緣,卻冀望遙不可及的淨土。
踩在虛無缥缈間,這是很不實在的。
唯有腳踏實地,把握當下,才能避免空談。
五、握緊拳頭,戰勝橫逆。
人遭逢挫折、失意、困厄時,内心容易茫然無助,失去自信而退縮在自我的世界裡。
逆境、不順是一時的,靠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自我健全,充實自己,擺脫厄運。
六、盯緊目标,圓滿完成。
目标就是方向、方針。
國家要有施政方針,企業要有業績目标,就是菩薩修行也有52個階位作為修道目标。
沒有目标,容易迷失方向,即使身處困境也要有計劃,朝着目标前進不懈,必定有完成的時候。
困境并不是絕境,勇敢面對才有辦法可想,逃避也躲不過。
你看,石岩裡的小花,突破困境,所以搖曳豐姿;湍流中的小魚,逆流而上,展現活潑生機。
吾人應擴大心胸,突破自己,不被困境的框架束縛,才會健全茁壯。
佛光菜根譚
物質上不要太豐富,才能在困頓中忍得下去;
人情上不要太順遂,才能在曲折中耐得下去。
不必要的物質,不浪費絲毫;
不必要的時間,不耽誤分秒;
不必要的言語,不随便開啟;
不必要的心事,不任意妄想。
危機處理
1949年,佛教地位在台灣低落。
許多同道面對弘法受阻、行動受限、調查臨檢、處處報備等諸多問題感到前途茫茫,紛紛改裝易俗。
而我則始終抱持永不退縮的态度。
比如在新竹教書時,我應當地派出所要求,為民衆國語補習班授課,人數從第一天14人增加到第二天80人、第三天200多人……解決了過去派出所下達傳票也沒有人前來聽課的問題。
因此,所長登門道謝,告訴我:“以後外出弘法可以不用到派出所報備。
”這樣一路走來,我不意竟為佛教開拓出一片天地,頗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在你的一生當中有遇到過危機嗎?當遇到危機的時候你有處理的機智嗎?
童年幼小,在路上遇到一個圖謀不軌的陌生人,他追趕你,你怎麼辦?入學讀書,家裡貧困,必須做工維持生活,但是老師逼着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沒有時間讀書,眼看即将面臨退學的命運,這時要如何突破困境呢?結婚以後,沒有好的職業,生活艱難,家庭日用日漸拮據,另一方想要離婚它去,這時該怎麼辦?到了老年,兒孫投入各自的世界,發展他們的天地,一個孤獨老人怎麼生活?
人的一生不時會遇到一些可以預料或不可預料的危機:夜晚忽然停電,平時沒有準備手電筒或蠟燭,如何是好?乘船出海,忽然起風,驚濤駭浪,小船颠簸,驚險萬狀,怎麼辦?走在街上,遇到警察,他抓錯了人,你如何自救?就算你是讀書人,遇到阿兵哥,講理也沒有用,你又奈何?
台風之夜,地震之時,戰争開始,盜賊入室,車禍受傷,工作被撤,乃至盛年之際醫生突然宣告你得了不治之症,或是受到惡疾傳染将不久于世,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當危機降臨,不可慌張,要臨危不亂,鎮定以對。
無論什麼危機,先要知道起因,千萬不可把問題複雜化,要簡單地找出自己能夠解決的辦法。
因此,面對危機,唯有冷靜、機智才能解決問題,慌亂、緊張于事無補。
據聞美國某家報紙曾舉辦一項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在一隻熱氣球上載着一位科學家、一位環保專家、一位糧食專家,飛行途中,熱氣球忽然漏氣,不能載重,必須丢出三人其中的一個以減輕重量。
三位專家分别于科技的發展、環保的維護、糧食的生産各有所長,都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這時究竟應該犧牲哪一位呢?當然,萬千的應征者各有見解,衆說紛纭,各執其是。
結果是一名小男孩中獎,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那人丢出去。
危機的處理,第一要有認識危機的常識,第二要有應變的能力,第三要有靜定的修養,第四要有往日的因緣。
有了以上四點,則危機處理不難矣!
佛光菜根譚
人生的道路,無論是崎岖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
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苦辣,也要自己品嘗。
沒有一個人是永遠的赢家,
也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失敗者;
隻要你有信心,隻要你和氣、安忍,
就能無欲則剛、能忍自安。
以何為力
我初入佛學院讀書時,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歧視,甚至師長們也認為我不堪造就,安排工作時往往我被除名在外。
作文被老師批評得一無是處,偶有佳作,卻被懷疑是抄襲而來。
一位職事甚至當衆說,如果我能有出息,太陽會打西邊出來。
記得有一回,我向家師禀告學院一位教授推薦我去讀國立教育學院,家師聽罷,罵我:“混蛋!怎可到社會念書?”還給了我兩個耳光。
事後我絲毫不感到生氣。
反觀時下許多青年對上司動辄反抗,真是擔心他們如何在大時代中迎接各種挑戰。
要想成大器,必須先在生活上學習忍耐。
“欲成佛門龍象,先做衆生馬牛”,對于逆境,先忍之于口,是為下忍;再忍之于面,是為中忍;如果能做到凡事不動心,那才是上忍。
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就是能講究人格道德。
品格是道德的基礎,一個人若對于品格、德行都不講究,那和禽獸又有何差别?培養我們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培養我們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幫助的還是忍辱。
孟子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來的事業就能成就多大。
這是一個展現力的競賽,是以力取勝的世界。
一場戰争,勝者為王,表示有力。
體育場上,誰最高,誰最遠,誰最快,誰就是最有力。
但是,世間還有其他一些人,各有其表現力量的方法。
兒童以啼哭為力。
兒童在沒有辦法争取自己所欲時,“哇”的一聲,就展現了他的力量。
他要喝奶,就能得到奶水;他要糖果,就能獲得糖果。
兒童就是以眼淚為取勝的力量。
女人以美麗為力。
女性在一般場合裡,隻要她美麗,就能展現她的實力。
當然,如果在美麗之外又有唱歌、舞蹈等才華,出身背景好,又具溫柔特質,那麼她的力量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使女性折服。
領導者以權勢為力。
領導者有很大的權力,能決定許多人的禍福窮通。
即使權威的學者、商場的大亨、公衆的輿論,在一個有權勢的政治人物之前,何人不畏懼?
富豪以金錢為力。
“有錢能使鬼推磨”,世間上很多困難的事用金錢都能擺平。
隻要你有錢,可以買官;隻要你有錢,可以結交上流社會;隻要你有錢,可以打通很多關節;甚至作奸犯科的人,花錢也能消災。
所以,世間上各階層的人都在努力積聚财富。
隻是财富的力量有正有反,諺雲“人為财死”,可見出财富誘人的力量之大。
聖賢以忍耐為力。
世間上有一種人,他沒有權勢,也沒有财富,但他的忍耐可以使盜賊畏懼、當政者退讓。
慧遠大師居住在廬山,準備沙汰沙門的權臣桓玄下令說:“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例。
”忍不是軟弱,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勇敢,刀劍槍炮對修道的聖賢君子也無法作用。
菩薩以慈悲為力。
世間上最大的力量不是刀槍劍戟的武功,而是慈悲。
慈悲所到之處,能讓心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