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咒也(雲雲)(已上寬德二年十一月說)。
(寬德二年六月十三日說)
慈救之明○赦戰拏摩诃(ロサナ)(雲雲)師曰。
爾也。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以不動為本尊。
修息災法時不動真言末加息災之句佳矣。
或說雲。
明之中除降伏之句者恐矣。
餘皆準之(雲雲)不動戶末時隻以慈救明滿數反了。
投物之間亦爾也。
不可務之。
火界咒○(サセルハタ)怛羅他(師讀也雲雲)而可讀(サルハタ)怛羅他欤攝大軌雲。
(サルハタ)怛●怛羅他(雲雲)總攝慈救者。
此咒中即攝十四印并真言等欤。
誦此一咒。
即與彼諸印諸明之功用也(雲雲)記雲。
根本印有三明二印(雲雲)師曰。
結十四印初索印。
誦火界明不空聖者明。
結刀印。
誦慈救明(雲雲)刀印唯以力入鞘持胸前。
誦明散之。
為根本印時不用結護等。
隻是道具也。
成身刀印慈救咒。
或根本印慈救咒。
謂此軌意雖有十四印。
以最初索印為根本印也。
而世共所言不動咒慈救是也。
故以初根本印亦為慈救印耳(故慈救咒印有二說。
一刀印。
二索印。
寬德二年十一月說)。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根本印是索印也。
故輪輪如環即索形也。
而二風如杵形是索首半杵形也。
或說雲。
二風拄合圓。
即索形也(雲雲)或說。
左空下合左火。
右空上合右火(雲雲)而師說誤也。
又水側者不遠水側也。
或處拄水故也。
十四印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不動十四印有各各明也。
若明無印用●字明(雲雲)又一說。
十四共用●字明(雲雲)又若存略隻用初一印時唯用慈救明(雲雲)而十四共用慈救說未聞之(雲雲)。
(同日)
不動十四印初印是劍索也。
而是三摩耶(劍索也)複索并劍是道具索劍也。
斷惑等具也。
又火焰印右旋成界。
方左轉各解散(雲雲)是亂脫也。
謂先左轉次右旋也。
不動十四印初印(如上決之)而火頭各拄空面(雲雲)寶山印。
内縛二空并合掌(雲雲)頭印先師說。
右拳小指握處各重安左拳虎口上也。
而拳面各向胸也。
右泉說。
左拳掌半頭上。
右拳背本諸重安也。
而二拳重上頂上反拳。
左拳面安頂上。
是樣有便宜(雲雲)泉說也。
又或說。
左拳向胸持。
而右拳面左拳虎口上覆。
安其右拳背第二節。
向左方覆之。
此印相上拳似頭發相也(已上頭印三說也)眼印二空并入月安寶山印二空(雲雲)口印二空加水甲者。
以空面各押水甲也。
水指頗離月複押。
故以空押水甲便宜。
火焰印雲。
左右(雲雲)亂脫(先左次右也。
如上決之)火焰輪止印如文。
但二拳背第二節各相合付。
但地水火三指各背第二節相付也。
商佉印。
二手如掬水相。
并付作之。
似法螺口也。
餘如文。
但止風臨止火。
皆開豎之。
谒俄印。
二手各以空加地水甲。
以右刀入左鞘。
而即誦明散之。
更不用加持結界等事也。
謂此十四印是不動明王之道具也。
故于今不預辨事加持等之事也。
罥索印(如文)但惠風覆面入定月也。
三古印(如文)但結印立右乳邊。
即誦明散之。
于此不用加持散灑等雲事。
謂此十四印于此處結之。
隻是道具也。
随處處要以之可宛其用。
于此不必爾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火炎印右掌向左豎之。
左指末向右方舒也。
先左轉。
次右轉(雲雲)而軌文先右。
次左(雲雲)字誤欤。
先日說亂脫欤。
私案。
次左者于後可用解界欤。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火焰輪止印者。
心何師曰。
止外道邪火炎輪也。
如雲智龍火劍。
外道九十之邪火。
頭印一說以左拳小指屈處安右拳虎口上。
拳印安頂之時。
以右屈處安頂也。
故左上右下也。
一說左拳背安右拳面上拳印反以左拳面安頂也(此一說右衆說也)十四印如本記說。
唯用一字明是可也。
(長久二年)
問。
十四印中雲。
複次三晡吒二火建如幢(雲雲)此印何名之耶。
師曰。
甲印是也。
使者底裡三摩耶軌中有之。
但印相異之。
雖印相異同印也。
如輪止印。
同而印相異也(雲雲)。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說)
師子奮迅印師傳有用印相。
謂以印先舉左肩上引下。
至心前如摩勢。
次又舉左肩上。
又引下至心前(如使者軌如說之)。
布子。
十九布子如本記。
唯用●字印明尤可也。
本記先布字。
次十四印。
今記先印次布字。
謂今記依軌文次第也。
記雲。
次棄布頭左一發印上即頭印上申頭指中指。
并安左頂上。
便引向下耳前下也(雲雲)師雲。
此印是使軌也。
謂上頭印(右金拳安頂上也)。
即于頂上申風火(餘五指如木)如釣印勢。
拳面向左外。
從耳前引下之也。
上頭印亦拳面向左。
以虎口安頂耳。
問。
立印軌頭印二拳重頂上安之。
若爾者左拳無用也。
如何師雲。
此頭印發印猶唯便軌之意用之耳。
甚可也(寬德二年十一月說)。
或說。
不動十九布字說一一色謂●(琉璃色)●(水精)等(雲雲)此說未見聞(雲雲)可尋之。
抑字本體黃色。
點畫是白黑。
是通例也(一)問。
十九布字是●字。
何布之耶。
師曰。
下面布之(雲雲)但字頭若前若後。
随宜耳。
但猶可向指方欤(雲雲)不審不審。
(寬德二四二十二)
不動種子有三。
●●●(此三字如常也)故四種中●者●也。
●●者如常。
而●者其本也。
即菩提心本欤。
問。
以●●●●宛念誦護摩等耶。
師曰。
未聞之。
但一說最略之時。
慈救之中●●二字以之宛護摩(雲雲。
寬德二年十一月說)。
疏十雲。
诃盧唅鑁(不動真言)雲。
師曰。
诃阿同音也。
鑁?同音也。
若诃呂慈救咒中有之。
而又不空聖者明中有之。
(長久三四上旬說)
師雲。
阿魯憾?四字。
皆有阿字義(雲雲)。
(同四年九月中旬)
阿噜唅鑁四字不空聖者明中有之(雲雲)師曰。
四種之字即四身種子欤。
可尋之。
阿字在不空聖者真言之中。
今三種慈救之中有之。
不動記被甲次●字。
是如台藏髻中明珠啰字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