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决卷第一

首頁
    大二小端拄尖。

    是則羯磨印也。

    而二中不入掌也。

    又阏伽是平等性智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寬德二年六月說) 輪壇印。

    胎壇佛空身(身四處)金身佛壇空。

    兩界共印空。

    外翻印之。

    軌雲。

    結大輪壇印(雲雲)謂指金界印明也。

    借彼文耳(雲雲)(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師曰。

    胎輪壇印。

    先覆印壇。

    次外翻向印佛。

    次内翻。

    抑印空。

    次如本覆反向身印身。

    凡七處也。

    金界亦外翻印空(雲雲)(寬德二年六月說)。

     三力偈而住(雲雲)謂我觀念一一莊嚴供具等。

    不散失不假想成就住祈意也(此偈猶咒願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供養次第法。

    以三力偈五供養之次用之。

    如前。

    此偈是咒願之意也。

    我觀念住雲也。

    此偈住字點○住書。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五色具緣品白赤黃青黑(五佛之色也)奧品白黃赤青黑(受色ノ次第也)問。

    五色有二次第。

     義釋出之爾者其愛染色次第又即當五佛次第欤。

    師曰。

    爾也。

    謂白(大)黃(寶幢)赤(開敷)餘(如常)私雲。

    見釋文疏文有此義。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 師曰。

    胎藏先結五古印誦阿字明。

     而後觀曼陀羅(雲雲)或時先結無所不至誦阿字明。

    而後觀之。

    凡曼荼羅觀之時。

    先結其本尊印誦其真言而後觀之(雲雲)(同日說)。

     胎藏觀曼陀羅時。

    五古印結之觀之。

    先誦阿字明三反。

    次觀之。

    師曰。

    或用無所不至必先印明次觀之。

    别尊法其根本印明(雲雲)(寬德二年正月十三日)。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參丹波池上禦房記之) 問。

    行法之時觀本尊。

    身量幾許乎。

    師曰。

    金剛手問佛。

    佛答意之随行者觀見大小任意耳。

    又雲。

    諸行法。

    道場觀時見本尊身量大小随意。

    但稱行者身量可欤(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寬德三年四月上旬) 問。

    本尊身量幾乎。

    師曰。

    義釋雲。

    隻随行者觀念耳。

    唯系心有便程可觀之。

    問。

    胎大日何故住法界定印乎。

    答。

    為表法界之理住之也。

    此界說理故也。

    即是理界故也。

    如金剛界。

    是說智故智界故。

    結智拳印也。

    即是他受用身理智冥合函蓋相應之表也(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說)。

     師曰。

    法界定印者。

    以右手背安左手掌上。

    大指頭平拄之。

    謂以右手四指背第二節。

    加左手四指内第二節等。

    并重二大指。

    右風側申付。

    平頭拄也。

    又大指平卧拄之。

    不合豎(雲雲)又此印如前大指拄豎是缽印也。

     大師上綱說雲。

    法界定印。

    先日之說四指叉之。

    與今不同也。

    謂私案之。

    彌陀定印有叉不叉不同也。

    法界定印亦有叉不叉二說也。

    問。

    名妙觀察智彌陀定印名法界定印。

    有何由耶。

     (永承二年七月下旬) 師曰。

    彌陀定印是蓮花定印也。

    即其印形蓮華形也。

    謂其風空相撚。

    狀如蓮葉耳(雲雲)今檢如意輪瑜伽法要。

    說定印中。

    禅智蓮葉形(雲雲)。

     三部定印事。

    法界定印者。

    二手不叉重二大指拄也。

    彌陀妙觀察智印(如常蓮華部也)此定印必叉作之。

    八指外叉二大拄金剛部定印也(雲雲)(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寬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又三部定印。

    妙心大之中可見之。

    金界五相之三摩地印。

    是名金剛部定印(雲雲)問。

    是妙觀察智定印也。

    故可用彌陀定印乎(私檢法花儀。

    彌陀定印用之)。

     (寬德二年六月) 胎藏金剛并别法等所用定印。

    多隻法界定印用之耳。

    彌陀隻彌陀法并彌陀印用之。

    金部定印金剛五相用之。

    問。

    可用妙觀察智印。

    如何。

    爾也。

    又此印金剛諸尊可用欤。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定印有三對三部(雲雲)同十一月上旬雲。

    三部定印之中。

    二部見妙心大(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池上禦房) 師曰。

    道場觀之時觀作曼陀羅。

    是我心所變曼陀羅也。

    而奉請本尊入前所觀之佛身為一身也。

    而是唯我心所見佛也。

    如彼顯教。

    猶是以心度量之限見佛相好等也。

    不見如虛空身(注也。

    如法華教主等也)壁所懸畫像。

    即壇上所觀尊無異無别。

    即所觀尊所請尊所懸畫所布畫。

    是唯一也。

    不可各别。

    故輪壇印亦印所懸畫像。

    即于所懸畫像觀入我我入。

    并于其畫像心觀月輪想字道等。

    從畫口出字觀(雲雲)義釋出五位中住者。

    即畫像是也。

    此畫佛即入其身住故雲住也。

    大日經五位中住者。

    曼陀羅是也。

    謂諸尊皆此中來住故雲也。

    佛像用皮膠得失意罪者。

    諸尊不住欤(寬德二年二月十九日)。

     師曰。

    本尊者本所尊也。

    謂今所歸依供養本尊也。

    旨尊也。

    以此尊為本為旨。

    為其事供養恭敬故也。

    或一說雲。

    自本所尊故。

    是說非也。

    前說為善(雲雲)。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不動結界印二說。

    清涼(如傳法法記)又說(如台記等也)不動刀印。

    鞘拔一匝鞘旋轉時。

    刀鞘手腕上越繞鞘手不搖(雲雲)(長久三年四月說) 胎不動刀印。

    安頂前後動之。

    如百光王印勢也。

    但三反動之。

    謂二遍動三反雲度散之(寬德二年六月說)。

     師傳初鈴是驚覺之意也。

    後鈴是歡喜也(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問。

    台家亦先用實鈴杵。

    次用四攝之中鈴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