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决卷第四

首頁
    。

    三重也。

    如内院金剛輪。

    而是非也。

    何重曼荼羅者。

    隻雲外院也。

    故此界二重曼荼羅也。

    如雲台藏三重曼荼羅也。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問。

    金界曼荼羅之二重各有四門耶。

    答。

    可有二四八門也。

    如前唐院金界曼荼羅。

    四方四攝位各有門。

    門中有四攝也。

    其門形如台門也。

     (同日) 問。

    台界隻開通門也。

    爾者金界亦可爾耶。

    答。

    不爾。

    金界曼荼羅四面四門皆開之。

    故開門印四方皆用之。

    金界開門印如驚覺印。

    二風頭側合之。

    随誦明風開合也。

     (寬德三年十月九日) 金界四攝各有四面之門中(雲雲)即檢前唐院本。

    于千佛位四面各有一門(其樣全如台藏門)四門中各四攝菩薩(雲雲)。

     (同日) 金界九會曼荼羅中心會最中之月輪四隅半月上有寶珠。

    是安阙位也。

    即為月輪之莊嚴也。

    即來四智寶也。

    又會會二十天等位中有三古。

    是阙位安之也。

    又會會月輪各角有(師說雲酸漿)是又安阙位也。

    又有一師說(涅槃入等傳說)角角是各四尊三昧耶形安為也。

    故巽角會其四尊之三形畫之。

    又檢前唐院本。

    于正北降三世會五月輪各各角所有位。

    皆畫一一尊三形。

    謂四波羅蜜十六尊之三形也。

    皆如立五瓶。

    次第右引繞畫之。

    故知餘會會亦是三形之位也。

    而一難雲。

    正東并幹角三昧耶會月輪角皆有之。

    若爾既是可畫何耶。

    師曰。

    猶阙位之說佳矣。

    又阙位安除正東幹角二會之外。

    為莊嚴三形欤。

    二俱無過欤。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 金界曼荼羅内四供月輪下有雲形。

    隻是空處故。

    為莊嚴畫雲形也。

     (長元年中說) 金界中胎月輪四角寶形。

    是阙位自然畫也。

     又雲。

    問。

    何故大日以花等供外。

    四佛以嬉等為供耶。

    答。

    四佛供大日是自受法樂義也。

    大日智印故也。

    故身親所有具供之。

    謂嬉戲也。

    鬘首莊。

    歌口所宣也。

    舞身儀(而異嬉戲也)大日供四佛為他所現也。

    即當他受用義故用外所有花等也。

    又雲。

    四攝八供千佛十六菩薩二十天。

    各随其方攝其部謂香菩薩嬉菩薩鈎菩薩并東方賢劫佛東方天等是金剛部攝也。

    餘準知之。

    但千佛二十天可思(雲雲)其中二十天者是五類諸天也。

    此諸天若于佛前立誓說咒蒙佛印可攝佛部。

    若于觀音普賢等菩薩前立誓說咒蒙其印可。

    各攝蓮花部金剛部等(見義釋)故此界二十天亦随文可攝其部欤。

     問。

    四大忿怒何部攝耶。

    答。

    前日聞師說曰。

    四大是并大圓輪即是五輪也(雲雲)又四忿是鎮壇也(雲雲)故不必攝部欤。

    問。

    四忿随方攝之耶。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金界外供并四攝賢劫十六菩薩二十天。

    各随其方攝其部。

    謂香等金部也。

    餘可知(已上處處文見。

    而四大忿怒不見文。

    且準香可攝之也) 檢蓮台灌頂次雲。

    内四供等佛部。

    東阿薩王愛喜。

    賢劫彌勒。

    不空見。

    滅惡趣。

    無憂闇。

    鈎菩薩。

    香菩薩。

    降三世。

    及帝釋。

    梵天。

    金剛摧。

    俱魔羅。

    那羅延。

    南西北如文可見之。

    此次第不雲四大心何。

     私雲。

    大日四波内四是佛部耳。

     金界四大不可必攝其部。

    唯其部内金剛輪四大種所造顯之也。

    而本文不見。

    若強攝者。

    如外供天女可攝也。

     謂香菩薩金剛部等(雲雲)準之金剛界四大地水火風。

    但合空者五大也。

    今謂大金剛輪即圓輪也。

    是則空輪欤。

    四大即懷空輪也。

    又空輪依餘四輪生意欤(雲雲)師曰。

    千佛經中不說之。

    天竺三藏等意樂欤。

    可尋之。

    十六菩薩經中說之。

    其菩薩之名唯以世所貴菩薩之名通用名之也。

     不必三世佛母之文殊寶威儀佛國之普賢也。

    凡悲華經說賢劫千佛寶蓋眷屬也。

    非千太子(雲雲)。

     私雲。

    金對記四雲。

    悲花意。

    千太子誓為千佛(雲雲)今見經文不見此說。

    可尋之。

    又輔正記意如何。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問。

    大日即釋迦也。

    何在北方耶。

    答。

    師曰。

    北方佛釋迦事業身也。

    西佛釋迦智惠身也。

    南佛福德身也。

    東佛釋迦發菩提身也。

    故大日如來即釋迦尊也。

    此釋迦尊即具此四身也。

    北方佛即名不空成就亦名釋迦。

    即供養諸佛修行圓滿。

    三祇百劫事業成就。

    悉馱太子出家成道名釋迦。

    為顯此義故在事業方也。

    胎名天鼓雷音。

    此事業尊随諸界諸趣機緣随樂欲遍說法。

    猶如天鼓随人樂有雷音。

    彌陀說法斷疑尊。

    猶堂堂為十地菩薩說法欤。

    天鼓音遍應同法救度。

    名天鼓雷音也。

    又不空成就天鼓雷音即釋迦也。

    而五智次第等前後次第爾故在北方。

    但北方佛隻随應身義邊名釋迦也。

    謂阿彌陀受用智惠身(雲雲)寶生福德莊嚴聚身(雲雲)乃至寶幢自性身(雲雲)不空成就作變化身(雲雲)又阿彌陀妙觀察智佛也。

    即說法之智也。

    表觀察智之義故結定印也。

    故定印亦雲妙記察智印(雲雲)。

     (寬德三年四月上旬說) 問。

    金界四親近何故不順圍繞。

    而前右左後次第爾耶。

    答。

    謂是親近義也。

    先最親前居。

    次親右居。

    次親左居。

    次親後居。

    猶如世間之儀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問。

    東方四親近愛菩薩誰人耶。

    答。

    愛染王是也。

    但形異也。

    師曰。

    南方幢菩薩是當地藏菩薩耳。

    地藏菩薩且搏寶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