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决卷第二

首頁
    今此三摩地所成就物。

    謂之三昧耶戒也。

    即本初入門中三摩地所成之标幟也(已上此作成就之作法。

    謂之成就壇也。

    若無意支作先持。

    乃至無前三作成就。

    還妨秘法。

    何有其驗耶。

    即諸别軌等多是第四作成就法也。

    而無前三直作第四雲無驗。

    痛哉痛哉。

    但依台藏金剛智三藏一卷軌意者。

    不作前三直作成就雲雲。

    聊有法驗。

    依此意尤可貴尤可貴)。

     師曰。

    其尊手所持之物。

    是為三摩耶形也。

    凡三昧耶形者。

    是其尊三摩地所成物形也。

    由此三摩地成就其物即發神通。

    故雲三摩耶形。

    凡成就其物即發神通依三摩地故。

    持明仙等手持三昧所成之物往反十方(雲雲)乃至諸佛菩薩金剛天等之手所持物。

    亦是昔日我三摩地所成三摩耶形也。

    即彼三摩地幖幟(如金剛三昧。

    以金剛杵為表。

    即是印也。

    此印是定也。

    真言即惠也。

    凡印有二。

    相印手印也。

    相印者。

    三古五古等諸三昧形也。

    即手所執物也。

    手印者。

    手所結三昧耶形幖幟印契也)。

     (長久三年四月說) 師曰。

    大日經世間成就品。

    相似成就說之也(雲雲)。

     (長久五年九月一日說) 百光王三部事(見)●●疏雲。

     百光王事(五)。

     百光王者。

    ●等二十五。

    ●等二十五。

    ●等二十五。

    ●等二十五。

    是百光也。

    以此百字為●字光也。

    王者●字真言王也。

    是●字是一切真言中王字也。

    謂一切真言字皆從●字出生故也。

    如雲十二真言王。

    ●字是王也。

    又大日經雲。

    布真言王者。

    即●字也(雲雲)先師曰。

    今此百光即是大日如來果地(●字是大日果地德也)上百法明門也。

     問。

    百法明門者。

    初地初住所證也。

    今五字成身四處輪即成大日尊。

    果地更證百法明門耶。

    答。

    百法明門初地初住所證者。

    顯宗一途說也。

    今意自初至終具百法千法萬法。

    有何不可耶。

    況因果位異。

    淺深明昧殊有之耳。

     (問。

    百光布字時以伊等十二為●字光炎。

    若爾者百十二字也。

    何雲百耶。

    答。

    伊等諸字莊嚴也。

    即諸字三昧點也。

    非以之可為别字數。

    然此伊等從阿音起故。

    于●字邊加之也。

    而是諸字三昧畫也。

    師說。

    此布字如四處輪布字四處布之。

    頂上唯有暗字及伊等十二。

    但或說。

    頂上百字布之。

    猶如戴圓座也)。

     師曰。

    人師說。

    用無所不至者。

    勿用百光印明布字(雲雲)謂無所不至中有百光王故也。

    若有●王字。

    百光自然有故。

    無所不至廣也。

    百光略也。

    若行者心用百光欲除無所不至印明。

    替用百光印明并布字等。

    尤佳矣。

    人師說重不可用之(雲雲)是說定佳矣。

    問。

    供養會五字成身次有百光王印明。

    于彼用布字耶。

    師曰。

    不也。

    唯印明用之。

    彼五字成大日身後大日尊髻具也。

     (永承四二下旬) 百光王●字赤色觀之。

    或定點是白也。

    伊字八字色。

    或若通金色也。

    或白色(義釋文可尋之)百光王頂上●字首安腦後。

    又說。

    腦中立之(雲雲)又百光王唯大日一部也。

    而又瑜疏意似有三部。

    可思之(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永承三十一) 師曰。

    百光王暗字。

    色赤色觀之。

    或黃白色。

     體黃點白(雲雲)又一切諸色有通色有别色。

    通者一切皆是黃金(雲雲)别如常。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三部百光王随一用之。

    謂●●●也。

    以●等為●等之外輪。

    次于四處輪之處布五五二十五字故百字也。

    其●等是諸字三昧故别列耳。

    問。

    何故百光中台加點耶。

    答。

    百光者初地初住百法明門也。

    故得法身體成分身佛故加成果之點也(雲雲)。

     (永承五年七月下旬) 又軌百光布字文末雲。

    頂戴盤珠掌内。

    進力屈上節。

    問。

    此十一字交中間心何。

    又屈進力者何。

    師曰。

    百光王真言。

    無所不至真言。

    此二明是大日真言也。

    随一用之。

    故為顯此義故。

    于百光真言文末加加持念珠也。

    顯念誦百光真言之意耳。

    屈進力者。

    屈進力押禅智頭。

    猶如無所不至印勢耳。

    又唯屈進力付忍願側耳。

    如加持珠印勢耳。

     師曰。

    六月修者。

    非凡夫所修事。

    月者一見義也。

    見者見證也。

    洛叉義中又有見義也。

    地水火等字觀之也(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本雲)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于桂輪院為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訖。

    澄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