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成就念誦作之。
不作初持誦法也。
義釋之文初持誦等者此是也。
無初持誦法得成就者。
如修求聞持法人也。
有其證(雲雲)。
(寬德三年四月上旬說之)
又雲。
諸尊法是多第四作成就法也。
而是作前三之後必可作第四也。
而代隻直作第四雲。
法無驗。
是恐〃(雲雲)。
(同日說)
又雲。
不動等諸尊别軌之落叉萬等數等(雲雲)謂先持誦法也。
即又名先承事。
名先持念誦是也。
(同日說)
又或不前三念誦直作成就法。
如雲十一面儀上參。
先不修持。
能成一切事業(雲雲)謂雖不作先持誦。
直作成就法也。
又同儀中卷意習先行法(雲雲)是一軌二文相違也。
謂據一義也。
若随機。
若随法耳。
又或别尊一軌直作成就(雲雲)金童欤。
可見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說)
問。
立印等軌何故隻出等第二先持誦。
不雲第一意支耶。
答。
凡意支念誦是一切行者必定光可有之。
理極成不疑。
故唯限反數。
先持誦法出也。
諸軌出先持念誦法等準知耳。
或軌百萬反。
或雲落叉。
或若幹反等皆是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于谷禦房)
又雲。
諸别尊軌等皆先持念誦法也。
而立印軌求聞持法等。
先持誦之時得成就之相出之。
依先持誦即得成就。
故出其相也。
立印中其相非一。
求聞中攬蘇是成就相也。
别不作成就。
先持誦之時或即得成就故耳。
(同日說)
中堂修正軍荼利結界法者。
是慈覺大師所渡給也。
藥睿阇梨亞修久之。
其法大意者。
以牛黃為成就物。
七日之間結護加持。
結界道場。
鎮護堂裡。
逐除毗那夜迦等。
撥遣作障者等。
修正了時與諸行者也。
如雲以牛黃點額是也。
是則作成就法也。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
又諸儀軌等行法皆是成就念誦之作法也。
先三念誦了後正為成就所修。
成就念誦之作法也。
而先持誦之意支念誦了次第四種念誦之後正作成就念誦也。
而世隻直作此成就念誦作法。
如求聞持等。
無先念誦得成就之人多之。
(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說)
世間成就品有四種念誦。
一意支念誦。
謂先觀本尊相好相好分明也。
而于尊心月先觀種子字種子字分明即真言字一〃加之。
乃至一〃真言字皆分明也。
故台界意諸真言中。
先種子字。
次諸義也。
是觀次第也。
如不動明種子在終。
雖然先必觀種子(雲雲)而一〃字了了分明。
即觀一〃字義更分明也。
而即諸字有聲。
一〃字旋轉流灑一一有聲。
謂如●字。
唱阿聲乃至真言諸字皆有聲。
唱字名也。
此念誦純熟之後。
次作先持念誦。
謂其本尊真言依教。
若一落叉等之數反滿之持之也。
而後三具支念誦也。
謂辨香花等諸事供。
供養本尊等也。
次四作成就法。
謂前三念誦已成就了。
更作成就法。
謂祈境界。
謂若以何物可成就物乎。
可祈之也。
若夫夢可成就杵若劍若蓮若種種異物。
随其境界作儲其物。
修成就法即依其物發神通。
手持其物。
往反十方佛刹為持明仙。
乃至等覺了。
即今此三摩地所成就物。
謂之三昧耶形也。
即本初入門中三摩地所成标幟也。
已上此作成就法。
謂之成就壇也。
若無意支作先持。
乃至無前三作成就。
還妨秘法。
何有其驗耶。
即諸别軌等多是第四作成就法也。
而無前三直作第四雲無驗痛哉痛哉。
但依台藏金剛智一卷軌意者。
不作前三。
直作成就(雲雲)聊有法驗。
依此意尤可貴可貴(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字道事。
世間成就品義可見也。
自在門(十一)
師曰。
持明者随得一成就名自在門。
若入自在門者。
雖未斷一毫之惑。
必速成等正覺。
無久流轉(雲雲)。
行法時行道(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