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地決(十五)
悉軌○浴本尊及奉阏伽者。
是洗浴漱口之意欤。
水中念誦者。
洗浴之次于水中念誦也。
送車辂印中已下六指各轉着掌中不起二大付二風本(一說也)次二大向外撥二火端送意也(一說也)悉地處處文金剛部真言通三部用(雲雲)謂此軌本是金剛部成就法也。
故雖金剛下部能成就三部(雲雲)故金剛部成就法故。
以本部成就真言通三部耳。
悉地下雲。
以金剛牆結上方界雲何。
答。
謂是隻文未治定欤。
又金剛鈎欄後有金剛牆由何。
答(雲雲)問。
金剛牆之形雲何。
答。
周圍立三古金剛。
而股股相連如行道界也。
或高大三古立周。
或衆多三古亞連(雲雲)或隻堅固之牆也。
如築牆等(雲雲)。
問。
金剛鈎欄者心何。
答。
謂是金剛網連也。
多多三古金剛各股相鈎連鎖如網耳故雲也。
問。
地結印心何。
答。
以橛打入地故。
其地即堅密也。
如撨客緩束之木。
更打入一兩枝等更堅密耳。
悉地意。
三古五古等諸金剛杵供養持誦時。
金剛手等真言主請為本尊耳。
悉地下雲。
成就物有二。
一雌黃○二心意淨(雲雲)謂心不淨不得成就故。
心意淨之緣必可具也。
故二成就物共必可具之。
悉地歸命句是金剛部之歸命也。
謂娜莫羅怛曩怛羅也者。
先歸命三寶也。
非寶部寶。
是三寶之寶也。
次次句句是金剛乃至大夜叉等也。
是則悉地之金剛部歸命。
凡諸娜莫羅怛曩怛羅夜也者。
皆是歸命三寶也。
非寶部意耳。
曩莫三曼多嚩日羅赦者。
是胎藏金剛部之歸命耳。
歸命普金剛等也(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悉軌施成就跋折羅法之請金剛等真言之主○供養(雲雲)又雲。
請金剛等真言之主。
持誦香花而用供養。
又謂千遍即名成就。
是秡折羅(雲雲)大師在唐記雲。
或本雲。
咒王者或雲軍荼利根本咒也。
請金剛者謂青面金剛也。
此等二說可勘記也。
問。
青面者何。
答。
可尋之。
若是胎藏金剛手其色碧色故曰青面欤。
今悉地意隻是依胎藏意耳。
若依金界意者。
東方薩菩薩或青或白二色不同也。
軌雲所說耳(巳上永承三年三月下旬于谷禦房決之)。
悉地軌下卷末有一亂脫。
謂贊文一中絕在奧。
一于上贊之次。
有之加持古印非亂脫也。
故于末出之也。
(寬德三年三月二十日說)
十八道中有二普供養明。
而諸軌中互通用之。
但是非大小咒耶。
或人雲。
大小咒也(雲雲)又不可遮之。
無妨(雲雲)。
(寬德二年十月上旬說)
悉地辟除障印于頭上左右各三反轉之。
拳面向左也。
悉地上玄聞師說雲。
又各印除之雲三四玄也。
八印坑印具也。
謂大海之中八功德水也。
海之用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十八道不多不少即中容也。
又二十空十六空等空中。
十八空中容不多不少。
十八道表十八空(雲雲)是生師口傳也。
又十八者加三力偈足雲十八也。
(長久二年四月中旬)
師曰。
蘇悉地胎藏妙成就法也。
謂修胎藏經年月。
未得成就時。
即修此法得成就也(雲雲)。
師曰。
蘇悉地軌二重。
謂先室内次入堂也。
各有其作法故也。
門前洗足等脫履向堂故也。
商佉與螺者。
商佉如常也。
螺者法螺欤。
鈎欄者。
鈎者網形如交三古。
欄者網端物欤。
灌頂印密故。
于奧說之。
而非亂脫(雲雲)贊複忏悔是一說也。
初不修五悔于此修之也。
悉地重結大界真言注雲。
是三重界内結大界真言者。
謂曼荼羅通途多三重也。
故于三重界曼荼羅重結大界也。
内者三重内結也(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蘇悉地結真言之中二合注上字付之。
是引合點如也(同日說)。
十八道金剛駕禦(雲雲)謂悉地之意軍荼利也(十一面雲軍荼利金剛)。
(同日說)
猶随尊随法可改之欤。
如佛眼日月曜等駕禦欤。
如不動二使者駕禦欤(雲雲)。
地結印有二說。
一随意大小若幹地程結想。
以印大指着地右掣繞之。
猶牆印繞之勢也(一說)一以大指打地掣上亦打地。
于一處。
三度打之也。
謂于一處打撅。
随意大小其程地堅固成也。
如世人緩物打轄。
其物分割即堅成也。
昔見樵客束薪。
若緩釋然之時。
以一木打入其中心即堅固成也(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日說)
師曰。
蘇悉地次第妙心大中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