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决卷第十四

首頁
    開眼(一)。

    水曼荼羅(二)。

     地主位(三)。

    道場風(四)。

     三金剛(五)。

    門外(六)。

     結界(七)。

    前辟除(八)。

     散念誦(九)。

    四種念誦(十)。

     自在門(十一)。

    行道(十二)。

     行法起立(十三)。

    出穢(十四)。

     卧誦明(十五)。

    後辟除(十六)。

     解界奉送(十七)。

    東寺供養法次第(十八)。

     壇上供(十九)。

     三十四 開眼(加木像本末) 新像開眼之時。

    若非衆處者結佛眼印。

     印新像五眼(如常)右旋三反(如常)若懇時每一一尊開之。

    木像斷材木不謬本末。

    以本為下。

    以末為首。

     水曼荼羅(二) (寬德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于地曼荼羅大壇外有道場。

    外廓如常水曼荼羅外道場外廓也。

    于其外門前可安灑水瓶也。

     師曰。

    凡非七日作法。

    是雲水壇曼荼羅等。

    如今代灌頂曼荼羅供等是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

    鎮五寶等。

    或說入曼荼羅之下(雲雲)而猶是強事也。

    七日地壇時入五寶等也。

    非水壇之作法(雲雲)。

     地主位(三)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安鎮軌雲。

    行者左邊羅惹位。

    次大日位。

    他主位(雲雲)問。

    王位之外有地主心何。

    答。

    上古未立國王之前亦有其地主。

    如大和國之主也。

    相傳雲。

    倭國以犬為主故。

    國主幹犬尾之形(雲雲)件國主今居大和國(雲雲)以之可例知之欤。

     道場不令入風事(四) 又行者建立道場不令風入内。

    無有間隙。

    密〃隐圍之(雲雲)故罥索經以像損之動搖為成就相也。

    無風動自然動也。

     三金剛(五) (寬德二年六月十三說) 師曰。

    掌内●(身業)舌上●字(口業)心上●(意業)三字變各成五古杵。

    三杵變合成一金剛薩埵。

    三業清淨也。

    而右拳印四處。

    右拳安乳上。

    左安腰。

    想成薩埵。

    如金剛界中(雲雲)。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三金剛唯以金剛界為本耳。

     門外(六文)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室内或說。

    于心上觀種子雲。

    入本尊三摩地。

    趣向道場意也(雲雲)師曰。

    于道場外彈指唱吽。

    是驚覺之意也。

    如律中彈指之意耳(雲雲)。

     結界(七)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參丹州) 結界之時。

    若檀越之家。

    若一家之内結之。

    若自行等者。

    若一房。

    若一間結之。

    而于其中觀法界曼荼羅。

    皆圓備如淨名之室也。

    而長魔事故狹結之佳矣。

    我主宅之内有何違者耶。

    故家内房内任意結之無憚也。

    而極廣結界七重結界(雲雲)不過之(雲雲)。

     前辟除事(八)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障除者迎請智處城如來等之時。

    其城以下魔等可從。

    故必辟除也。

    餘法亦準知之。

     散念誦(九) (永承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說) 東寺正念誦之後如常結根本印等了後散念誦。

    謂任意千萬等念誦遍數滿之。

    如世人常念誦也。

    如淳内供如意輪記等耳。

     四種念誦(十)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諸儀軌諸經等所說行法四種念誦之中。

    皆是所作成就念誦也。

    謂初持誦之後可作之也。

    謂初意支念誦者。

    先見端嚴之像。

    開目閉目見之。

    于本尊心月輪分明。

    于我心觀月又分明也。

    而後于本尊心月觀種子即分明也。

    自尊口出入我頂。

    乃至旋轉分明也。

    然後真言之字随分明漸加之。

    乃至一真言皆分明也。

    故台界諸真言種子字先在初也。

    但不動咒種在終。

    若意支念誦之次以安初觀之如是。

    意支分明之後乃至具支念誦之後。

    可觀成就念誦。

    而世隻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