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昧流口传集卷上

首頁
    。

    何故唯以妙色身如來加持乎。

    答。

    任經文耳。

    問。

    如常用五佛名号。

    又如常可用神供作法欤。

    答。

    阿阇梨意樂耳。

     有龍頭鐵橛者(師雲。

    竿本作鐵)息等中依何法修之。

    師雲。

    依息災修之。

    供養法依何法乎。

    師雲在人心耳(若台若金若悉)無間斷誦大陀羅尼。

    又先誦之加之(雲雲)加何物乎(像欤竿欤)師雲。

    加持竿也。

    二人誦贊何贊乎。

    師雲。

    吉慶及吉祥也。

    但吉祥贊世無之。

    師傳曰。

    四智贊用之。

    件贊等梵語用之。

    又此等行位次第何。

    師雲。

    次第如私記先瓶等(雲雲)或持杵加持者何。

    師雲。

    先結印誦明加持道。

    次持杵加持行。

    平煩故也(加持道即遣鬼意此注朱付也)壇所在何處乎。

    師雲經心在外欤。

    但可随便。

    城内坊市一匝者何。

    師雲。

    經文也。

    後度目内匝也。

    當時兼置心何。

    師雲。

    當時者将修逐法。

    當日安之。

    此間助修等在何處乎。

    師雲。

    助修立回。

    又誦葉衣觀●●陀羅尼七反(雲雲)。

     加持瓶欤。

    師雲。

    爾也。

    其句問師(雲雲)何。

    師雲。

    曼荼羅跛乃摩摩之次稱之。

    阇梨自舍瓶欤。

    金剛般若兩段偈何。

    師雲。

    中後二偈也。

    謂若以色見我等也以下諸法可用佛像何。

    師雲。

    本尊像也。

    又修後結願等作法何。

    師雲。

    還間不吹系。

     二十八大将真言随方位安之(雲雲)。

     心何又小壇心何。

    師雲。

    小壇安随方安之。

    以助修一人。

    每日(自起首也)令令修供養。

    助修一人每日(雲雲)修行法乎。

    師雲并養任意。

    若十八道(雲雲)藥叉為本尊。

    若以葉衣安中心為本尊。

    又誦二十八各真言(雲雲)以胎諸夜叉印為根本印。

     又問贊何。

    師雲。

    諸天贊也。

     還入壇雲供養啟白大夜叉者何。

    師雲。

    如前。

    于藥叉小壇修供養也。

    雖無壇上真言唯修之。

     除難灌事。

    口決等事。

     師雲。

    除難灌雲者。

    國王若檀越若自身。

    可慎之時受灌頂也若為自身修之者。

    以助伴令灌水(雲雲)此尊贊何觀音贊(雲雲)通用(雲雲)唱禮何任意耳(雲雲)師雲。

    國王重慎之時。

    劄書藥叉真言。

    以紙裹土。

    王居八方懸之。

    如陰陽符之。

    下方料溫石刻之。

    人不踏之處埋之(雲雲)上書安之。

    師雲。

    賢瓶入食不雲所以。

    可有所以欤。

    但賢瓶者二國和戰之時。

    先用賢瓶納酒和之(雲雲)若如此意欤(雲雲)(已上略小)已上大原上綱禦說努力努力不可他見(雲雲)(此注朱也)。

     祭文事。

    如安鎮私記決之。

    朱裡書之。

    此注朱付也。

    還及鎮後更修戶摩事任意樂耳。

    若更修者。

    遂及鎮之前。

    例護摩了出了如安鎮法也。

    香爐燒安悉香。

    安悉香逐鬼料也。

    謂桃野尼。

    或即用之。

    兼日以甘葛等漬用宛之(已上五行朱雲裡書也今以墨書之)。

     (四十一)吉祥天事。

     次第雲。

    次三力偈。

    次禮拜。

    先禮本佛。

    次禮經。

    次禮天女(雲雲)。

     先禮本佛者。

    天女最初發心之時佛也。

     次經者最勝王經也。

    此法唱禮等不用。

    可用三禮也(已上北說)。

     功德天軌雲。

    宜台(雲雲)宣字形作欤。

     (四十二)杓事(付錄)。

     瑜伽軌雲。

    如吉祥字相。

    或本雲吉祥子(雲雲)。

     吉祥字者阿●字也。

    依此義者。

    大杓可作方。

    先德說也。

    遍僧正也。

    吉祥子者。

    雲即柘榴二破指合形也是也。

    中道說。

    吉祥子形如此可作。

    北說。

    唐院本圖此形(雲雲)大原說同之欤。

    口旋一指量大指周圓以為口俓也。

    即瑜伽異本軌雲。

    口周禅上節繞匝為其量(雲雲)此文即其心也。

    口旋一指量(中道說雲雲北傳說也) (仙陽被示雲。

    我造思樣如此。

    在唐記雲。

    若明指量者。

    大指以為量。

    已上以青門禦本改也。

    已上押紙也(以上朱記) 在唐記雲。

    若明指量者。

    大指以為量(雲雲) (四十三)佉陀羅木事。

     大棗木可用也。

    故何。

    佉陀羅木有刺木也。

    堅木也(雲雲)大棗即有刺。

    又堅木。

    加之出可作橛。

    棗亦赤棗也。

    故且赤棗可作橛也(雲雲)北說。

     新羅沙門(山甲)語慈覺大師雲。

    是五茄木也(雲雲)大原上綱。

    依之以五茄木被作タリト(雲雲)或處佉陀羅木之代以苦練木。

    陀羅尼集經(五)雲。

    紫橿木(雲雲)雖然不知何木之目。

    古人師多用櫻木矣。

    仁王軌雲。

    釘佉陀羅木橛。

    如無此橛木。

    鐵紫檀木橛亦得。

    長十二指。

    入地四指。

    光記第七雲(論第十一)朅地洛迦印度樹名也。

    北方南邊亦有此樹。

    稱為檐木。

    山上寶樹。

    其形似彼。

    從樹為名。

    舊雲。

    佉陀羅木訛(文) 陀羅尼集經第五雲。

    無佉陀羅木時。

    赤棗木代亦得。

    涅槃經第五雲。

    如佉陀羅栴檀沉水。

    其性堅實。

     (四十四)二杓空器事。

     或說雲。

    指二杓即雲空器也。

    或雲。

    置二杓之器也。

    或雲。

    灑嗽二器也。

    法三宮護摩抄之義也。

    中道房被依此說欤(雲雲)北傳說。

    或雲。

    阏伽水渧入器也。

     此旨見烏刍沙摩軌(北雲)大底以此說被為指南。

    次南說雲。

    故阿阇梨二杓即雲空器說吉思食。

    烏樞軌雲。

    空揾(雲雲)若爾者二杓雲空器欤。

    大傳說雲。

    蘇乳酪三味中。

    随一入器雲空器也。

    揾乳木等料者。

    和合用之。

    隻酌用料。

    蘇若乳盛一器居之也。

    此事見蘇悉地等。

     是師說(雲雲)但近代作法兼皆融之入油之。

     (四十五)供養道具等事。

     線縒事。

     先佛前備香花供具(如常)次略供養法。

    次念誦所誦辨事真言可加持。

    次自所持咒本尊咒。

    次誦所供養物真言可加持。

    次略回向。

     供養道具珠杵橛杓等作法也。

    北說。

     私雲。

    大略見蘇悉地軌。

    可見四帖第三帖。

     先建立大壇四面供養五色糸等如常。

    道具五瓶等可立置之。

    私雲。

    若大作法道具五瓶等。

    皆具供養者如例可立置。

    前方便加持供物時。

    誦辨事真言可加持于道具等也。

    若誦各各咒可加持鈴等。

    誦五佛真言可加持也。

    次略供養法。

    次五供養時。

    以散杖阏伽器水可灑也。

    以塗香可塗于道具等。

    以花器回道具等上可供養。

    以燒香煙可薰之餘供不必用之。

    念誦大日佛眼金剛薩埵許欤。

    可想輪大日也。

    橛等金剛薩埵也。

    次後供養(不如前作法也)次略回向(雲雲已上南說)。

     又雲。

    先立一水壇(如常)備五供養。

    即件輪等。

    以淨水香水等洗之。

    安壇中。

     次修供養法如常(胎藏欤悉地欤)即念誦百反(大日)又若彼輪等各各真言可加誦。

    次即以灑水灌件輪等。

    是阏伽供也。

    次以塗香塗之。

    次以花器轉上供之。

    次燒香煙薰之。

    餘供不必用之。

     次如常修之(杵鈴等供養時用此作法也)悉地經等說之五色糸。

    又大底同之(雲雲)已上大原說。

     輪真言曰。

     ●●●●●●●●● 唵婆娑羅(二合)研迦羅吽弱吽鑁斛。

     橛真言(地結也又雲真言也)金剛錘真言(安鎮處書也)合五色線法大底同之(指上供養)立壇備供。

    修法如常。

    次念誦之後合線(雲雲)不必用别供也。

    又用無妨(雲雲)大原記。

     仁王軌雲。

    以五色縷令童女右合。

    粗細如小指。

    以系橛雙(雲雲)疏雲。

    十五雲。

    凡合線時。

    令童女合坐于壇中(義釋十一)而合之。

    先須作細線。

    令極均調大小。

    複總皆令得所。

    又不得中間斷續連樓之也。

    又合時以帛掩口也。

    每一色絲。

    乘八福牒便成九糸。

    然後合為一縷(其然但有一雙而屈&福。

    其帖隻之中間不有一雙而續接中間不得接)一縷一色。

    凡五色合為一繩也。

    先德一說雲。

    一色糸唯成九絲(不可成十八糸也雲雲。

    是南說也)但池上等。

    皆十八絲也。

    若唯九絲先師密授欤。

     私雲。

    疏釋注文點讀二說顯然也。

    先儲五種染汁。

    入别别器。

    置右脅機上。

    其染汁者白赤黃青黑也。

    次如例儲壇場。

    備供具而後修供養法。

    前方便表白神分祈願五悔發願供養(胎藏界又悉地) 次大日為本尊念誦。

    先大日真言百反許次啰●覽●迦●摩(●诃●真言百反。

    可有歸命句娑婆迦句。

    次取五種染汁。

    佛壇上從右安之。

    次以五古印。

    先當白色染汁器上。

    觀器底有●字。

    其色白字變成白色染汁。

    次又結五?印當赤色器上。

    觀底有●字。

    其色赤色。

    字變成赤染汁。

    次黃青黑一一如之。

    次取糸一一次第染之。

    次後供如常。

    次取糸系物幹之。

    一日所作已了。

    次第二日糸幹後。

    如前供養法念誦(香花燈明飲食等供。

    皆如前備)而後從坐起。

    從白色而禮誦●字真言(可有歸命)赤色等皆一一誦真言。

    與禮皆觀。

    變其字成其成其色。

    誦●字變成白線。

    乃至●字變成黑線。

    合線之時誦降三世真言。

    而後修後五供養等(雲雲)又先糸クリソメテ。

    一色各十八筋也。

     寬治二年六月九日。

    親聞師說決受長宴。

     五色縒系略作法。

     先調五染色五色糸(其糸每五色十八筋也長三丈五尺許。

    但縒得定也)以幹糸了縒之。

    先一一色各縒之。

    每色以印明加持之。

     先白色印(五?大日)明(啰●加歸命)次赤色印(如上寶幢)明(覽●)(加命)。

     次黃色印(如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