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昧流口传集卷上

首頁
    日光菩薩。

    賢劫十六尊中以月光菩薩。

    即月光菩薩(唐院ノ本同之雲雲)仁海僧正以梵号為真言。

    第一帖書之。

     日光印金剛縛二大指直豎。

    二食指屈中節而端相柱。

    餘六指散舒向外三返旋轉(三昧耶也)真言曰。

     ●●●●●● 唵縛日羅谛惹暗(羯磨真言) 月光印右手作拳置腰。

    左手大指水指相撚。

    如執花豎臂向外。

    想掌中有卧兔。

    真言曰。

     ●●●●●●●● 唵贊捺羅(二合)缽羅婆野ソワカ(賢劫十六尊月光菩薩也)。

     (六十)無量壽命決定如來。

     種子阿●。

    三形寶珠。

    尊形通佛像可用欤(或釋迦形像欤)。

     印定印(法花軌意也大原說)又普印(南說)又智拳印(中道說)真言曰(如法花軌在别帖)贊(佛贊)護摩可用延命真言。

    池上阿阇梨大師房律師被授(雲雲)。

     唱禮三身佛眼曼陀羅主無量壽命決定怛他誐多耶。

    聞宇治殿傳說雲。

    慶祈阿阇梨(雲雲)。

     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法雲事。

    有智證門徒知之。

    他處不知(雲雲)又雲。

    可用佛部心印。

    小咒可用佛部心真言。

    或大日五字真言●●●●●(已上南說)。

     (六十一)施鬼印事。

     普集印。

    右手大指與中指相撚而招。

    餘指微作曲勢。

    開地獄門及開咽喉印(不改前印)(誦真言。

    而内ザマニ彈)加持飲食印(右手大指磨中指甲而外彈)施乳海印(展開五指向下ニ。

    臨食品中咒鑁●發遣印(仰印外彈)已上作樣阿彌房流房。

     飲食印。

    師說雲。

    先開掌大指中指甲磨。

    誦真言三反後作拳。

    大指頭指彈指令有聲。

     (六十二)天等行法事。

     大雲。

    聖天毗沙門等。

    不護身結界及成身觀也。

    難雲。

    十二天供等何。

    答。

    不動為主故。

    不動成身也。

    十二天眷屬供也。

    南雲。

    至于結界道場觀等者必可有也。

    天部法皆見故也。

    不成身事者。

    故阿阇梨然被仰者也。

    其所以者。

    出家比丘輩。

    天等成身有其憚故也。

    難雲。

    毗沙門私記等何。

    答。

    三部都法阿阇梨。

    無止故不可成身也。

    持明行者一尊為本。

    頗可成身欤。

    件私記心此意欤。

    故行者可消息用意事也。

     (六十三)部主母等。

     部主大日(佛)觀音(蓮)金剛手(金)已上蘇悉地意也。

    金輪。

    馬頭。

    降三世(瑜祇經疏有之此注朱付也)。

     已上人師說。

    成就(三部悉地也)金輪頂不空罥索出現智(已上三部成就法也。

    在瑜祇疏)部母佛眼(佛)白處尊(蓮)忙莽雞(金)。

     明王最勝佛頂诃耶纥哩婆蘇婆汝(已上瑜祇疏說)。

     辨事無能勝(佛)馬頭(蓮)降三世(金)。

     無能勝。

    多羅。

    金剛鈎。

    已上陀羅尼。

     明妃無能勝多羅孫那利菩薩(綱目說) 人師說忿怒尊。

    不動(佛)軍荼利(蓮)甘露軍荼利(金)已上綱目說。

     大日(部主)佛眼(部母)不動軍荼利(辨事。

    已上三部通用)。

     忿怒阿波羅爾彈(佛)白處忿怒(蓮)金剛軍荼利(金)金剛界佛部母佛眼。

    餘四部部母四波羅蜜。

    白衣(蓮花部金剛部通用部母不通佛部部母)已上南說。

     胎藏辨事不動降三世。

    見大日經。

     金剛界辨事降三世。

    蘇悉辨事軍陀利。

     瞿醯上雲。

    輪王佛頂一字真言。

    是其佛部明王。

    馬頭本尊十字真言。

    是蓮華部明王。

    殊婆抳忿怒。

    吽●發●吒●是金剛部明王。

    其軍荼利尊。

    通是三部明王。

    碎諸難故。

    同經中雲。

    于佛部中用佛眼真言。

    于蓮花部用耶輸末底真言。

    于金剛部用莽摩計真言○然其莽摩計通三部母。

     是故通用(已上經文私檢)(注之)阿缽羅爾彈(佛)施婆縛诃(蓮)金剛軍荼利(金)佛部(扇底迦)蓮花部(補瑟底迦)金剛部(阿)(毗遮?迦)三部即三種悉地也。

    三種各有三種悉地。

    合為九種悉地(在瑜祇疏)。

     已上四行可在上。

    以大日蓮花部主(見不空罥索經)悉見光明真言處次大日五字真言。

     為三部心真言(見五卷頂輪王經)又以同真言為部心真言。

    又以佛部心印為大日印(見摩利支天軌)準知以大日可為部心尊欤。

    諸别尊法念誦之後部母印明。

    随部用之。

    不動部使故佛眼用之。

    見大日經第七卷或用金剛部母。

    隻意樂(池上說大原說)悉地經疏軌。

    莽摩雞通三部。

    是非金剛部母。

    謂忙摩雞者母之義也。

    三部母中。

    二部母各有别名準母。

    得準母之名也(池記大記)。

     (六十四)圓明觀事。

     建立軌雲。

    圓明可一肘者。

    一肘者周圍量也。

    所以然者。

    心地秘決雲。

    量同肘(雲雲)或本雲。

    量周一肘(雲雲)今以同本案之。

    一肘者周圍量欤。

    圓明月輪者。

    心胸之間所觀置也。

    若一肘徑量者。

    從身分者可過者也。

    若月輪過身分者。

    能收小所收大。

    凡夫觀行難修欤。

    故量同一肘本為指南。

    圓明一肘者。

    周圍量也可得意也。

    加之惠心僧都修月輪觀之時。

    造口徑五寸許月輪形懸壁之件人所作。

    必可有所由欤(已上中道說北谷說) (六十五)行法中間起座事。

     予幼少之昔。

    故師深緣君行法之中間客人來着。

    起坐對面。

    即客人問雲。

    禦行法中間令立出給如何。

    君被答雲。

    大師房阿阇梨被授之。

    行法之間若有大切事者。

    起坐可沙汰也(雲雲)受此說今所對面也(雲雲)予年來之間所不審思也。

    雖咨問北谷不被示左右。

    彌以以不審。

    然間披見金輪軌之次。

    見出件事。

    頗散蒙了。

    金輪軌雲(時處)若更極驅迫恐間阙時分。

    但作智拳印誦本尊密言七遍。

    或三遍。

    即任行住坐随意作念誦(雲雲)大師房律師雲。

    又若中間立于急要時。

    餘時不可立。

    本尊段和芥子胡摩粳米三種之後。

    蟠珠置三種和合物之上。

    以杵置其上。

    作本尊印。

    坐敷觀本尊種子。

    想令白地起立之間。

    本尊代于我可護摩給。

    故成不間斷法成就(雲雲)。

     禅定寺口傳(雲雲) (六十六)瑜伽護摩印。

     息災結佛印者。

    師說雲。

    二手金剛縛豎檀慧禅智。

    而各頭相柱。

    是佛印也。

    亦名蓮花三昧耶印。

    即不空佛印也。

    次增益寶标幟者。

    二手金剛縛豎忍願。

    如寶形。

    為寶生如來三昧耶。

    次句雲。

    金剛怒降伏者。

    即降三世印也。

    二手各作金剛拳。

    右手加左手腕上。

    檀慧反相鈎。

    直立進力安印當心。

     次句雲。

    金剛鈎鈎召者。

    即金剛鈎召菩薩印也。

    二手金剛縛進力相曲。

    二頭相去如鈎相招。

    是故文雲。

    大召而相應也(南說雲外縛雲雲)。

     次句雲。

    敬愛蓮華部者。

    是無量壽佛三昧耶印也。

    二手金剛縛忍願相豎。

    如蓮花形即成也。

     次延命真言。

    私雲。

    二羽金剛拳。

    當心。

    以二頭指作鈎。

    次右鈎鈎左鈎。

    即誦真言七遍。

    加持四處。

    謂心額喉項。

    已上印。

    承曆三年八月十九日。

    于南泉房受。

    中道說雲。

    本尊印真言末。

    加五種句可用也。

     ●●●●●●●●●● 息災雲。

    唵薩縛幡(引)婆娜诃那縛日羅(二合)●●● 耶ソハカ●●●●●●● 增益雲。

    唵縛日羅(二合)補瑟吒(二合)曳娑縛。

    ● (二合)賀。

     ●●●●●●●● 降伏雲。

    吽縛日羅(二合)薩埵縛耶發吒。

     ●●●●●●●● 鈎召雲。

    吽縛日羅(二合)羯哩灑(二合)耶弱。

     ●●●●●●● 延命雲。

    唵縛日羅(二合)喻曬娑縛(二合)诃。

     ●●●●●● 敬愛雲。

    唵縛日羅(二合)吠舍弱(于弱上彼人名ヲ加フ)瑜伽軌雲。

    息災真言如前。

    或有教中說用部母息災。

    或本尊真言。

    或毗盧遮那真言。

    娑縛诃上為自化願除一切災。

     但增益真言(如前)降伏真言(如前)于發吒●●上加彼人名。

    或用本法。

    或用不動尊。

    或用降三世。

    或文殊師利六足尊等真言。

    鈎召真言(如前)于弱●上加彼人名。

    敬愛真言(如前)于弱上加彼人名。

    延命真言(如前)于娑縛诃上加心中所願之語。

    ●●●●●●●●●●●● 扇底迦(息災)補瑟置迦(增益)阿毗遮?迦(降伏)●●●●●●●●●●● 莺俱舍(鈎召)若汝多(延命)縛試迦羅拏(敬愛也) 五種護摩印根本印次結之(雲雲一說)又本尊段合物次結之。

    傳法記有其意也(一說)又根本真言末。

    加扇底迦等句誦之。

    故不必結印(一說)第三說可然。

    但本尊壇末結印誦明。

    尚可為冥(已上南谷傳說雲雲)大原雲。

    本尊段結之(雲雲)。

    00 戒壇口決雲。

    五種明不必用之。

    依無役也。

    又誦其本尊明。

    則息災增降之理自成就(雲雲)是于本明。

    加其句故欤。

    如阿彌陀房禦說文(雲雲)大原記也。

     (六十七)三部密印(三部許可密印也作法在别)。

     胎藏。

    滿足句。

    次三印。

     一理法身印。

    二手虛心合掌。

    二雙指屈。

    第二節端拄二大指。

    各付頭指内邊即成●●●●● 二自受用身印。

    準前印二空并合豎撚頭指端。

    無所不至印。

    ●●●●● 三應身印小劍印。

    二手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