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壽量品偈可誦。
伴僧不動真言可誦也。
三摩地觀陀羅尼布列。
若隻阿字可觀。
此軌意。
以藥王等陀羅尼等為結界也(大原說如此)如來大悲印真言地結用也
普賢行願誦九方便也。
已上中道面受也。
軌雲。
結定印誦如來(本雲)壽量品。
或隻思惟品中妙義。
深信如來常住在世。
當即(本雲)次誦無量壽命決定真言。
師雲。
行法作法。
諸佛常住在虛空遍滿觀也。
今此法壽量品令讀。
又真言誦。
即常住在世義欤。
師雲。
先師雲。
此法本尊異說不同也。
但軌意。
成身時為普賢三摩地。
念誦以普賢陀羅尼布列心月輪。
依此等意。
以普賢可為本尊(印サタ三昧耶之印)修護摩時。
本尊段奉請經誦要偈。
可奉供養也。
迹門十方佛土中。
本門常在靈鹫山等欤。
本尊真言薩埵三摩耶真言可用。
若又依曼タラノ意。
以釋迦為本尊者。
可用胎藏釋迦真言欤。
多寶菩薩經勸請爐段時。
不可用别印真言。
隻觀想也。
凡此法以經為本尊。
仍入塔奉莊嚴。
奉安置壇中心也。
藥王等陀羅尼為結界也。
無量壽命決定如來異說不同也。
或雲釋迦。
或雲别佛也或釋迦報身(雲雲)已上南說。
愚案雲。
圓行以普賢為本○故法華三昧行法。
以普賢十願為本體。
以普賢為忏悔主也。
顯密雖異。
其意可同故。
此軌意與普賢同體。
可修行法華。
釋迦既登證位。
故可為證誠。
普賢今居因位。
正修行人可為手本也。
然者欲修行法花之人。
釋迦可為本尊。
教主故。
可為普賢身。
立普賢行故。
若如之者。
成身雖為善賢。
尚以釋迦可為本尊欤。
愚案如是。
不可及他見。
但以三身即一佛可本尊也。
釋迦應身也。
無量壽命決定如來。
或說釋迦報身(雲雲)大日法身也。
縱雖随一為本尊。
三身即一佛可雲欤。
大原被注書中。
問。
何故五相成身前修空觀乎。
答。
師說雲。
五相成身是月輪觀也。
觀月輪時。
必先修空觀也。
何以故。
以月依空而住故也。
故依空觀雲月輪而已。
空即月所依也。
所以先觀彼所依(雲雲)又雲。
普賢陀羅尼不必用之。
字數多故也。
若以所持明為之。
普賢三昧乎。
又雲。
普賢三摩地印。
應修普賢行願者。
謂指圓明觀。
況旋多ラニ等雲也。
三解脫亦是。
普賢行願也。
謂普賢。
菩提。
般若波羅蜜三解脫也(般若即文殊也)故結普賢三摩地印。
應修普賢行願者。
所謂已下文是也(已上大原)中道雲。
布列普賢陀羅尼。
若所略者。
隻可觀阿字(雲雲)。
無量壽命無量壽命西塔座主多寶(雲雲)。
石泉禦義也(雲雲)。
教時義一雲。
法個儀軌為令衆生得此常壽。
說一切如來無量壽決定如來真言。
(二十二)歡喜天。
又雲。
沐油咒遍(有口傳)裡雲。
師傳每日七百反。
謂在别之。
戒壇口決雲。
每日二百返。
已上裡雲。
大原注給之(雲雲)。
歡喜天。
浴油先誦咒。
以杵加持油百返。
次多羅火爐上居。
調寒溫之間。
合掌可唱南無歸命頂禮摩诃毗盧遮那如來。
以手寒溫調後多羅壇上置。
以手取像安置多羅中(或以箸奉請)。
次以匙酌油。
誦真言奉請。
浴匙像頂アツヘカラス。
咒遍(後夜四百反。
日中三百反)次尊像取上。
多羅上箸二筋渡。
上可奉立
次五供養等。
次尊像奉安置本處後。
回向方便等如常。
或沐油反咒了後。
像奉置本處。
後五供養等スヘシ。
欲浴油之時。
壇供等取去。
如護摩時。
初日水加持。
以吉裡吉裡咒奉洗浴。
以紙可拭。
中結願日奉送後。
亦可洗浴(已上中道口決也)
聖天沐浴加持珠後。
取多羅居火上誦咒。
若用大咒者。
不可用小咒。
咒遍在心。
次調寒溫後。
多羅居壇。
以箸取像。
奉居多羅可沐也。
咒遍可在心。
而後取像居土器等。
後可奉安本所也。
結願時以香水洗。
以布紙等可奉拭也。
已上南說。
師雲。
圓隻是觀想也。
非可造圓壇。
難可作之故也。
念誦前後不可用本尊觀(雲雲)已上大原說(雲雲)。
池上記雲。
多羅安火上調寒溫間。
以杵誦真言加持一百八反。
裡書雲。
師曰。
拟●哩●虐●咒用之(最空曰。
梵字真)(言據小川法師忠快之般中抄改書之)
南雲。
聖天不用臘燭也。
恐沐油故不用欤。
戒壇上綱口決雲。
聖天供更無他念一向可奉供聖天及四大将那由他部類也。
又念誦一向可奉念聖天咒。
卷數可書奉念聖天咒若于反奉供聖天供若幹度神供若幹度(雲雲)。
(二十三)水歡喜
觀音像(壇像十一面也)壇中心可奉安置供具等如常。
可修十一面法也。
念誦了以辨事咒加持香水。
次以十一面大咒加持心。
次事由啟白觀音像奉移安水器。
誦大咒可奉浴。
三反。
若七反。
以紙可奉拭。
奉移本處。
又香水器。
以觀音大咒加持百八反。
而後天象移置水器。
誦觀音大咒。
浴百八反許。
以紙可拭。
次以散杖灑水自身三反許。
若為他人修者。
即壇越精進。
以件香水可沐浴也。
次後供養等如常。
七日許可修欤。
三時中日中時可浴也。
若十一面行法七日了。
結願時可浴也。
香水沈丁子白檀入水經一夜後。
明日香水汁シタシテ可用也。
灑自身時。
又可用十一面大咒也。
若數日可浴水器二(觀音料天料)觀音奉浴水移入。
加持而可浴天也。
若隻一時行法水器一也已上北說。
又說。
可安二壇也。
一壇觀音行法料。
一壇天行法料也。
先修觀音行法。
奉觀音了。
儀式如先。
次香水移天壇。
又修天行法後誦大咒。
可奉浴天也(雲雲)香水移而後誦辨事咒。
更可加持也。
天壇可備香花供物等也。
自餘事等皆如先說(雲雲)已上南說。
十一面儀軌上卷奧不空罥索經(十本)可見此文等。
(二十四)蘇悉地秘法爐。
(二十五)水壇事。
舊壇以水洗故雲水壇也。
中道圓融北谷等說如此。
南說亦如此(或雲。
圓壇水形圓故雲雲)。
北鬥記雲。
作一木壇或圓或方(雲雲)故圓壇說不可依用欤。
又雲。
水壇カリソメノ義也。
水狩等其例也。
慈覺大師雲。
在唐之日。
值于天竺三藏寶月而問于水壇。
何謂水壇也。
三藏答雲。
望事而掃地面。
随所修之法。
取方圓角肘量數。
以水灑限量之内地上。
以手磨瑩地面合端嚴。
是名水壇也。
(池上六壇圖奧有此文)以種種香。
和水以作壇故。
雲水壇欤。
古記文也。
更有師傳(雲雲)此文紙端。
安然和尚自筆書付給慮外得之寫取了。
陀羅尼集經第六雲。
作一水壇。
縱廣四肘。
水壇之法如餘部說。
(二十六)心藏事。
五藏中心藏胎藏。
觀為八葉。
金剛觀為月輪(雲雲)悉可見下兩部大旨也。
(二十七)後夜香水。
先以吉裡吉裡。
加持井水(二十一反若百反)次除障加持(以不動咒加持二十一反)次事由(随時任心)次散供(以紙米等散也)次誦如來慈護真言(令悅地神也)次心經谛緣度等(雲雲)次酌水(已上北說)。
房中護身。
次加持散米等(并事須彌王等也)次諸天贊。
次谛緣度心經等。
次事由。
次加持水(辨事●●字也)次酌水覆蓋歸房(雲雲)酌水之後可結護(已上南說)。
(二十八)佛眼事。
承曆三年三月十二日。
根本印于南谷受之畢。
被示雲。
印有二說。
一者開小指者指。
端開也。
二者端合中開也。
二說共受之師雲。
先師雲。
二說中後說經文葉。
何者文雲。
微開二小指。
亦如眼笑形(雲雲)端開不似眼笑。
中開似眼笑故也。
故以後說可為善欤(雲雲)已上南說。
金輪一切時處軌出佛眼小咒。
用無所不至印(雲雲)成身處結八種印○初阿阇梨行位印(成大日也)以定慧手屈肘向上。
合掌與肩齊。
各屈戒忍方願入掌。
或坐或立。
皆成就。
真言曰
●●●●●●●●●●●
唵縛日羅索乞史摩摩賀(引)娑(入)怛縛吽吽。
次金剛薩埵菩提心印(次成金剛薩埵也)二手内相叉。
各以禅智撚進力。
真言曰。
●●●●●●●●●●
唵縛日羅句舍冒地質多吽.
次根本印真言(如第一帖私雲大原次之)。
次結輪壇印頌百八贊。
次大悲胎藏八字印。
如釋迦牟尼缽印。
以印從定起。
旋轉結本三摩耶印。
以二手虛心合掌後當心即成真言。
●●●●●●●●
阿(入引)尾羅吽欠吽纥利惡。
次五大虛空藏印真言(如上)
次金剛吉祥成就一切明。
印相二羽金剛掌。
以檀慧内相鈎。
戒方雙屈入掌。
忍願相合如峰。
屈進力各撚忍願上節。
以禅智各撚忍願初文。
●●●●●●●●●●唵縛日羅室裡(二合)摩诃(引)室利阿你底也
●●●●●●●●●
室利(引)索摩室利(二合)阿疑(引)羅迦室利●●●●●●●●●●母陀室哩沒羅賀娑破底室哩戍羯羅●●●●●●●●●●●●室哩舍你始者羅始帝室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