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錄雲無量壽如來十甘呂真言。
大原決。
師傳雲。
舒斂之時。
台上之觀自在菩薩葉上八如來同亦舒斂也(雲雲)。
又先入觀自在三摩地。
而後成彌陀如來也。
如後心薩埵成大日尊也。
八葉上一一在如來者。
即彌陀如來也。
謂因位果傍因正也。
故以果佛安傍也(雲雲)。
又阿彌陀佛是第六立識之變也。
即肉團八葉心處心是也。
故約彌陀論之耳(雲雲)。
又八葉如來共成冠中一如來形住也。
自身即同台上觀音。
蓮花變同共成觀音欤(雲雲)。
私雲。
觀音一印軌并理趣釋文皆同今軌意。
凡此觀意能可尋皆之。
根本印明(軌說如上)。
大日經第五(八印品)雲。
複以初印而散水輪火輪。
是名蓮花藏印。
義十二雲。
如前作印。
三補吒合掌。
其二水二火指開張。
其地風等指先已開張。
作初剖蓮花形(雲雲)。
私雲先蓮雲地字可問之。
胎軌雲。
開敷妙蓮花攝初印散火水地合空亦然廣軌雲。
即以初印散水輪火輪。
又勘對受記。
諸說皆八葉蓮花印。
靈岩作三補吒。
水火開張。
其地風先開張。
是初剖花(雲雲)。
真言曰。
大日經雲。
曩〃〃〃〃糁索娑縛(二合)賀(胎軌名蓮花藏真言青龍注阿彌陀)。
私雲。
右印真言未入者更不可用之略出經雲。
阿彌陀契名勝上三摩地。
教王經雲。
無量壽勝定。
攝真實雲。
第四結除散亂心印。
先舒左五指。
安臍輪前。
次舒右五指。
安左掌上。
入西方無量壽如來三昧(雲雲)。
守護經雲。
左手仰掌當于臍上。
右手仰掌重左手上。
以大母指令頭相拄。
名第一最勝三昧之印。
阿彌陀如來之印。
金軌雲。
二手仰相叉。
二頭指豎相背以二大指橫安二頭指上。
定印真言。
唵盧(引)計濕嚩羅羅惹纥哩。
對受記雲。
軌印異三經(雲雲)。
大原決。
師傳雲。
定印二手各風空相撚其形如蓮葉即此定印是蓮花印也。
又彌陀妙觀察智佛也。
即說法之智也。
表觀察之義(雲雲)故結定印也。
定印亦雲妙觀察智印也(雲雲)。
以上羯磨會。
略出經雲。
如本縛契已。
曲忍願度。
相拄為花此名阿彌陀佛(私雲本縛者外縛也)。
教王經雲。
移指如蓮葉(雲雲)。
金軌雲。
二手作外縛改二中指直豎相合圓屈如蓮葉。
真言曰。
縛曰羅(二合)枳惹(二合)南颉利(二合)。
以上三摩耶會。
觀自在王儀軌雲。
次結根本印。
堅固縛以忍願相拄。
如蓮花葉形。
誦密言。
唵(一)路計濕嚩(二合)啰(二)啰(引)惹(三)颉哩(二合四)。
石泉法橋雲。
印阿彌陀定印。
真言觀自在王如來真言也(雲雲)。
軌奧雲。
無量壽如來心真言。
唵(引)阿密?(二合)多帝際賀啰吽(引)。
誦十萬遍滿。
得見阿彌陀如來。
命終決定得生極樂世界(左右地水火空各各相撚風各各豎之)。
大原決。
師傳雲。
此咒軌文有無不定。
但多本有之。
或本不出之。
其心印左右三指各如蓮葉形(雲雲)。
集經雲。
阿彌陀佛心印第六。
右手中持已下三指。
總屈入左手掌内。
把左手大指。
還以右大指。
押右三指甲上。
二頭指真豎磔開之。
大〃〃師傳雲。
右如文左還把右三指中節已上左大指亦右小指下出左三指甲押二風各立(雲雲)。
ㄙ雲。
或雲。
二頭指相柱屈如蓮葉。
召請之時開頭指召之。
大身咒曰(雲雲ㄙ雲。
此咒大旨似軌大咒。
但阙多句可見之)。
阿彌陀佛身印第一。
左右二小指。
各苾在無名指背上。
二無名指頭相拄着。
二中指直豎。
開一寸許。
二大指并直豎。
一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
頭相拄。
頭指來去。
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第四雲。
唵阿密利(二合)多帝誓诃羅吽。
此咒誦滿百千遍。
阿彌陀佛自身現來。
一切諸佛菩薩。
四衆八部并皆得見。
命終之後。
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心中心咒。
唵阿密栗(二合)底??。
諸尊印明。
私雲。
軌意分布八曼荼羅(雲雲)。
自上古說依八大菩薩曼荼羅經(雲雲)然者觀·慈·虛·普·金·文·除·地八菩薩印明可結誦之欤。
其印明等大教中有之。
更可勘之。
或但觀音勢至二菩薩印明可加結之耳。
念誦(先部母。
次大日次本尊。
次觀音。
次勢至等不空罥索。
次又部母部主)。
ㄙ雲。
部主部母。
或一字佛眼。
台界意彌陀佛部之故也。
或馬頭白處。
台藏又有屬蓮花部意。
所謂義釋攝略三部之時。
大日佛部主。
彌陀蓮花部主。
釋迦金部主也。
若依金界意者。
是蓮花部也。
護摩(軌不說護摩說多。
觀自在王軌同。
集經中火法)。
私雲。
此法專修滅罪為宗。
滅罪事多依用息災。
是師傳也。
又文火吽軌說息災功能文雲。
此謂息災滅罪(雲雲)。
然者依息災可修欤。
但多分依敬愛修之。
火爐若依台藏者八葉(敬鈎)。
若依金界者長作蓮葉形。
若為亡者鈎召無妨欤。
火天段(如常)。
曜宿二段(如常)。
本尊段。
我今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