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林第一

首頁
    過者也。

    若得此意。

    諸供一一無非法界供養。

    一一無非顯現菩薩妙供養(雲雲)。

     大日疏第二十雲。

    行者猶身印真言及觀本尊。

    此三事和合故。

    本尊即自降臨道場而來加被也。

    然此行者初行之時。

    尚是凡夫自無德力。

    何能即感佛菩薩等如是而應耶。

    但由彼佛菩薩等。

    先立誠言大誓願故。

    若有衆生依我此法。

    而修行之不虧法則者。

    我必冥應。

    或雖不來而違加護之。

    若行人法則如法而不應赴。

    即是違本所願。

    故不得不應也。

    亦如明珠向月而水降。

    圓鏡向日而火生。

    因緣相應而無思念。

    此法亦可為喻。

    非是諸佛有心行。

    而同凡夫之赴應也。

    若心不相應事緣有阙。

    則本尊不加護念。

    故無應驗。

    非佛菩薩等之過也(私雲。

    此文至要也可存念之)。

     釋迦佛心用佛頂印咒。

    請坐四角。

    金剛誦結金剛藏咒印。

    奉請金剛各住本位。

    如法而座(雲雲)。

     私雲。

    大和尚曰。

    通法者。

    兩界蘇悉地别法者。

    各各經軌等也。

     謂除兩部成身。

    加别法成身。

    若道場觀觀曼〃〃各依别法也。

    而今乃尊法委不說行法。

    仍殊無可取具所。

    但一乘修行法道具印明等。

    并成身所可加結也。

     文心四具欤。

     八方中心。

    長四尺。

    入水五谷七香爐黃四角。

    中心八流八方。

     四肘。

     私雲。

    大和尚曰。

    金界無此尊。

    仍行法煩多。

    一端所雲也。

    若欲修之者。

    如常薩埵行法。

    但五部中依羯磨部修之(更問)。

    又準别法十七尊十三尊曼〃〃可觀之耳。

    但在唐記雲。

    大日薩埵十七尊餘十三尊(雲雲)。

    而釋迦大日一體無二。

    依此十七尊曼〃〃有何事欤。

    若羯磨釋迦不可然欤。

    若隻如瑜伽軌五種軍荼壇随事用之尤可也(此萬陀羅二十五尊有之)。

    具如彼文也。

    今所雲十七尊。

    此尤秘藏。

    不可形翰墨。

    早可聞口傳。

    若随樂曼〃〃。

    如瑜伽壇等。

    略八方天。

    十七尊曼〃〃雲。

     但違常途。

    更号十七尊曼〃〃與古說相濫。

    頗可有憚欤。

    善善可斟酌之(雲雲)。

     (私雲。

    十七尊軌常舍之。

    十七尊旨。

    承師禦口傳訖。

    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

    其佛住處名常寂光。

    四德波羅密取攝成處之意也。

    能可思之) 右圖。

    大和尚息心抄釋迦卷中在之。

    依釋迦院令圖給也。

     具支灌頂第五雲。

    義釋五雲。

    其作字曼荼羅者。

    經中有種子字。

    當如法置之。

    如經不載。

    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為種子。

    或可通用阿字也。

    沙門良贲仁王經疏記說。

    以最初字為種子者。

    則有二義。

    一引生義。

    以最初字引生以下諸字義故。

    二攝持義。

    以最初字攝持以下諸字義故。

    今此中雲。

    取初中後宗要之字。

    皆并得也。

    可謂宗要。

    亦具二義。

    今造此壇。

    轉字輪法采而言。

    自有六法。

    一用一切諸佛真言心。

    所謂阿字。

    二用三部普通種子。

    謂阿娑嚩。

    三用一切真言初字。

    除歸命外。

    四用一切真言宗要。

    謂初中後。

    五用諸尊各别真言。

    謂一宗明。

    六用諸尊各别種子。

    謂經中于依此六法轉諸尊宗門(雲雲)。

     大和尚禦說依延命修之。

    甲胄爐屈婁草比餘物十倍。

    以延命明投之。

    合物。

    本尊咒。

    伴僧。

    半念誦。

    半讀經。

    一時一部助修多不斷經大切也。

    伴僧後加持釋迦院明。

     戶摩咒。

    無指小咒梵号加用之(雲雲)。

    具彼禦抄。

    普賢(參摩多弩蘖多尾羅?達摩你社多摩賀摩賀ソワカ。

    有歸)。

     文殊(矩摩羅迦尾目吒底缽他悉祢多娑摩羅〃〃〃缽羅底然ソワカ。

    有歸)。

     觀音(薩嚩怛他蘖多嚩路吉多羯噜儜摩缽羅〃〃呼惹ソワカ。

    有歸)。

     彌勒(阿吟草惹野薩縛奢野弩蘖多ソワカ。

    有歸)。

     聲聞衆(倞暏缽羅底也野尾蘖多羯摩濕惹多吽有歸)。

     緣覺衆(縛。

    有歸)。

     一切諸佛頂(鑁鑁鑁吽吽吽泮吒ソワカ。

    有歸)。

     私雲。

    大原說雲。

    名藏一切佛頂者。

    是諸佛頂也。

    總印真言(雲雲)。

     大和尚禦說雲。

    唱禮常三身左善也。

    但釋迦三反禮之。

    更問。

    若大曼〃〃主在靈山釋迦牟尼佛(三反)。

     南無ヱイキヤキサラウスニサ(若ハホチサタハヤマカサタハヤタイケタヤ)。

     南無佛眼佛母菩薩摩〃〃。

    是遍知眼也。

    又雲能寂母。

     〃〃觀音虛空藏等菩薩摩〃〃 〃〃アシラシタ毗你耶羅惹摩诃羅惹。

     〃〃大小自在〃〃〃三部界會〃〃〃 (私雲。

    大原禦說雲。

    三身之中釋迦三反。

    或三身之外萬荼羅主釋迦牟尼佛三反) 私雲。

    大和尚曰。

    金曼〃〃中無此尊。

    為置之煩多。

    仍付台藏修之。

    大小都别四法着别。

    大法者。

    付大非雲。

    以初門釋迦為本尊。

    其院諸尊印明。

    并皆結誦之具如台記了。

     若都法。

    如常以本尊内入。

    其處安地印。

    若别法即是金剛部也。

    所謂金剛手釋迦世天等也(已上部主印母明主成就各異也。

    善〃尋訪具足修行之)。

     若小法中台釋迦。

    第二重彼院諸尊第三重八方天也。

    此四法之外。

    道場觀觀曼〃改靈山淨土說法花儀式。

    可觀之。

    更問。

     若悉地成身(更問)。

    道場觀觀曼〃如第五法。

    此五中第五并悉地易行。

    又依佛部行之(雲雲)。

     享保十五庚戌年于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