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林第五

首頁
    一字金輪法(亦名大金輪明王)。

     一支度。

     注進。

     一字金剛禦修法一七個日支度。

     禦本尊一桢。

     名香(沉水。

    白檀郁金。

    龍腦)。

    蘇蜜。

    蠟。

     大壇一面(方)。

    護摩壇一面(方)。

    可有爐桶。

    小壇一面(方)。

    禮盤二面。

    半疊三枚。

    脅機四腳。

    燈台十本。

    白布四端二丈(壇敷四端蠟燭二丈)。

    壇供十七石五鬥(大壇七石護摩壇八石四鬥十二天壇二石一鬥)。

    燈油一鬥九升六合(大壇七升護摩壇一鬥五合十二天壇二升一合)。

    芥子袋。

    佛供覆。

    大幕二帖。

    淨衣(白色)。

     阿阇梨。

    伴僧。

    承仕四人。

    驅使六人。

    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三口(阏伽神供等料)。

    小杓三柄。

    折敷五枚。

     僧房裝束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以上大略取舍随時可任人意。

    但此法者山家之棟梁真言之樞機也。

    不可聊爾(矣)。

    壇場莊嚴供養支分須依五佛頂經等說盡嚴麗也。

     注進。

     一字金輪禦修法七個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燭桶)。

    燈台四本。

    脅機二腳。

    禮盤一面(可有半疊)。

    名香(沈。

    白檀。

    郁金。

    龍腦)。

    蘇蜜。

    芥子袋。

     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

    大幕二帖。

     壇供(如常)。

    燈油(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

    淨衣。

     阿阇梨。

    伴僧。

    承仕二人。

    驅使四人。

    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注進。

     一字金輪供七個日支度。

     名香(沈。

    白檀)。

    蘇蜜。

     壇一面(方)。

    燈台二本。

    脅機一腳。

    半疊一枚。

    佛供米(如常)。

    禦明油(如常)。

     白布一端(壇敷料)。

    淨衣。

     阿阇梨。

    承仕一人。

    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一口(加杓)。

    折敷三枚。

     一起首時分。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雲。

    八日十三日。

    十四日十五日。

    或用于五日。

    依儀軌而作。

    護摩及供養(雲雲)。

    又雲從白一日起首(雲雲)。

     末法經雲。

    若欲作法。

    取白月十五日及五節日。

    所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及月盡日(雲雲)。

    又雲。

    每日三時(雲雲)。

     又雲若有人能持此陀羅尼最勝妙法。

    若不知吉祥之日及諸星等。

    汝諸天神勿為障礙(雲雲)。

    要略念誦法雲。

    晨暮修行或四時三時(雲雲)。

     時處軌雲。

    四時或三時。

    二時乃至一。

    無間一切時。

    三謂晨午昏。

    加夜半成四。

    二時謂晨暮。

    一時随得暇(軌文雲雲)。

     一字頂輪王經雲。

    于三七日依持法是五頂輪王明勝章句(略抄)。

     又雲。

    三十六月斷諸談論清淨依法(略抄)。

     一向方。

     末法經雲。

    以其像面。

    面向西方。

     時處軌雲。

    本尊像室内面西安。

    瑜伽者面東(雲雲)。

     切利軌雲。

    于清淨處安本尊像面西(雲雲)。

     一行法。

     此尊從軌等。

    有十餘本。

    池上私記兩三本也。

    或依時處軌雲。

    意附金界。

    或依切利軌明悉地行儀。

    或寄要略念誦法說佛頂部極略行法。

    今依池上時處私記抄入軌文。

     儀軌文相。

    堂外儀式可有行法。

     一棟擇弟子法。

    二引入輪壇法。

    三内外俱淨法(内所謂六根外謂諸儀則)。

    四求勝處法。

    五建立道場法。

    六陳設俱具法。

    七安置尊像法(以上七法如軌具說)。

     先禮佛。

    次着座(若有事供此次加持供物)。

     次遍禮。

     文雲。

    每初入道場。

    想佛常住世。

    以五輪着地。

    如教歸命禮。

    複谛觀諸佛。

    遍滿虛空界。

    側塞如胡麻。

    即應發是心。

    我今普禮獻。

    即取香塗手。

    結一切供養。

    最勝出生印。

    先如常合掌。

    當自心即以諸指右押左。

    初分互相叉。

    成金剛合掌。

    一切諸密印。

    無非從此生。

    故名虛空印。

    結印誦密言。

    安頂上運心想。

    自身遍禮。

    一一如來足。

    複舍身奉獻。

    誦舍身真言。

    諸佛菩薩衆。

    求護念加持。

    誦一切金剛。

    不空三摩耶。

    諸佛事業心。

     唵薩嚩(亡可反下同)勿(微一反)。

     由此印密言。

    等流自身遍。

    十方無邊界。

    微塵刹土中。

    諸佛大海會。

    鹹皆有自身。

    如羯磨菩薩。

    于一一尊前。

    持諸供養具。

    舍身奉獻事。

    皆慶愛加持(雲雲)。

     次五悔(如金剛界)。

     次阿字觀。

     文雲。

    即結跏趺坐。

    全半或輪加。

    皆以右押左。

    端身定支節。

    左手仰跏上。

    仰右手安左。

    即發大悲心。

    拔濟利安樂。

    盡無餘有情。

    以此性成就。

    菩提心密言。

    随意念誦之。

    發菩提勝心。

     ●婀。

     由适誦密言。

    發菩提心故。

    摧滅諸罪障。

    獲諸悅意樂。

    等同一切佛超勝衆魔羅。

    不能為障礙。

    應受諸世間。

    廣大之供養(雲雲)。

     次成身觀。

     文雲。

    複次應谛觀。

    根塵識諸法。

    自性本皆空。

    又思伽陀義。

    一切如虛空。

    虛空亦無相。

    諸法相應故。

    舒遍于一切誦此四句偈。

    所睹彼彼境。

    皆照空亦空。

    由勝解空體。

    自徹見本心。

    皎潔如滿月。

    離能取所取。

    自性光明成。

    菩提體堅固。

    複從日輪内。

    踴出大法輪。

    金剛之所成。

    輪辋皆鋒銳其色如檀金。

    遍流大威光。

    過聚塵數日依住月輪面。

    金剛表極堅。

    圓顯福智滿。

    利為無戲論。

    斷壞諸妄執。

    光表一切智。

    除破諸愚瞑。

    以是現輪形。

    量同虛空故。

    虛空諸如來。

    盡入于輪内。

    即現此智輪。

    變成金輪王。

    遍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