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林第五

首頁
    持智拳大印處于師子座。

     日輪白蓮台于一一葉上右旋布七寶。

     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

     想安佛眼尊十佛頂眷屬在前後圍繞。

     次治路(乃至)。

    贊(如常)。

    次加持珠(如常)。

     次入本尊三摩地(定印若結智拳印)。

     根塵識諸法自性本皆空一切如虛空。

     虛空亦無相諸法相應故舒遍于一切。

     所睹彼彼境皆照空亦空由勝解空體。

     自徹見本心皎潔如滿月離能取所取。

     自性光明成菩提體堅固複從日輪内。

     踴出大法輪其色如檀金遍流大威光。

     依住月輪面量同虛空故虛空諸如來。

     盡入于輪内即觀此智輪變成金剛王。

     遍照如來身持智拳大印處于師子座。

     日輪白蓮台。

     次結智拳印誦一字真言(若先法印者觀想了後但誦真言)。

     三密才相應自身同本尊能遍入佛智。

     成佛猶不難獲智壽萬年得一切遍行。

     現證大菩提故名覺勝印。

     次結勝身印誦三字密言。

    次灌頂。

    次拍掌。

    次以佛眼印為衛護本尊及自身。

    次執珠念誦。

    次還珠(乃至)。

    解界奉送等(如常)。

     右智拳印及身勝印。

    必須受師莫獨作也。

    努力努力。

    觀曼荼羅·入三摩地·根本印明。

    次依釋迦院用最勝佛頂。

    今且付時處軌抄記之。

     或大悲大壇。

    安本位可修行之。

    但師傳胎曼陀羅八大佛頂等之中無此尊。

    若夫攝之最勝佛頂是金輪佛頂也(雲雲)。

    最勝佛頂釋迦院。

    右下勝佛頂。

    右其尊位也。

     私雲。

    此中行法可依大軌次第。

    但師說雲。

    根本印明·大日·佛眼·釋迦·能寂·最勝佛頂(轉法輪印真言先誦本明次誦一字咒)。

     次佛慈護部母可用虛空眼尊。

    若别部者用遍知明(雲雲)。

    或作别壇。

    本尊在中。

    以釋迦并佛頂等同院者。

    為第二院。

    世天為第三院。

     或作别壇本尊在中以自眷屬為第二院。

    世天為第三院。

    此一尊持明者行法也。

     或如廣攝不動引大日經供養法(雲雲)。

     一切法不空自性本寂故想念此真言。

     阿字置其中次當轉阿字成大日牟尼。

     無盡刹塵衆普現圓光内千界為增數。

     流出光(炎伯)輪遍至衆生界随性念開悟。

     身語遍一切佛心亦複然閻浮淨金色。

     為應世間故跏趺坐蓮上正受離諸毒。

     身被消谷衣自然發髻冠瑜伽者觀察。

     一身與二身乃至無盡身同入于本體。

     流出亦如是于佛右蓮上當觀本所等。

     左置執金剛勤勇諸眷屬前後花台中。

     廣大菩提衆一生補處等饒益衆生者。

     左邊花座下真言者所居若釋迦牟尼。

     彼中想婆字複轉如是字而成能仁尊。

     勤勇袈裟衣四八大人相字門轉成佛。

     瑜伽者觀察(乃至)流出亦如是于彼右蓮花。

     當觀本所尊餘皆如上說。

     私雲。

    供養法下文雲。

    金輪馬頭随其所樂欲前法而轉(雲雲)。

    故知一字金輪持明行法可依彼法。

    但依時處儀軌意者。

    阿字置中。

    轉成大日。

    大日右蓮當觀金輪。

    若依一字頂輪王經。

    婆字置中。

    成能仁尊。

    彼右蓮上。

    觀于金輪。

     以上胎藏行法大略如右。

    能問明師用行之。

     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不空)。

     文雲。

    我今依忉利天宮會釋迦牟尼如來所說無此力超勝世間出世間真言。

    上上一切佛頂主宰一字頂輪王念誦儀則(雲雲)。

    池上私記其有二本。

    一本全依儀軌次第。

    一本依常儀。

    相違于儀軌今書戴其兩本。

    私記各入本文。

     先前方便(同與儀軌次第是也)。

     次驚覺。

    次五悔。

    次發願。

     次佛部心。

     軌雲。

    以二手内相叉。

    雙并。

    豎二大拇指。

    即成。

    是名一切如來心印真言唵迩那迩(入聲等)。

     次蓮華部心。

     軌雲。

    準前佛部心印。

    屈左大拇指。

    入掌。

    右大指準前直豎。

    即成。

    是名蓮華部心印真言曰。

     唵阿盧力。

     次金剛部心。

     軌雲。

    準前佛部心印。

    屈右大指入掌直豎。

    左拇指即成。

    是名金剛部心印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地力(二合)。

     次甲胄。

     軌雲。

    以二手内相叉。

    豎二中指各屈上節如釼形。

    以二頭指各拄中指背。

    以印加持額右肩左肩心喉五處一返。

    真言曰。

     唵斫羯羅(二合)靺?底(二合)缽羅(二合)賒弭多啰捺啰(二合)羅捺(二合)羅(二合引)婆(去)娑摩(二合)車盧瑟尼(二合)沙路乞灑(二合)?(引)吽發吒(申音)娑嚩(二合引)诃(引)。

     次佛眼。

    是護身也。

     軌雲。

    以二手合掌。

    屈二頭指各拄中指背。

    并屈二大拇指入掌。

    以印真言加持五處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唵噜〃薩普(二合)噜入嚩(二合)羅底瑟?(二合)悉馱盧者甯薩嚩喇他(二合)娑達尼曳娑嚩(二合)诃。

     次大海。

     軌雲。

    以二手内相叉。

    仰掌臂開二大指。

    以印右旋三匝想成大海水真言曰。

     唵微摩嚧娜地吽娑嚩(一合引)诃。

     次須彌。

     軌雲。

    次于大海中想須彌盧山四寶所成。

    以二手内相叉。

    急握作舉。

    合腕并豎。

    即成真言。

     唵阿者羅吽。

     次樓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