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林第十一

首頁
    準胝法。

     一支度。

     注進。

     準胝禦修法一七個日支度。

     一名香(沈。

    白檀。

    郁金。

    龍腦。

    安息)。

     一酥。

    蜜。

     一壇。

    燈台。

    脅機。

    禮盤。

    半疊。

    爐。

    桶等(如常)。

     一壇敷布。

    大幕等(如常)。

     一淨衣。

     一燈油。

    壇供人供等(如常)。

     阿阇梨。

    伴僧。

    承仕。

    驅使。

    見丁(已上淨衣供料)。

     一阏伽桶。

    神供桶。

    手水桶。

    小杓等(如常)。

     一供所。

    雜具。

    僧房。

    裝束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阿阇梨。

     依獨部經等意者。

    明鏡一面。

    可載之文不雲。

    其大先達被注修法支物。

    此法中雲。

    明鏡(雲雲)。

    依彼經等意欤。

     一起首時分。

     經雲(祓軌不空)從月一日至十五日(雲雲)。

     軌雲。

    從月一日至八日(息災)從八日至十五日(增益)從十六日至二十三日(攝召敬愛)從二十三日至月盡(降伏。

    雲雲)。

     獨部經雲。

    每月一日。

    八日。

    十四日。

    十五日。

    十八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三十日。

    如是十齋(雲雲)。

     私雲。

    或人雲。

    六齋日者。

    諸經見之。

    十齋日文唯在此經(雲雲)。

     一向方。

     不空軌并金剛智經等(息災向此方。

    乃至降伏向南。

    如常儀)。

     一行法。

     七俱胝佛母準胝大明陀羅尼經(金剛智)。

     如是我聞。

    一時。

    薄伽梵。

    在名稱大城。

    祇樹給孤獨園。

    愍念未來諸衆生故。

    說過去七俱胝準胝如來等佛母準胝陀羅尼(雲雲)(不空本雲。

    即入準提三摩地。

    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雲雲)。

     此經唯說根本真言别行成就。

    不說印契行法儀則。

     七俱胝佛母準胝大明陀羅尼念誦法門(金剛智)。

     此法中說念誦觀行供養次第悉地佛部軌儀也。

    可謂蘇悉地中準胝佛母持明行法。

     七俱知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祓軌不空)。

     此經軌意同于金剛智譯經軌。

    可同本異譯矣。

    此外有獨部經等。

    大綱同于前經軌等。

    今依悉地通法而記行法次第。

     先前方便(如常)。

    唱禮(奉衛)。

     三身。

    南無曼荼羅主七俱胝部母冒地薩埵〃〃〃〃(三反)。

     〃〃五大明。

    大小。

    三部。

     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

     準胝佛母七俱胝佛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

     次三部三昧耶。

    次被甲護身。

     金剛智軌。

    三部三摩耶後。

    以根本印為護身(誦根本陀羅尼)。

    次辟除(用烏瑟沙麼印明)。

     不空軌。

    用第二根本印。

    真言曰。

     唵迦麼黎尾麼黎準胝娑嚩(二合)賀(金軌。

    無此真言)。

     次地結。

    次金剛牆。

    次道場觀。

     觀想。

    地結之上金剛牆内。

    有大壇。

    于壇中心。

    想八葉大蓮花。

    上有師子座。

    座上有寶樓閣。

    垂諸璎珞缯幡幢蓋。

    寶柱行列。

    垂妙天衣周布香雲。

    普雨雜花。

    奏諸音樂。

    寶瓶阏伽天妙飲食。

    摩尼為燈(雲雲)。

     次三力偈。

    次普通供養。

    次觀曼荼羅。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

    花台上有月輪。

    輪中有●母字。

    字變成賢瓶(白青色。

    瓶口有花)。

    瓶變成七俱胝部母。

    白黃色。

    有十八臂。

    持種種三昧耶形。

    著白輕羅綿。

    坐赤蓮花。

    額有眼。

    眷屬圍繞。

     次治路。

    次成不動。

    次振鈴。

    次寶車辂。

     不空軌雲。

    想七寶車辂。

    佛部使者。

    駕禦七寶車辂。

    乘空而去。

    至于色界頂阿迦尼吒天毗盧遮那佛宮殿中(雲雲)。

     金剛智軌雲。

    車軌上有白蓮花座。

    如所畫像形。

    心中想念如在目前(雲雲)。

     次請車辂。

    次迎請聖衆(用佛部心印明)。

     不空軌雲。

    結請本尊印。

    從車辂下降于道場。

    準前第一根本印。

    以二大指向身招。

    誦真言七遍。

    真言曰。

     唵者禮主禮準胝翳醯曳(二合)婆誐嚩底(丁以反)娑嚩(二合引)賀。

     問。

    前第一根本印何耶。

    答。

    此軌依金剛智本。

    雲樂也所謂金剛智本。

    三部三昧耶後。

    出根本印至布字。

    次又出根本印(雲雲)。

    第二根本契(雲雲)。

    不空本三部。

    次雲。

    結第二根本印(雲雲)。

    是皆依金剛智本。

    而雲第二第一等也。

    臨文可知之。

     問何故依金剛智本耶。

    答。

    金剛智者。

    師。

    在前譯經軌。

    不空者資。

    在後重譯。

    尤可依師本事。

     私雲。

    迎請印。

    或用通法而不用本法。

    或直用本法而不用通法。

    或并用之。

    可随時宜矣。

     次辟除從魔(不空軌。

    用無能勝印明)。

    次示三昧耶。

     私雲。

    金軌。

    有迎請而無辟除并三昧耶。

    不軌。

    有迎請辟除而無三昧耶。

     先德說雲。

    問。

    就召請等三印。

    召請隻請聖。

    何魔來故雲用辟除。

    辟除隻除魔。

    何去聖者故示三昧耶。

    答。

    此事難思。

    但後二印明。

    諸文出沒。

    凡有四說。

    或唯有辟除無三昧耶。

    此說甚多(私雲。

    如今不空軌是也)。

    或唯有三昧耶無辟除。

    如經第七及随行軌等。

    或二俱有。

    如胎軌。

    或二俱無。

    如不動法花軌等(私雲。

    如金剛智軌。

    又是也)。

    以之案之隻随宜也。

    且述今軌(私雲。

    胎軌也)雲鈎印一往召請聖衆。

    亦有深意。

    如經第七及義意雲。

    召佛菩薩及召請不善衆生。

    害其惡心。

    以要言之。

    普召一切衆生今得道也(雲雲)。

    既普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