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台藏)。
次燒香(如台藏)。
次飲食(如台藏)。
次燈明(如台藏)。
次普供養(如十八道用普印)。
次贊(在别)。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
心月輪上有●字。
字變成佛頂印。
漸舒漸大舉體成佛頂印。
印變成藥師如來(雲雲)。
次根本印(在别)。
次加持珠。
次正念誦。
次置珠本所。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
心月輪上●字。
諸法本不生義也。
次根本印。
次部母。
二手虛心合掌。
屈二頭指以端着二中指背上節。
二大指撚二中指中節。
真言曰。
唵沒馱魯灑你莎诃。
次塗香。
次花鬘。
次燒香。
次飲食。
次燈明。
次普供養。
次贊。
次阏伽(如前先祈願)。
次解界(以大院印左轉三返)。
次奉送。
此中有二印。
先結前迎請聖衆印。
誦真言。
改明末曀醯呬句。
為辂車〃〃。
以二大指向外撥之。
次請前諸車辂印。
改明末迦羅灑野句為辂車〃〃。
以二大指向外撥之。
次佛部。
次蓮華部。
次金剛部。
次被甲。
次九方便。
次随方回向。
次下座禮佛。
次出堂。
次堂外作善。
已上丹州記畢。
唱禮。
南無三身(雲雲)。
南無佛眼部母菩薩摩诃薩。
曼荼羅主淨琉璃淨土十二上願藥師琉璃光佛(三反。
或可雲俱魯吠女裡也缽羅婆羅惹野怛他蘖多野)。
〃〃日光月光遍照菩薩〃〃〃
〃〃五大明王〃〃〃。
大小自在〃〃〃
〃〃金毗羅縛日羅等十二大約(或可雲金毗○等撚舍毗那毗那尾藥叉摩诃細曩缽底)。
〃〃三部〃〃〃
私雲。
若付胎藏時都壇者可用八葉唱禮。
但佛眼。
次加禮本尊。
别壇者可用三身。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十二上願。
醫王薄伽。
日光月光。
遍照大士(若修七佛時可雲本尊界會。
七佛世界。
本願功德。
甚深妙典。
普珠金剛。
釋梵四王)。
十二神将。
部類眷屬。
大聖不動。
大悲明王。
三部界會。
諸尊聖衆。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給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大施主。
消除禦惱(以上二句二反又消除句随事可改之)。
息災延命。
增長福壽。
恒受快善。
無邊禦願。
決定成就。
決定圓滿。
殿内安穩。
諸人快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五大願如常)。
發願詞大略如右。
帝王臣下随時可有用心。
道場觀。
撿大師儀軌。
先觀大海須彌。
然者先觀置大海須彌等山頂。
想淨琉璃淨土。
中心可觀樓閣等欤。
淨琉璃淨土标雲。
藥師如來通身淺碧色。
坐百寶蓮華師子座上。
入大空三昧。
放無數光明。
一一光中無量分身諸佛。
悉入大空三昧。
右臂揚掌調手開葉。
左安臍輪下勾小指。
号大寶琉璃藥。
左第一重有金剛藏王菩薩。
通身淺紅青色。
坐寶蓮台上。
右手掌中立三股金剛杵。
左手屈臂五指向上大指押小指爪上。
出數菩薩以為侍者(雲雲)。
○右第一重有蓮華幢金剛手菩薩。
通身淺青色。
坐寶蓮華台上。
左手執真陀摩尼。
白寶蓮華台上安金剛。
右手作與願印(屈中指)。
出數菩薩衆以為傳者(雲雲)。
左第二重有日光菩薩。
通身赤紅色。
左手掌安日。
右手執曼朱花。
或開敷。
或半開。
或未開。
或其實果為之。
出數菩薩以為侍者(雲雲)。
右第二重有月光菩薩。
通身白紅色。
左手掌月輪。
右手執紅白蓮華。
出數菩薩以為侍者(雲雲)。
如來近後有十弟子等羅漢。
無數聲聞衆以為眷屬(雲雲)。
佛前左右外院上下八方。
有十二神衆。
無數金剛童子以為眷屬(雲雲)。
種子
師傳雲。
●阿字。
或雲●鞞。
或(雲雲)。
三昧耶形。
師傳雲。
佛頂印。
或雲阿迦陀藥。
或雲锇(越音)。
或雲五古(弘法大師禦說)。
或雲三古。
持明房說雲。
露地座主雲。
以●字為種子(雲雲)。
今雲。
和尚依普通種子。
今依集經者以●毗字為種子(雲雲)。
私雲。
師曰。
勘不空軌。
左手令持藥器(雲雲)。
以之可為三形。
以所持物為三形。
是師說棄文說也(雲雲)。
問。
若以藥器為三形時。
以何字為種子字耶。
答。
以●字可為種子欤。
更問。
問。
師傳以阿字佛頂印為種形依何說耶。
答。
依普通義品。
故大日經義釋雲。
經中有種子字。
當如法置之。
如經不載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為種子字。
或可通阿字(文)。
又雲。
十方佛等各依常相圖之。
若作契印當以如來頂相。
種子即以阿字(文)。
諸尊種子字有六法。
具如釋迦法中。
引具支文。
裡書雲。
出生義雲。
十六大士手之所持。
皆本三摩地之幖幟也。
睹物求義其何遠哉(雲雲。
已上)。
送車辂(可想送淨琉璃淨土)。
請車辂(如谷記)。
迎請聖衆(如谷記)。
贊。
曩谟薩縛勃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