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王兩座主。
數修七佛法之時。
用通途藥師唱禮(雲雲)。
恐兩座主意趣在一卷經心欤。
大僧正西方院等禦說依二卷經。
具禮七佛。
右唱禮是也。
但加私潤色聊取舍耳。
觀曼荼羅。
私雲。
師曰。
若大悲壇。
以藥師可置遍知院。
一切佛心衆之處(一七ケ間)。
若壽乞壇。
其作法如常。
若都壇。
中台本尊。
右蓮花部。
左金剛部。
第三重世天(如常)。
若别法随其部以本尊可置中院也。
若随行法中台本尊。
第二重眷屬。
第三重世天。
但随一佛七佛一法二經之心各聊可加觀之。
又或釋迦院安之。
即其院樂音樹下也。
釋迦依曼〃〃請。
七佛名号本願。
說可觀也。
又七佛共從本土來至此土。
同音說咒不可觀也。
若依一卷本。
無藥師來至此土之說。
釋迦唯說經思有無本尊失。
仍藥師來至之觀尤大要也。
凡别尊法至有本經者必可觀。
其說會儀式也。
若依金界修之随部五相成身更至觀曼荼羅可觀作。
大日成釋迦牟尼如來依曼殊室利請演說藥師經也(依二卷經心七佛來至此書尤至要也可加觀之)。
若都法。
佛部大日具足世七尊(存略七尊)。
若别法十三尊曼〃〃觀之。
若随行法準此界别尊法。
成身先成教主釋迦于樂音樹下說此經可觀念耳。
已上私面授師說之。
裡書雲。
大原決雲。
曼〃〃界緣道安随方之佛。
謂東方界緣。
藥師善德也。
餘皆準之。
而猶多。
内二重緣可安欤。
最外頗聊樂耳(雲雲)。
又凡同居土一切教主多請安外金剛部之中(雲雲)。
如釋圖。
私勘義釋者。
凡獻中台供具當置台外一重空界中若獻無名諸尊當置三重界緣之内。
準此文意曼〃〃中無名體尊。
于第三重界緣之内請供無妨欤。
義釋第四雲。
次當入中先定中胎外界。
次第二重外界。
亦同中胎○第三重○複于一重〃分為三分。
其最向裡一分。
是行來周道。
次一分安置供物。
次外一分○尊位○次于此外複作周匝界緣。
于此空位中蓮心觀察。
随其方面。
分位相應諸尊皆都請供養。
所以爾者。
為阿阇梨臨事有所忘誤。
安置諸尊。
或不周悉。
其應請召而無位次者皆當運心于此中供養(雲雲)。
私雲。
決所雲。
此釋文意也。
已上私面授師說之。
師傳雲。
胎曼〃〃東方初門置藥師。
一曼荼羅皆是藥師佛土也。
中台是藥師法界身八葉是藥師四智四行也。
乃至外金剛部是藥師随類化身也(雲雲)。
私雲。
七佛同安彼院。
各眷屬圍繞。
可想七佛同是一體分身随機緣所七種淨土成佛利生。
師傳雲。
依大法修别尊時。
有二說。
一加持殊後。
先入其随樂本尊三摩地。
即從三摩地出結誦其随樂本尊印明。
次正念誦。
次三摩地念誦。
謂其随樂種子若明也。
次其随樂本尊根本印明也。
謂此說不用念誦。
初大日入三摩地觀并初大日根本印明也。
其由大日印明。
諸會中既用。
故初三摩地觀不必大法之意。
故不用之。
故隻準别法用随樂尊即明也。
此尊即大日不二故也。
又說。
加持珠後。
先入大日三摩地。
次結大日根本印明。
次大日念誦。
次入随樂尊三摩地觀。
次結其尊根本印明。
次其尊念誦。
次其尊三摩地念誦。
次其尊根本印明(雲雲)。
又一說。
先入大日三摩地。
次結大日根本印明。
次大日念誦。
以入本尊三摩地。
次其本尊根本印明。
次本尊念誦。
次入大日阿字觀。
次大日根本印明(雲雲)。
又清涼房說同最初說。
問雲。
既依大法修之者。
何不入大日三摩地結誦其印明乎。
答。
師曰。
大日者是諸尊之本也。
故随在何尊皆不離大日故也。
尊勝法等皆依此式(雲雲)。
又一說。
不必加行之時。
行法等唯如恒大法。
先入大日三摩地。
次結誦大日印明。
次加誦本尊真言等(雲雲)。
又一說。
先大日入我我入。
次結大日印明。
次念誦(大日)。
次三摩地(大日)。
次本尊入我我入。
次本尊印明。
次本尊念誦。
次三摩地(本尊雲雲。
東寺等依之雲雲)。
又功德院實圓明解面授。
大原雲。
以别尊居中台義。
是持明院說。
聞之。
谷不許此義。
謂以别尊居中台事。
受明灌頂時事也。
通途行法尚有怖(雲雲)又以别尊居本位修時。
本位其尊一曼荼羅觀。
是秘密壇意也(雲雲)。
私雲。
别尊曼多羅。
其本位觀置之。
如尊勝曼荼羅等也(雲雲)。
又雲。
師曰。
以兩界修别尊。
有三說。
一以大日居寶幢佛傍。
以本尊居中台(是說議行者有怖之)二本位修之。
三大日即本尊也可觀想(無動寺座主用第三義雲雲)。
已上依大法行别尊。
師傳等了。
若依悉地者。
曼荼羅中有七蓮花座。
〃上各有●字。
〃變成佛頂印。
印變成七如來。
眷屬圍繞。
入三摩地。
以月輪〃有●字。
字變成佛印。
〃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