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仁寿殿观音

首頁
    義為體。

    法界萬法為四種三形。

    佛菩薩各各本誓願所顯給也。

    佛菩薩說法現輪。

    以滅罪為體。

    法曼荼羅者。

    諸法所具真如妙理。

    及一切草木等中種子不思議。

    皆法曼荼羅也。

    次羯磨曼荼羅。

    如羯磨會釋知之。

    四種曼荼羅者。

    一切諸法各具之。

    故雲四種曼荼羅各不離也。

    成身三摩耶會者。

    雲本誓。

    又本願義也。

    九會釋者。

    金剛頂經三卷中。

    具無九會也。

    依何經。

    圖九會乎。

    于三卷經中。

    有一印。

    成身。

    羯磨。

    大供養。

    三摩耶會。

    無理趣會。

    降三世。

    三摩耶。

    四印四會也。

    有九會者。

    自大樂不空明開理趣會。

    自極喜三摩耶明。

    開降三世會。

    降三世三摩耶會者。

    降三世别法故。

    今于三卷經中。

    具有九會也。

    雖有九會。

    唯一會德也。

    其故于一會諸尊上。

    以所持三摩耶形。

    名三昧耶會。

    以其諸尊所具三十七尊。

    促之為十七尊。

    是理趣會也。

    以其諸尊滅罪智德。

    名降三世會。

    以其諸尊三摩耶形。

    名降三世三摩耶會。

    其諸尊所具五智三十七尊。

    皆一智一位。

    名一印會。

    集諸尊體形。

    雲成身會。

    以諸尊所具四種曼荼羅。

    雲四印會。

    以諸尊五智能生義。

    名大供養會也。

    明知。

    如是加料簡時。

    于一會中諸尊上有九會也。

    金經中不令載。

    慈覺大師。

    自八個阿阇梨相承成身一會。

    歸朝後開九會給。

    以成身會。

    名一會曼荼羅。

    秘藏事也。

    依冥衆知見。

    十萬頌三百卷。

    金剛頂經不渡漢土。

    于今三卷中無阙減。

    如是于今三卷會釋之所诠。

    金剛智三藏。

    圖天竺十萬頌三百卷九會說文持來故。

    不合今三卷經得意也。

    人形當五輪事在之成身者腹。

    一印頭羯磨腰。

    四印肩。

    大供養右臂。

    三摩耶右足。

    理趣會左肩。

    降三世三摩耶左足。

    如此作人形。

    名支分具足曼荼羅也胎藏界曼荼羅中。

    釋迦院者雖可有第三重。

    以說法門佛為配行者口。

    有遍知第二重 九會曼荼羅之圖 (禦本雲) 建武四年七月。

    江州東岸于金剛輪寺草之書畢行年七十九澄豪 阿彌陀印事(可清書) 上品彌陀者無所不至印 上中品彌陀印押左右火大 上下品彌陀印者押左右水大也 中品上生印者以左為下。

    以右為上。

    左右腕開背十指押左右風火 次中品中生印者押火大 次中品下生者押水大 下三品彌陀者作左右施無畏。

    押左右風大。

    下上彌陀印也。

    次押火大。

    是下中彌陀印也。

    次押水大。

    下下彌陀印也 妙觀察智印者。

    交地水火指。

    交雜六道。

    為說法利生義也。

    次以二大押二風。

    二大者兩部大日也。

    二風者迷情煩惱也。

    風者發法性波。

    波是煩惱總名也。

    故以大日大智力押六道諸煩惱。

    全令不起之。

    觀法者。

    以煩惱觀菩提故。

    一切觀法時。

    用定印也。

    真言依九品往生經說文。

    以彌陀大咒切十分為十印明也。

    自初阿彌利帝句。

    至第十阿彌利帝句。

    切宛十印用之 一。

    當磨寺曼荼羅印相者 于中品三生中。

    有不審。

    簡世間曼荼羅本尊。

    或有押火大。

    中品中生印欤。

    或見本尊。

    有押水大。

    是中品下生義欤。

    此等繪師誤欤。

    不審多分押火大下品中生印也。

    中品中生兼上下九品故。

    中品中生印相也。

    自餘上品三生中印相也 藥師。

    釋迦。

    彌陀。

    大日 藥師。

    傳教大師禦作。

    不持璎珞壺。

    持如意寶珠。

    造如來三尊。

    一尊安置中堂。

    以一尊者授延秀菩薩。

    安置西塔。

    釋迦如來也。

    以一尊者安置淨土院。

    彌陀如來也。

    正像末三機本尊也。

    如意寶珠持。

    如意自在義也。

    末法世中。

    以彌陀為本尊。

    中堂禦安置藥師者。

    大師渡唐時。

    像法最中故。

    呼藥師如來也。

    像法轉時。

    藥師琉璃光故。

    又以法花妙理。

    不老不死法。

    雲藥師也。

    是過去七佛妙藥也 釋迦者西塔是也。

    授延秀菩薩。

    正法千年時本尊也。

    法花教主也 彌陀者淨土院本尊也。

    末法名彌陀也。

    以一心三觀無作三身。

    名彌陀如來妙觀察智是也。

    中堂藥師。

    三塔本尊。

    以一心三觀彌陀安置中堂。

    名彌陀也。

    故自西方向東方。

    此所表也 彌陀有東土。

    可思之橫川本尊者。

    覺大師渡唐時。

    現船中給。

    以千手為中堂本尊。

    此三尊為空假中三谛。

    三塔也。

    傳教大師三塔釋文雲 昔在靈山名法華今在西方名彌陀 五濁惡世名觀音三世利益同一體 昔在靈山(西塔釋迦)今在西方名彌陀者。

    中堂藥師。

    五濁惡世名觀音者。

    橫川中堂觀音 誡勸文雲。

    此口決不可見他流人。

    雖為當流之仁。

    于田舍等者。

    不可令見聞之。

    冥衆三寶。

    諸天護法。

    垂知見照覽給。

    敬白澄豪(在判) 延文元年六月中旬之候。

    于江州安國寺〃〃授堯覺大德畢。

    雖為當流重書。

    為來葉弘通令護持之佛子澄淳(在判) 明應三年六月七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