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
壽命雖無量。
要必有終盡(文)真實之延命者。
法爾無作之廷壽是也(已上畢)
水天法事
種子。
●三形。
龍索
●字水種子也。
故為此天種子。
三形龍索者。
以八寸生糸索。
為三形也。
龍索者。
索四攝大悲義。
龍諸佛大悲體。
衆生攝化之用也。
此故降雨潤國土。
國土萬民草木。
皆悉蒙利益。
草木識大。
六大全體也。
六大中以水大顯大悲之德。
法華平等利益。
喻平等一味之雨。
真言法味名五智之智水。
灌頂者以灑五瓶之水名寫瓶也。
實寫瓶者。
本有自性法界瓶所寫甘露水。
即兩部大日也。
實灌頂實寫瓶是也。
大龍功德。
以之可思之。
大龍法界之瓶也。
水兩部之法雨也(雲雲)壇中央之小器。
無熱池也。
青子缽請想者。
諸佛大悲心水行者淨菩提心心水冥合時。
降雨潤國土也。
青子者青色也。
水以青色為随緣随一也。
瑜祇經意。
北方業菩薩持綠寶。
綠寶水色也。
五行時。
北雲水也。
故此初發心菩薩持綠寶也。
綠青也青黑淺也。
黑衆色重色也。
究意方便具足色也。
水色青色也。
五色重者也。
金界大日種子用●字。
●字即五色五智之種子也。
于水在五色五智之功德無疑。
五龍者。
五智如來也。
四龍領四州今水天居中央。
法界體性智也。
四龍者四智也。
水天龍者。
一切衆生淨菩提心。
水天供者。
一切衆生五蘊之幹地灑菩提心之法雨義也。
散杖觀龍此義也輪蓋者。
難陀龍王奉請佛時。
使者龍也。
使者水天方便智用也。
大日如來方便智用。
西方阿彌陀也。
四攝中西方鎖菩薩。
名使者菩薩。
說法利生義也
以水天為金界大日事
既頭冠有五龍。
五龍者五智如來也。
種子●字也。
金剛界大日。
種子。
●字有五色五智功德。
故法界體性智大日。
以 ●字為種子。
字體一也。
義可思之。
此天右刀智也。
左龍索理也。
金界右拳智也。
左拳理也。
理智不二言智拳。
金大日智也。
男也。
水天善女者。
是理智共利生方便義也。
成佛身。
以而二之理智不成之故。
為顯不二之理智。
為顯不二之義。
言女也。
但不言善男龍王言善女龍王事。
降雨事寶珠之事也。
寶珠理故言女欤
本尊釋迦(左金剛手右觀音)
以釋迦為本尊事。
娑婆有緣之能仁也。
事業羯磨之佛身也。
有情非情蒙益。
無過法雨故以釋迦為本尊也。
北方五行之時水方也。
北方羯磨尊也。
此故用釋迦。
金剛手觀音釋迦說請雨經時。
對告菩薩也。
此菩薩為脅士。
觀音西方部主也。
西方五輪五字配當時水方也。
金剛手東方部主。
東方西方因也。
西方東方果也。
因果對方脅士也。
木水相生為成就法。
木依水生。
水依木生也
以廣目天為結界明王事
廣目天左手持索。
索四攝大悲水天持龍索。
二天同之索。
表下化衆生水下化衆生也。
就中西方五輪配當之時水方。
此廣目天亦西方天也口決雲。
若行者懸心于左索。
請雨七日。
若不成廣目天左手刀懸心。
刀是大智義也。
左索龍也。
以右刀降伏之。
龍即降雨也。
此時行者可入金翅鳥之三摩地也。
金翅鳥每日以一大龍五百小龍為食。
行者入金翅鳥三摩地。
龍王恐之降雨。
三大龍者。
根本無明也。
五百細龍者。
支末煩惱也。
金翅鳥者。
諸佛大悲。
行者淨菩提心也。
諸佛大悲薰内。
初發菩提心時無明煩惱悉消滅。
此時煩惱即菩提之覺。
此言發心即到。
發心即到。
施大悲化用此故降雨潤國土也。
草木滋潤。
衆生預益。
此時一華一香。
人悉皆法性龍也。
法性雨也。
龍(胎理)雨(金智)行請雨法。
法即雨雨。
即不二法性大日。
即身成佛也。
龍王者。
前成就理智二佛。
雨者日月二輪也。
二輪下和合之時。
生新成正覺佛。
此佛言法性大日也。
釋尊出世時。
難陀拔難陀龍。
降雨灑太子頂。
以之思之。
先成就之理智之二龍下成佛因。
佛身圓滿位。
二龍下法水。
灑太子頂。
即是受職灌頂之法則也。
太子頂灑水之時。
太子上右大指受之是五智也。
右手下垂。
上求菩提下化衆生義也已上畢
永祿六年(癸亥)卯月二十五日。
實鏡坊城賢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