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閦法付调伏修之

首頁
    三密共雖平等。

    金剛薩埵本初菩提心。

    以五古抽擲之。

    表淨菩提心。

    蓮花語密(理)自性本有清淨功德。

    以蓮花表之。

    獨股身密。

    三科中獨股表不二。

    五體六根。

    并雖諸佛身心。

    三十七尊。

    胸間為所居故也問。

    以此三形。

    配兩部心何答。

    面上八葉。

    是八葉九尊。

    ●(口北)●(舌西)●(鼻南)●(耳東)●(眼中)此五字五佛也。

    四佛攝四菩薩。

    故成八葉九尊也。

    是則胎義。

    橫五古獨古是金界也。

    謂橫五古十界悉歸心上一印會。

    故金義也。

    亦雲。

    以獨股為自體頂上習蓮花也問。

    觀八葉置心上常途義也。

    而今有何故。

    以頂上雲蓮花耶答。

    蓮花是花果俱時也。

    是則因果理智凡聖不二義也亦雲。

    一身果報。

    皆在頂上頂上名百會。

    是身總穴也。

    亦頂上雲如意珠。

    名異義一也。

    故不動頂上蓮花。

    或雲密嚴。

    雲花藏此意也問。

    八葉蓮花。

    或觀頂上。

    或觀心上意何答。

    外用時在頂上。

    内證時在臆中。

    故不動表因戴頂上。

    諸佛顯果置心上。

    此則表不二也。

    但此三形。

    阿彌陀不動一體習。

    可習深義也問。

    其深義何答。

    阿彌陀有來迎引接願。

    不動有常在地獄之誓。

    阿彌陀住九品之蓮台。

    來迎娑婆衆生。

    不動住無間之底。

    頂載受苦之有情。

    故頂上蓮花九品蓮台是一也。

    雖然阿彌陀。

    果德圓滿。

    居極樂之蓮台。

    導一念十念之有緣機。

    不動因位凡體。

    處無間之煩惱底戴極惡受苦之無緣。

    因果之利益。

    功德是同。

    一體義不可生疑亦雲。

    橫五古報身。

    獨古法身。

    獨股首蓮花應身也。

    是則如次。

    佛蓮金三部也亦雲。

    橫五古下蓮花所座也。

    此蓮花覺悟蓮花也。

    故依此蓮花座。

    成正覺故。

    此時因理胎也月輪謂果智金也口決雲。

    觀音頂上化佛不動頂上蓮花一也。

    此時獨股觀音行者自性清淨體也獨股首蓮花佛身覺悟曼荼羅相也 觀音印事 虛合二頭指首相柱蓮葉二大指立合口雲。

    二頭指蓮葉。

    是八葉九尊也。

    胎義也。

    二大指理智不二佛身。

    金義也又雲。

    二風觀音蓮智自淨(理胎身)二大見果口德(智金心)口雲。

    二風蓮雲事。

    蓮依風開故也。

    二大心雲事。

    空心一故也 阿彌陀印事 外縛二中指立合。

    外縛橫五古義(如前)二中指獨股一義(如前)二中指首蓮葉習也 曼荼羅事 問。

    此曼荼羅。

    因果中何耶答。

    因曼荼羅也。

    故因位觀音居中台。

    果位阿彌陀坐葉上。

    此曼荼羅依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法也。

    又雲。

    果曼荼羅時。

    果位阿彌陀居中台。

    因位觀音坐葉上也。

    此曼荼羅。

    依陀羅尼集經也。

    此阿彌陀。

    寶冠形。

    瓶蓮花指合掌指上持。

    彌陀觀音一體事。

    可知之又習雲。

    中台金義。

    此表果即因義。

    葉上胎意也。

    此表因即果義。

    故此曼荼羅互顯因果不二之義也問。

    此曼荼羅不二意。

    有其證耶答。

    師雲。

    理趣釋雲。

    得自性清淨法身如來者。

    是觀自在王如來異名也。

    以此名無量壽故。

    此曼荼羅得自性曼荼羅雲。

    阿彌陀曼荼羅雲也。

    此文果曼荼羅雲時。

    彌陀觀音一體故。

    中台觀音即阿彌陀也。

    葉上阿彌陀即觀音也。

    又付因曼荼羅雲之。

    中台觀音因位。

    即表性德圓滿功德也。

    葉上阿彌陀果位。

    即表修業種因海也。

    所诠同一蓮台故。

    互無淺深差别。

    故八葉九尊。

    醍醐果德雲也。

    又雲。

    此曼荼羅理智不二曼荼羅也。

    故此出現大智大悲利益衆生也。

    謂大智故。

    淨妙國土說法利生。

    此名阿彌陀大悲故。

    雜染世界濟度衆生。

    是名觀音。

    不限觀音一體。

    大悲故。

    一切佛菩薩皆悉來娑婆。

    利益衆生。

    此時皆名觀音也依之理趣釋雲。

    若于淨妙國土。

    現成佛身。

    住雜染世界。

    則為觀自在菩薩(文)淨明國土者。

    報身土也。

    實行者心身佛國土。

    雜染世界者。

    穢土是應身土也。

    又雲。

    往生極樂成阿彌陀者。

    即成觀音也。

    其故開極位悟雲。

    本有本覺薩埵也。

    此故導和尚雲 彌陀身心遍法界影現衆生心想中 依心起想表真容心開見彼國莊嚴(文) 可思合也 釋迦法事 種子。

    ●三形。

    金缽 ●字有不可得義也。

    有者。

    二十五有。

    三有等也。

    故法花經雲。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衆生。

    悉是吾子(文)三界六道迷暗衆生。

    并吾子說。

    是即有義也。

    大日經疏說●字功能雲。

    摧伏一切煩惱等虛空。

    此即修生門之義也。

    本有門前。

    三界六道依正二報業共。

    一切善惡諸法邪正一如。

    有不可得我有知之。

    加之涅槃點遠離義也。

    遠離者。

    萬德圓滿釋迦無住所涅槃功德。

    此點功能也 又雲。

    遠離者。

    一切衆生惡業斷破義也。

    法花經中說釋迦功能雲。

    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文)破有者。

    斷破之義也。

    斷破等義。

    修生門義也。

    本有門時。

    本有本德。

    本來法爾也 三形事 金缽者。

    缽雲救器。

    此缽入三界六道受若衆生。

    啖食之者。

    說法利生義也又雲。

    缽雲應量器也。

    此同對機說法義也 迦樓羅事 迦樓羅者。

    金翅鳥也。

    此鳥亦作業之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