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strong>独力揭起妖怪推理大旗的当代名家——京极夏彦</strong>

首頁
    四部,另有短篇集《百鬼夜行——陽》),都是在雜志上刊載後集結成冊,有時也會在成書時加入未曾發表過的新作。

    這四部中短篇集各有不同的主題,皆以妖怪為篇名。

     一、《百鬼夜行——陰》(一九九九年七月)收錄了十篇妖怪故事,每篇故事的主角皆為系列長篇中的配角。

    借由這十部怪異譚,讀者可以看見在系列長篇中所未曾描述的另一個世界。

     二、《百器徒然袋——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百器徒然袋——風》(二〇〇四年七月)各收錄三篇,主角是偵探榎木津禮二郎,故事中可以見到他驚天動地的大活躍。

     三、《今昔續百鬼——雲》(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共收錄四篇,本作的主角是妖怪研究家多多良勝五郎,描述他與同伴在搜集傳說的旅行中所遭遇的怪事。

     巷說百物語系列 京極夏彥的另一個系列作品是《巷說百物語》,這個系列于一九九七年開始發表,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本,到二〇〇七年為止共出了四本。

    本系列的第三本《後巷說百物語》更讓京極夏彥拿下了第一三〇屆直木獎,成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裡程碑。

     《巷說百物語》刊載于妖怪專門雜志《怪》上,是這本雜志的創刊策劃,一直持續至今。

    在試刊号的第〇期,京極夏彥發表了《巷說百物語》的第一個故事《洗豆妖》,之後除了兩期之外,其餘每一期都可以看見《巷說百物語》系列的小說。

    京極夏彥總是提及,隻要《怪》繼續出刊,《巷說百物語》就不會停止,由此可見他重視這本雜志的程度。

     刊載于雜志上的巷說系列,每期都是一個完整的中篇故事,目前為止尚無長篇連載。

    而在彙總出版單行本時,京極夏彥會再新寫一篇未發表在《怪》上的作品,作為每部小說的最後一則故事。

    本系列至今已出版了四本,從一九九九年八月的《巷說百物語》,二〇〇一年五月的《續巷說百物語》,二〇〇三年十二月的《後巷說百物語》,到二〇〇七年四月的《前巷說百物語》,除了《巷說百物語》收錄了七篇作品之外,之後的三本都收錄了六篇作品(編者注:二〇一〇年七月出版了第五本《西巷說百物語》)。

     巷說系列的背景設定于江戶時期,從一八二〇年代後半期開始。

    在那個時代,妖怪的存在依舊深植人心,人們深信妖怪會作祟,怪事的發生也可以歸因于妖怪而不必尋求合理的解釋。

    系列的靈魂人物是又市,一個以言語欺瞞人們的詐術師。

    在《巷說百物語》中,詭異的怪事不斷發生,而這一切怪事,其實都是又市在幕後設計的。

    他接受委托,并與夥伴們刻意制造出妖怪奇聞,借由這些怪事的發生,使得他能夠達成真正的目的,并且能夠隐藏在怪異之下而不為人知。

     《續巷說百物語》與前作略有不同,着眼點較偏重于角色,固定班底的描寫在本作中被凸顯,他們的過去也借由不同的故事被一一呈現。

    《後巷說百物語》發生于江戶時代之後的明治時代,四名年輕人每逢遭遇怪異,便來請教一位隐居在藥研堀的老翁。

    老翁由這些怪事,回想起年輕時與又市一行人所遇到的事件,并在故事最後會同時解決現在與過去的事件。

     《前巷說百物語》的設定再度轉變,描寫的是又市的青年時期。

    在前三作中,又市已經是成熟的詐術師,但他并非生來如此,《前巷說百物語》中的又市還年輕,他的技巧也還不純熟,因此故事又再次表現出和前三作不同的風格。

     巷說系列目前共包含上述四本,但還有另外兩本小說與其相關,那就是《嗤笑伊右衛門》與《偷窺者小平次》。

    這兩本其實是京極夏彥改寫日本家喻戶曉的怪談,使其呈現新貌的作品。

    但是由于巷說系列的重要人物又市與治平也出現在其中,而且對他們兩人的生平有較多描述,因此雖然小說本身的重點在于固有怪談的重新诠釋,但由于人物的重疊,其實也等同于巷說系列的外傳作品。

    而在京極夏彥的得獎史上,這兩部作品同樣都有得獎的表現,《嗤笑伊右衛門》拿下第二十五屆泉鏡花文學獎,《偷窺者小平次》則獲得第十六屆山本周五郎獎。

     開創推理小說新紀元 京極夏彥的過人才華,發揮在許多領域上,也讓他有着非凡的成就。

    過去台灣曾經出版過京極夏彥的數本小說,讀者們也已經對他有了一些認識。

    可惜的是,過去都未曾以作品集的形态來全面地引薦與介紹,因此對讀者而言,期待度極高的京極夏彥作品,也始終都是傳說中的名作,無緣一見。

     如今,京極夏彥的小說再度引進,而且是他筆下最主軸的百鬼夜行系列作品全集,讀者們可以從完整的小說集中一睹這位作家的驚人實力。

    足以在日本推理史上留名的百鬼夜行系列,其精彩的故事必然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妖怪推理的代名詞,開創妖怪小說與推理小說新紀元的當代知名小說家京極夏彥,現在,就在眼前。

     ---二〇〇七年五月九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