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首頁
    大膽、放手,給政府部門創造條件,使它們行使經濟建設和市政建設的領導權、管理權。

    高伯年從心底感到寬慰。

    中央通過他的彙報了解了他的工作,理解了他作為一個老幹部對新幹部閻鴻喚的支持和幫助。

    知道了這座城市突出的成績裡面有他一份心血。

    這一段時間,由于順利開工給他帶來的心理不平衡,多少得到了補償。

    他意識到,工程的成功,已不僅僅與閻鴻喚的名字聯系在一起,而且也與他高伯年分割不開了。

    因此,他在竊竊自喜之餘感到了壓力,道路改造工程已經上了馬,“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一定要搞好,千萬不能出什麼問題。

     他在審閱過的文件上圈上圈,又一份份地在需要批示的材料、報告上簽署了自己的具體意見。

    他對文件的處理,向來十分認真,尤其在批示意見時,要反複思忖,拿準了才寫。

    他當市委書記以後,要求各部門的負責人在批示文件,一定要拿出自己的意見,改變過去文件旅行,隻會簽不負責任的過場話的作風。

    這種改革,體現出他的一貫工作作風,他認為這對機關那種官僚主義作風也是一種制約。

     他把文件放在一邊疊齊,就開始審閱來信。

     秘書在兩封信上标了紅△,這是紀檢方面的信,高伯年打開,立即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東市區政府辦公室主任揭發區長康克儉。

    “獨斷專行,用個人意氣取代黨的幹部組織路線。

    ”信中訴說了自己被康“一句話”便免職的經過,原因是他了解區裡的内幕,對康克儉大搞不正之風有過意見和鬥争。

     高伯年有點激動。

    打擊報複,專橫跋扈,這種作風深為他所痛恨。

    雖不能排除寫信人由于免職所帶有的情緒成分,在言詞和程度上會有誇大。

    但他相信信中反映的問題基本上是屬實的。

    康克儉是晉波一再向市委常委會推薦的幹部,當時組織部考察時,他就是個争議人物。

    後來,他多次接觸到康克儉,這個中年幹部多少帶有點閻鴻喚的影子。

     他沉思了一下,在信的上方空白處,寫一句:“因兒子占房而免去父親的職務,這種株連性處理,體現了幹部思想上封建主義色彩的影響,正是左的思想方法的表現……”寫到這兒,他想了想,覺得應該先給東市區委晉波去個電話,問問情況。

     晉波證實了辦公室主任被撤職确實是康克儉當時決定的,“但是……”晉波似乎想解釋一下。

     “但是什麼?老晉,你是區委書記,在幹部管理上,你可不能失職。

    ……即便是他洩漏出去的,就該撤職嗎?凍結分房,早晚要公布的嘛,一旦知道,就會有人去強占。

    你沒洩漏給你兒子,你兒子不照樣去占了嘛?我能張口就撤了你嗎?誰占了就讓誰搬出去好了。

    不要搞那些表面上原則性很強,實際上違反黨的政策的事。

    現在有些人,特别是年輕幹部,以為搞改革就可以不要政治思想工作,學西方那套動不動就撤職、解雇的簡單方法,以為這就是改革。

    其實這是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幹部是黨的财富,不是哪一個人雇的臨時工,想換就換,想撤就撤。

    組織任命與撤職是黨委集體組織決定,不能由哪一個人說了算,區長更沒這個權力……好,前不久,還有人反映了康克儉其他方面的問題,我批轉給你看看。

    你是老同志了,也有經驗,不僅要培養、扶持青年幹部,還得特别注意觀察和考察青年幹部,把好接班人的關。

    這是我們這些老同志離休前為黨為國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歡迎有時間來家裡做客,嘗嘗老沈的拿手好菜……忙?我們哪一個現在不忙喲,随你吧。

    ……好,什麼時候來,提前來個電話。

    ” 高伯年放下電話,又拿起筆繼續在剛才寫的幾句話後面寫道: 将來信轉組織部蘇瑞同志,市紀委占溫同志,東市區委晉波同志閱,組織部應就此問題發個文件,在幹部任免問題上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

     他停下筆,歇一歇,又抽出另一封信。

    這是市委辦公廳報送的一封匿名信。

     信中反映的問題同樣令人吃驚。

     這信來自道路改造工程第一線。

    信中反映,市政二公司經理楊建華,在工程中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濫發獎金,有的工人月獎高達五百元,連公司臨時托兒所阿姨獎金都是二百元。

    這些都是楊建華為了收買群衆,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大發市重點工程之财。

    另外,他還利用職權,在工程任務艱巨,人力緊缺的情況下,派十幾個人給自己搬家,粉刷新房。

    最為嚴重的是,楊建華包庇重用流氓、勞改釋放犯、臭名昭著的造反派陳俊生的兒子陳寶柱。

    不僅平時與之稱兄道弟,而且利用工程之機,提拔陳為突擊隊隊長…… 雖是匿名信,但措詞嚴謹,有理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