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不受歡迎的顧客,所以購物時要注意自己講話的口氣和态度,不要頤指氣使,以免傷了人和。
總之,購物不是隻在“辦事”,也在“做人”,購物也不是一次性的買賣,生意的往來是長遠的,所謂“買賣不成情義在”,所以買賣雙方都應該重視“和氣生财”,如果因為購物而“建立友誼”,更是美好。
購買的個性
在人的很多習性當中,有一個“好買”的性格。
童年時期喜歡買吃的糖果、買玩具,少年時代喜歡買紙、買筆、買書,如系青少年的女性,就開始買花粉、化妝品、衣飾等。
及至成人,有的好買土地、有的喜歡購屋,有的醉心于買古董、書畫、家具、股票等,購買的嗜好就更加不一而足了。
購買,表示其富有,因為有錢才能購買,但也表示貧窮,因為有所不足,才想要購買。
商品就是要人購買,有人購買才需要許多百貨商店。
沒有人購買,則市面蕭條,就不成其為繁榮的社會了。
但是,現在有人好買名牌、好儲存物品、好标新立異,“好買”的内容就更是不簡單了。
人因為從幼小就知道要買,所以一直到老年的時候,他會買一瓶老酒、買一包香煙,還是要買他所喜歡的物品。
然而很多的購買之中,一些聰明的領導人士總想購買“人心”,因為“萬衆歸心”,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購買是人的習性,從購買物品的種類當中,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例如:
一、喜歡購買鐘表的人,一定非常重視時間。
雖然也有人手表、時鐘好多個,但他就是不守時間,與人約會遲到了,總是怪時間不好,甚至誤時侵犯了别人的時間,還要東怨西怪,怪交通堵塞、怪天公下雨、怪朋友臨時來電等,總之都是别人的錯。
一個人不會利用時間、不會控制時間,永遠隻能做時間的奴隸。
時間就是生命,人生數十年歲月,注定了可以擁有多少時間,如果不善于利用時間,就等于浪費人生。
所以,能夠節約時間、計劃時間、愛惜時間、重視時間,比光是購買鐘表更為重要。
二、好買零食的人,一般比較重視吃。
所謂“民以食為天”,人都要吃飯,除了主食以外,有的人好買零食、好上餐館、好到外面吃飯,這都是對飲食沒有加以規範,沒有養成好的習慣。
就如兒童,家中開了糖果店、面包店,但是他還是喜歡花錢到外面買别家的糖果、面包才好吃。
現在的人愈來愈不善于烹調三餐,一心隻想工作賺錢,平時總是在外面即興而吃,雖然滿足了自己的口欲、嗜好,但是一個經常不在家吃飯的人,可想而知一定難以過正常規律的家居生活。
三、好購買衣物,表示是個講究體面的人。
一家之主,總要經常把家裡布置得美輪美奂,家具是首要的選擇,甚至一幅字畫、一盆花草、一件擺飾,都要挖空心思設計。
家具、擺飾都齊全了,家人的衣服也要精心選購,丈夫、兒子、女兒等,總要打點得讓家裡的每個成員出門在外,顯得光鮮體面,不但自己覺得很有面子,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四、喜歡買書的人,必定是歡喜做學問的人。
喜歡看書的人,自己買的書不夠,還向朋友借書,或到圖書館看書。
甚至一天不看報紙,就像生活裡少了什麼東西,幾天不看一份雜志,就覺得心靈上缺少一些什麼。
喜歡看書,隻要是正當的書,總是“開卷有益”,看書是一本萬利的事,書中自有黃金屋,養成看書的習慣,必能改變自己的氣質、品格。
以上略談“購買的性格”,可以看出愈忙的人愈重視時間,好吃的人則重視飲食,愛體面的人會講究衣物,愛讀書的人就有買書的嗜好。
隻是一個人可以少吃一餐飯,但不能沒有買書、看書的習慣。
刷卡文化
近十幾年來,社會上興起一項新的交易機制,就是“刷卡”消費。
舉凡購買衣食住行等各項生活用品,或是到大飯店用餐、住宿等,都不必付現金,隻要通過“刷卡”,發卡的銀行到月底結賬後再繳交卡費即可。
因此,現代人出門,根本不必帶錢,隻要一卡随身,就能走遍天下,真是方便無比。
卡,本來叫作“信用卡”,能有信用才有卡,但是現在發卡銀行彼此競争厲害,為了以廣招徕,多數銀行對申請人的信用考核不嚴謹,造成現在幾乎人人有卡,也因此很多人成了“卡奴”。
因為還不起卡債,為卡身敗名裂的大有人在,為卡走上死亡之路的,為數也不少。
因此,刷卡雖然方便,但是刷卡不當,也衍生出諸多弊端。
究竟有哪些不當的刷卡呢?略述如下:
一、不懂節制的刷卡。
卡,不代表金錢,卡的設計,隻代表你的存款;你有多少存款,才可以刷卡消費多少。
有的人一卡在手,不懂節制,今天三千、五千,可以刷卡,明天三萬、五萬,也可以刷卡。
刷卡的時候不費什麼力氣,但是到了月底結賬時,由于你沒有節制,沒有這麼多存款付賬,問題就此産生了。
二、不會預算的刷卡。
擁有卡的人,不管銀卡、金卡、鑽石卡,即使額度再高,也不能沒有預算地刷。
人在世間,不管貧富,要懂得收支平衡,因此要有預算,要了解自己收入多少、能支出多少。
有的人因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