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民國”,即以“民”為主,在民族、民權、民生裡面,尤以“民生主義”和每一個人的生活最為息息相關,所以茲以“六民主義”,針對“衣食住行育樂”六事,再來一談:
一、民衣。
中國人過去穿着長袍馬褂,時至今日已經不合時宜。
現在一般人大都效法西方,以西裝、禮服,乃至香港衫、迷你裙為主要穿着。
我們始終沒有訂出一個真正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服飾,不過現在有人極力倡導複興中華文化。
其實真正保存中華文化的漢服,隻有出家人的僧服最為傳統,沒有脫離中華文化。
二、民食。
現在社會大衆太講究吃,幾近奢侈浪費,已經不符合“民生主義”了。
尤其現代人吃得離譜、吃得殘忍,有人吃蟑螂、老鼠,乃至蛇蟲百腳都能入肚。
有的人則活魚十幾吃,不但生魚片、熊掌、猴腦都能上桌,甚至還有人吃人肉。
所謂“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就算中國古代的皇帝也經常下令禁屠,提倡全民齋戒,以修德感動天地。
佛教的素食也是為了長養慈悲心,另外并提倡“少食為良藥”、“清茶素果可以延年益壽”的飲食觀。
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現代人吃得不符合養生之道,難怪現在的醫院經常“人滿為患”,也就不是沒有原因的了。
三、民住。
“三民主義”裡,希望人民都是“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然而現在“無殼蝸牛”到處都是,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花園洋房、公寓别墅空着沒有人住。
社會如此貧富不均,對國家的發展而言,絕對不是好現象。
所以一些進步的國家社會,都會經常推出廉價國民住宅、廉價國民新村,或是提供購屋貸款等,總要讓人民有辦法解決“住”的問題,這是社會安定的重要課題。
四、民行。
台灣早期沒有注意到“行”的問題,捷運、公交車、客運、火車,每逢過年過節,總是一票難求。
台灣當局口口聲聲高喊“便民”,其實有錢人和一些高官可以乘專車南來北往,然而一般的社會大衆,真有行的方便嗎?
五、民樂。
關于娛樂方面,台灣當局更少投資,尤其是一些親子遊樂的地方,以及青少年活動的場所,因為是私人投資,因此都是高價位的消費。
例如九族文化村,入門票一張要五百元台币,一家數口出門一次,半個月的薪水恐怕都不夠用。
六、民育。
一個人應該一生都要受教育。
除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之外,尤其社會教育是全民的生活、思想教育。
但是今日的社會教育,可以說完全破産,賭博的、色情的到處都是,正當的宗教、藝術、音樂等,可就難求了。
以上“六民主義”之不彰,所以“三民主義”自然也就難以推行了。
戴帽子
地球上,有南半球、北半球,有寒帶地區、溫帶地區。
一般說,在南方氣候比較溫暖,人民比較少戴帽子,如果是在寒冷的北方,幾乎每個人都離不開戴帽子的問題。
即使是在南方,因為職業、身份,或是參加各種典禮時,為了禮儀的需要,也會經常戴帽子。
茲将戴帽子的情況,略述如下:
一、禦寒遮陽。
天氣冷了要戴帽子,抵禦嚴寒;豔陽高照,戴帽子可以防止暴曬。
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哪裡的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氣候的轉變,對于尊貴的頭部總要有一些保護的措施,而最簡便的配備,就是帽子。
不過,用于禦寒遮陽的帽子,其款式之多、質料之不同、樣式之新奇,則是洋洋大觀,令人目不暇給。
二、增加美觀。
即使不冷不熱的時候,有些人還是會戴帽子,為的是要增加美感。
例如,紳士要戴禮帽,淑女要戴合乎她年齡、身材,甚至更能襯托她年輕貌美、氣質出衆的帽子。
就算是農夫吧,戴個鬥笠,也要選擇樣式、大小合宜的。
工廠裡的員工,也要戴一頂他自認為最帥氣、最能引人注目的,讓人感受到他的精神力,就像美國的西部牛仔,一頂牛仔帽,曾風靡一時。
三、代表身份。
一般的帽子人人可戴,但是有些帽子代表身份,是特定人士才戴。
例如,學生有學生的帽子,軍人有軍人的帽子,警察有警察的帽子,童子軍有童子軍的帽子。
尤其是美麗的護士們,也有一頂白色的小帽子,雖然沒有遮陽禦寒的實際功能,但戴起來就有崇高聖潔的意義,讓人一見油然起敬。
甚至在廚房裡掌廚的廚師,也會戴一頂白色的高帽子,表示衛生、整潔,讓人放心享用他烹調的菜肴。
四、表示尊貴。
有的帽子,比代表身份的帽子更有限制,不是人人能戴。
例如,世界小姐選拔,當選的佳麗接受加冕,一旦戴上那頂桂冠,頓時尊貴、榮耀無比。
另外,古代的皇帝,也要臣民擁戴,讓他戴上皇冠,才肯定其一國之君的地位;皇後戴上了後冠,從此母儀天下,也是尊貴無比。
在佛教裡,有一些大法師在某些法會中登壇作法,頭戴毗盧帽,表示他是主席,是法王。
毗盧帽也不是一般出家僧侶想戴就能戴的,因為這頂帽子代表着一份尊貴與地位,必須合乎身份的人才能戴。
此外,還有很多的帽子,例如學生畢業了,要由校長為他戴學士帽、博士帽,代表他的成就。
一個人能戴上這些代表殊榮的帽子,就是成就被肯定,所以帽子有代表成就、代表榮耀、代表權威、代表尊貴的意思。
也因此,現代人把那些希望獲得别人恭維、贊美的人,稱為“戴高帽子”。
其實,被人戴高帽子,如果自己沒有實力,還是不能維持長久的,所以一些自謙的平凡小老百姓,幹脆就戴上一頂小瓜皮帽,表示低調、不願引人注目的意思,這也是另一種人生觀。
帽子,經名人戴過以後,其樣式也會成為流行,例如拿破侖、戴高樂的帽子,乃至中國的袁世凱,雖隻做了短短八十三天的皇帝,但是他戴着一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