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刚界次第生起

首頁
    耶答雲。

    鑁字其體va嚩字也。

    為金剛種子。

    所以然者。

    此字自性離言說。

    不為一切戲論所壞。

    金剛亦複如是。

    自性堅固不為萬物所壞故。

    号此界為金剛界矣。

    金剛者智慧之稱。

    仍名此界也。

    大日世尊者智法身之佛故。

    以此字為種子。

    言語道斷故。

    缺利益衆生之願。

    更加十一摩多。

    空無言說之理。

    證有慈悲之儀。

    仰麼字之重空。

    嚴第一之中道。

    濕此大悲鑁水之潤澤。

    生彼菩提樹王之萠芽。

    依如此義理。

    以此字為種子焉 次三昧耶會以aH惡字為種子之意者。

    三昧耶略有四種義。

    平等·本誓·除障·警覺也。

    諸佛利益有情之願不過于斯四。

    是一大事之因緣盡以方便為宗故。

    以方便字為種子。

    以是會意知深意耳 次羯磨會以vaM鑁字為種子者。

    于成身會所觀之字門。

    現行自受法樂。

    故以彼字為此會種子矣 次大供養會以hUM吽字為種子者。

    此會乘羯磨威儀上求菩提下化衆生之作法。

    是則供養承事為宗。

    其一切供養雲海從此吽字踴出。

    故廣大摩尼供養陀羅尼以此字為種子。

    此會用此字亦複如是 次四印會一印會同以vaM鑁字為種子。

    廣斂雖寔異。

    度衆生之悲願鹹皆同之。

    故不用别字焉 次金剛薩埵會所以用oM唵字者。

    此字具三身義。

    從此三身出生無量無邊佛身。

    亦名無見頂相義。

    亦名本不生義。

    亦是如來毫相功德義。

    方今普賢金剛薩埵一切諸佛母。

    一切衆生所有如來大我。

    莫不普賢菩薩。

    故以此字為種子焉 次降三世會以vaM鑁字為種子。

    斷煩惱意也。

    乘極大慈悲之忿怒。

    出能斷金剛之智慧故。

    以證金剛字為種子焉 次降三世三昧耶會用aH惡字者。

    忿怒之本誓雖誠似異。

    伏斷之太術以方便為緻故。

    同用此字耳 第二問雲。

    儀軌雲蓮華部心念誦法(雲雲)三部心中舉蓮華意何耶答雲。

    三部心之心與儀軌題目雲蓮華部心之心。

    其義不同。

    彼顯三部各别弘誓之心也。

    此明說法斷疑悉跢之心。

    抑三部中舉蓮華部為此法題目者。

    胎藏界大日如來說法故。

    入其三摩地。

    金剛界妙觀察智說法故。

    入其三摩地。

    其佛即蓮華部主故。

    舉蓮華以為名。

    心者菩提心。

    行者以菩提心為本念誦法 第三問。

    四禮所雲微塵數成四尊(雲雲)何物有微塵數耶答雲。

    識心之處有心王心數。

    心王佛者印大毗盧遮那。

    心數佛者四佛。

     此四佛身各攝盡别方十佛刹微塵數諸佛菩薩。

    一切奉教金剛使者等故雲爾。

    煩惱即菩提義也 第四問。

    辨供物時。

    入不動明王三摩地(雲雲)其作法何耶。

    以彼真言加持欤答雲。

    辨供作法者。

    以髻離吉羅明王印契密語加持。

    成辨備一切供養。

    而今入不動三摩地者。

    可為去垢之作法欤 第五問。

    磨瑩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

     塗香故(雲雲)以五分法身為塗香而塗我身雲事欤(雲雲)為當以塗香為五分法身雲事欤(雲雲)答雲。

    自身本具此五分法身。

    而以塗香塗彼五分法身矣。

    意者塗香是戒波羅蜜也。

    戒者即萬善之根本。

    所謂諸惡莫作(雲雲)今者以戒香熏馥五分法身。

    蠲除煩惱之臭氣。

    磨瑩自性之妙身焉 第六問。

    羯磨會三昧耶會以内供養列前。

    以外四供養列後。

    而何至供養時。

    以外四供養列前。

    其意何耶答雲。

    羯磨三昧耶兩會自受法樂之處故。

    以嬉鬘歌舞置内。

    以香華燈塗置外。

    大供養會他受法樂之處故。

    以香華燈塗置内。

    以嬉鬘歌舞置外。

    此界餘寶山類準而可知矣 第七問。

    外四供養中有香華燈塗菩薩。

    并有位所。

    何無阏伽飲食菩薩并位所。

    若有相攝處耶答。

    自受用土無阏伽飲食之用。

    他受用土用此二物之用故。

    以六波羅蜜置大供養會。

    攝六種供養。

    飲食攝壇。

    阏伽攝禅度 第八問。

    供養會光菩薩種子。

    梵字漢字子注相違。

    實正何耶答雲。

    此子注音甚難案。

    暫依梵字及師說可誦。

    前人用魚力切之音。

    後人用魚育切之音。

    前說是口傳。

    後傳據梵本。

    随宜用耳 第九問。

    不增不減立九會意何耶答。

    相配九識欤。

    答尤好之 第十問。

    五大尊何尊何佛。

    為當有無何耶答雲。

    每會外金剛部天等界道之外有寶性草。

    蓮華門之地。

    其地四維安黑色忿怒三股。

    是彼尊等三昧耶形也。

    或畫羯磨體。

    艮不動位。

    巽降三世位。

    坤軍荼利位。

    幹大威德位。

    金剛藥叉在每會比月輪。

    故無位所矣 已上略答既畢。

    少僧伏見來問旨。

    甚深難思議。

    智津之底深。

    船師之迹廣。

    何應泊于性海。

    慧日之光高。

    遍照之影垂。

    獨朗于禅林。

    當敷覺華于心樹。

    攀妙果于佛地者。

    少僧臨問欲答。

    如蚊虻之飲巨海。

    斟意回思。

    似鹪鹩之淩太虛。

    隻伏托諸佛之大慧。

    開示自心之少義。

    請垂照察。

    于時應和三年十一月二日。

    最上乘末學沙門(某甲)答 遍照金剛實靈挍閱 寬政四年壬子之九月 天台沙門實辯謹志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