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首頁
    方面,除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外,進而能廣行好事,能得身業清淨;口業方面,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進而能口說好話,即能口業清淨;意業方面,不貪、不嗔、不癡,而存好心即獲意業清淨。

     忍辱并非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懦弱行為;忍是一種大無畏、大擔當。

    《佛遺教經》雲:“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因此,忍是一種力量,是責任,是明理,是化解,是般若智慧。

    忍辱是為了對治嗔心,經雲:“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所以有忍辱力量的人,面對榮辱毀譽、利衰苦樂,都能擔當。

     精進,依佛教的教義而言,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過程中,不懈怠的努力上進,克服困難,務期達到目标。

    佛陀曾經告訴阿難尊者:“在家精進,衣食豐饒,居業益廣,遠近稱歎;出家精進,行道皆成。

    ”因此不管在家、出家,唯有勤奮精進,才能諸事成就。

     禅定意譯“靜慮”,是指心專注于一境,而不散亂的狀态。

    如《大智度論》說:“攝諸亂心,名為禅定。

    ”我們的心,每天在五欲塵勞裡面逐境流轉,由于心識妄動,障蔽本自清淨的佛性真心,故常淪生死,唯有息緣靜慮,才能身心安住,才能開顯本有的智慧,而明心見性。

     般若是内自證的功夫,是通過“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所獲得的内外圓成的智慧。

    人生若無般若為前導,如盲人摸象,易為塵境所動搖。

    有了般若智慧才能透徹宇宙真相,才能洞察秋毫,轉垢穢為清淨,轉黑暗為光明。

     “六波羅蜜”是大乘菩薩道至高無上的修行法門,我們要想自覺覺人、自利利他,非得行“六波羅蜜”,方能福慧圓滿,成就佛道。

     【思考】 1.何謂“六度”?你覺得哪一度最容易做到?為什麼? 2.布施為什麼可以種一收十?請舉例說明。

     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六度”?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奉行四攝六度,能廣結善緣;遵守五戒十善,能遠離罪垢。

     布施,是慈悲的養成;持戒,是道德的增長;忍辱,是人格的升華;精進,是力量的聚集;禅定,是修行的展現;般若,是智慧的極緻。

    六度皆備,則是佛道的完成。

     忙與閑 忙碌的時候要有空閑的心情,空閑的時候要有忙碌的感受。

     【提要】 忙與閑是生活寫照的最佳對比,有的人忙中有優閑的心情,有的人閑中有忙碌的感受,不論是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協調得恰當最重要。

    身忙而心不忙,在忙碌的時刻不忘給心靈沉靜的空間;在閑暇的時候也不能過度虛擲光陰,終日無所事事。

    如何在忙與閑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才是生活之道。

     【正文】 你的生活是忙呢?是閑呢? 忙與閑是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有的人喜歡忙,越忙越奮發,越忙越有精神,把忙看成是動力、是營養,認為安閑是偷懶、是懈怠、是無所事事,與死亡無異。

     但也有人認為閑是放下、是清淨、是自在、是修養,認為忙是對世間的愛好、是執着,是做工作的奴隸。

     也有的人忙中有閑。

    例如勞工要求周休二日,或者力争每日上班八小時。

    甚至有的人在忙碌工作中,他希望喝茶、看報,想辦法借機出差,總希望忙中偷閑。

    也有的人閑得發慌,閑得不自在,因此自己出錢出力去拜托别人給他一份工作,無非是希望用忙碌來打發時間。

     忙是法喜,忙是發心,忙是進步,忙是安住。

    從忙當中,我們可以體會生命的價值和工作的意義。

    忙也讓我們獲得許多知識,認識很多朋友,結下許多善緣。

     然而忙也有不同的層次。

    有的人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而忙,有的人為社會的富樂而忙;有的人忙着替人排難解紛,有的人忙着扶弱濟貧。

     我們看到飛機場、火車站裡,每天人來人往,他們必定是忙人。

    隻不過有的為名,有的為利,有的為情,有的為愛。

    當然,也有的人像孔子周遊列國、像佛陀到處行腳。

    他們傳播和平的跫音,穿梭于人群之間。

    也有人宣揚真理,雲遊在世界各地,每天為己忙,也為人忙,更為世忙。

     有的人以忙為樂,以忙為喜,恨不得一天能再增加二十四小時,以供自己忙碌;有的人閑得無以維持生活,隻想别人來救濟,希圖别人的賞賜,甯可伸手向人企求,也不肯自己去勞動。

     忙固然苦,閑何嘗不苦?與其閑着無事苦,不若忙碌較有意義。

    忙,是身心最滋養的補品;忙,更為今生和來世播下善美的種子。

    人的生命有限,因此我們要盡量使自己忙起來。

    因為忙,才會進步,才能成就。

     其實,說忙說閑,不過是事相上的對待,若能理事圓融,則雖忙猶閑。

    最好能夠在忙碌的時候有空閑的心情,在空閑的時候有忙碌的感受;能夠“心閑人不閑,人忙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