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胎藏三密抄卷第二

首頁
    施願金剛等菩薩并之者。

    此阿阇梨。

    以如來加持及阿字故。

    即是毗盧遮那如來。

    以如來自作成事所不應故。

    更以嚩字加持。

    作金剛薩埵身而畫諸像也(嚩字并施願吉祥金剛者。

    是)(文殊也。

    種子是麼字。

    是即空點也。

    用加縛為鑁字耳)當作時想同己身如上說之。

    又誦此嚩字百遍。

    或千遍等也。

    畫大悲藏生大曼荼羅内漫荼羅(私雲。

    施願金剛者。

    極以難秘之言善思擇之) 大海印(私雲。

    有雲。

    從此以後。

    名嚴淨佛國土奉事諸如來) 軌雲。

    嚴淨佛國土。

    奉事諸如來。

    谛觀香水海(雲雲)不說印記雲。

    先于身前觀置尾字。

    字變成香水大海。

    于時二手内縛。

    開掌仰之身前三度右轉(私雲。

    有雲。

    二空着風根側。

    有雲。

    二手内叉。

    二空頭跓令中窪。

    又有雲。

    除别儀式印。

    自餘諸印。

    )(皆須當心三誦頂散。

    有雲。

    一切不皆頂散)青龍雲。

    二手相平相叉二空散舒右旋。

    是海水印。

    準前右風甲押左風面定之不動。

    即八功德水印(私雲。

    有雲。

    以惠風押定風上少動。

    真言)(五輪種子字)軌雲真言曰唵尾摩噜娜地吽 金剛手持花印 軌注雲内智(私雲。

    内智者雲以五股印表内五智故雲内智)記雲。

    先結内縛五股印。

    當心當觀。

    以五?金剛立大海中。

    即成蓮華莖。

    作是觀觀已誦真言三遍。

    舉印更下如豎杖拄軌雲。

    嚩(入莖)嚩曰啰(二合)播抳 十字羯磨印 軌前真言注雲。

    此大真言王印青龍雲。

    此大真言王印口授記雲。

    結十字羯磨印。

    即是金剛界羯磨印也。

    結此印誦大真言王。

    以印置前海中所建五?金剛之上。

    當觀五?。

    即蓮花莖。

    此羯磨印。

    是蓮台也(對記有雲。

    外二火入月相鈎。

    二)(地二空各舒相跓。

    開掌伏之。

    又雲。

    若開臂時則印自平雲雲。

    彼記雲。

    兩處出異說。

    更檢。

    又有雲。

    此印為蓮花房低。

    )(有雲。

    外縛二火入掌。

    以其樞入基内) 蓮花王印 軌不說之。

    但雲。

    以妙蓮花王持于花藏界(青龍注雲)(口授。

    此上印四道秘授。

    私雲。

    坑杵台花也)記雲。

    結前八葉蓮花印置心。

    真言即前蓮花座真言是也。

    當觀以印置十字羯磨之上。

    即是彼台上置蓮花王也。

    建立花藏世界已了(私雲。

    此有十二支生句雲雲。

    更問) 觀曼荼羅相軌雲。

    最初正覺等。

    敷置曼荼羅。

    蜜中之秘密。

    大悲胎藏生。

    及無量世間。

    出世曼荼羅。

    彼所有圖像。

    次第說當聽。

    四方普周匝。

    一門及通道。

    金剛印遍嚴。

    中羯磨金剛。

    其上大蓮花。

    妙色金剛莖。

    八葉具鬓蕊。

    衆寶自莊嚴。

    開敷含果實。

    于彼大蓮印。

    大空點莊嚴。

    十二支生句。

    普遍花台中。

    常出無量光。

    百千衆蓮繞。

    其上複觀想。

    大覺師子座寶玉以校飾。

    在大宮殿中。

    寶柱皆行列。

    遍有諸幢蓋。

    珠鬘等交絡。

    垂懸妙寶衣。

    周匝香花雲。

    及與衆寶雲。

    普雨雜花等。

    缤紛以嚴地。

    諧韻有愛聲。

    而奏諸音樂。

    宮中想淨妙。

    賢瓶與阏伽。

    寶樹王開敷。

    照以摩尼燈。

    三昧總持地。

    自在之婇女。

    佛波羅蜜等。

    菩提妙嚴花。

    方便作衆伎。

    歌詠妙法音。

    供養諸如來。

    以我功德力。

    如來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養而住(普通印私雲。

    有)(雲。

    八葉一一别立一柱。

    以成八柱樓閣。

    有雲。

    金剛合掌開掌面合脫。

    是樓閣印。

    安心想八葉蓮台上。

    有七寶樓閣。

    )(種種嚴具如軌文。

    次結定印。

    想樓閣中有三部海會雲雲)記雲。

    八葉蓮花台上觀置種種莊嚴曼荼羅相三部界會。

    可明觀之。

    具如儀軌。

    作是觀已。

    即作金剛合掌。

    乃唱以我功德偈(私雲。

    經第七。

    此偈次于虛空藏轉明妃。

    同下五供後普供養真言。

    但注雲法應多)(誦) 大輪壇印 軌不說。

    但雲結大輪檀印記雲。

    結大輪檀印前轉法輪印是也。

    或說。

    結金剛輪印。

    即金剛界中輪檀印是也。

    結此印置心前。

    誦真言三返。

    印面向下按地。

    次印曼荼羅。

    次印上方。

    次印心額頂口。

    但置口持時。

    一度唼印。

    面如入口之勢而散之 衆色界道 軌雲次衆色界道。

    啰(白色中)囕(赤色幢)迦(黃色花)麼(青色祢)诃(黑色音界道金剛惠印真言)觀彼中胎内(諸尊種子一一分明安布)(先相圓光)普光淨月輪。

    清淨離諸垢。

    中有本尊形。

    妙色超三界。

    绡谷嚴身服。

    寶冠绀發垂。

    寂然三昧地。

    輝焰過衆電。

    猶如淨鏡内。

    齒邃現真容。

    喜怒顯形色。

    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

    明了心無亂。

    無相淨法體應願濟群生。

    以八曼荼羅。

    眷屬目圍繞。

    次東遍知印。

    北方觀自在。

    南置金剛手。

    依濕哩底方。

    不動如來使。

    風方勝三世。

    四大四大護。

    初門釋迦文。

    第三妙吉祥。

    南方除蓋障。

    勝方地藏尊。

    龍方虛空藏。

    及蘇悉眷屬。

    護世威德天(私雲。

    問。

    第三妙吉祥者意何。

    答。

    此是如來密語)(也。

    具如曼荼羅抄。

    更檢)記雲。

    先結五钴印。

    當心當觀曼荼羅内院有五色界道。

    周遍莊嚴。

    作是觀已。

    當觀羅字。

    羅字白色。

    即誦羅字真言一遍。

    以印自東北角右繞一匝。

    是初界道也。

    若約五智者。

    是法界五智也。

    若約佛者。

    大日尊也。

    次如次觀囕迦麼诃字。

    赤黃青黑色也。

    各誦一一匝如前。

    是第二三四五界道。

    若約智者。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若約佛者。

    阿閦佛(私雲。

    諸文雲寶憧佛)花開敷佛。

    阿彌陀佛。

    天鼓雷音佛。

    誦前五字真言。

    必加歸命句。

    内院成了。

    次以同印置心。

    三誦吽字真言。

    加歸命如前。

    一誦一匝。

    即第一二三院。

    成當作是觀。

    以金剛杵界道三部曼荼羅成了(有雲。

    三重界道色者。

    阿字金色光欤)次自中台至于第三院。

    一一月輪。

    一一種子。

    一一三昧耶形。

    一一諸尊。

    如其圖位可觀置之。

    先觀中台有月輪。

    月輪上有纥哩字。

    字變為蓮花座(私雲。

    有雲。

    大宮殿中師子座上有蓮花。

    )(台上普光淨月輪。

    師雲。

    文雲。

    圓光者圓輪也)座上有阿字。

    此阿字放金色光而照四方。

    依此加持故。

    諸尊座位及種子字。

    皆悉出現。

    次觀阿字變成?兜波。

    從彼?睹波放光照諸尊種子字。

    由此加持故。

    諸尊種子字變。

    各成三昧耶形。

    次觀宰都波。

    變成大日如來。

    如來放光照彼諸尊三昧耶形。

    由此加持故。

    三昧形變成諸尊身具如文也(義釋雲。

    彼阿阇梨觀道未融。

    恐延時節詣。

    但于中台蓮花台上。

    而觀阿字者。

    門出無量光遍照諸尊位。

    爾)(時諸尊。

    即現以方便觀。

    如是諸尊。

    與我身無二無别。

    即是我身也)建立曼荼羅已了。

    凡于此界有十三會。

    謂普光淨月輪中有本尊形。

    以八曼荼羅眷屬自圍繞(明中台也。

    八曼荼羅者。

    四)(智四波羅蜜也)次東遍知印(第二院)北方觀自在(第三院)南地金剛手(第四院)依濕哩底方。

    不動如來使。

    風方勝三世(第五院已上第二院)四方四大護(第六院)初門釋迦文(第七院。

    已上第三院)第三妙吉祥(第八院)南方除蓋障(第九院)勝方地藏尊(第十院)龍方虛空藏(第十一院)及蘇悉地眷屬(第十二院)護世威德天(第十三院。

    已上第四院。

    私雲。

    此十三會。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