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軌多異說。
更檢)義雲。
又虛空眼真言。
以●伽字門。
于法無所行故。
名為行如實道。
三世諸佛。
皆從此道來成正覺。
是故伽字名之為來。
上加空點。
即是成菩提句也。
餘如前釋。
又法界真言。
以啰字為心。
諸心諸塵垢本來不生故。
畢竟常淨。
上加圓點。
言此中緣生幻相無所不遍。
無所不有也(私雲。
經别說種子真言。
餘□□此□)又雲。
經雲。
爾時毗盧遮那世尊。
欲說自教迹不空悉地一切佛菩薩母虛空眼明妃者。
如前諸大尊等。
各于自所通達法界門。
說自心及眷屬真言。
皆欲如其性類引攝無量衆生。
令于彼彼法門得自在故。
今毗盧遮那。
又欲令彼一切諸法界門進越修習者。
乃至一毫之善切不唐捐故。
諸有所作無不成就。
如般若經初品所開示故。
從一一門。
皆生如來普門大智身故。
複說心王自證之教。
所謂摩诃般若一切佛菩薩母明妃。
如大品佛母品中演說其義。
以如來加持之教本來不生故。
無有足亦可尋。
是故不空教迹遍一切處。
若有迹可尋。
是則生滅行處。
非自教之迹也(私雲。
二十雲。
自教迹者。
即是法佛自證之教)又此真言。
以初誐字誐為體。
誐字是行義。
是去來義。
以一切法本不生故。
乃至因不可得故。
則是一切法都無所行。
所謂不行色不行受相行識。
不行色常色無常。
不行色苦色樂。
如是我與無我。
淨與不淨。
空與不空。
有相無相。
有作無作。
有為無為寂靜等。
皆應廣說。
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複次不行亦不行。
何以故。
一切法非是本有今無故不誰相。
涅槃亦不可得故。
曰伽伽那。
是大空義。
轉釋二字。
以二邊不行故。
名為大空也。
此中句義。
誐誐曩譯為虛空。
嚩啰是勝願。
落乞灑奶是相勝願。
如虛空相。
即是淨菩薩心。
心畢竟淨故。
無邊際故。
離分别故。
故以大虛空喻之。
然是中複有無量功德虛空所不能喻也。
以如是觀心實相故。
名曰虛空眼。
即于如是虛空眼中蓮花胎藏開敷心佛現前。
是故名蓮花母諸佛母。
次句雲誐誐曩三謎者。
前句已說心相令更明心體包含廣大等同虛空。
次雲薩嚩都。
譯雲一切處。
嗢蘖多譯雲更無比。
言此等空智願。
于一切法界門。
皆至妙極之境。
是故無可為譬無能及者。
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亦兼母子兩義也。
次雲阿避娑(引)羅。
是堅固不可壞義(私雲。
二十本雲。
上有阿聲相連。
陛薩羅婆不可壞)言此智本從金剛寶拄性生故。
不可破壞。
又為虛空佛母之所含養故。
不可破壞。
次雲三婆吠者。
是從生義。
如人胎分成就時。
出離胎藏如來亦爾。
淨菩薩心究竟圓滿時。
出過一切諸觀自然智生。
如是生時。
即是從大空生故。
雲從不可壞生也。
入嚩啰曩。
是光焰照明義。
如大威德天生時。
自然有光照諸世界如來亦爾。
适從佛母降生時。
大日威光遍照法界。
爾時毗盧遮那所願已滿而作是念。
我今普門具體。
皆從虛空眼生。
是故此恩難可酬報。
由此發誠實言歸命般若波羅蜜雲。
曩谟阿伽(引)南(引)即是歸命。
不空者此義無所不遍故。
用多聲呼之。
所以然者。
如世人雖複智能備足勢位。
自在而常供養其母。
如來亦複如是。
雖為法王尊無與等。
然常尊重般若波羅蜜。
依之而住梵網以孝順父母為心地戒。
義在于斯也
七俱胝大勇猛大安樂不空三印真言(私雲。
有人以大安)(樂不空金剛三昧真實菩薩為延命菩薩)
軌不說之記雲。
金剛合掌當心。
誦一切菩薩真言。
若諸菩薩無明契者。
通用此印真言(私雲。
一切菩薩印。
諸軌皆用普印)軌雲一切菩薩真言曰曩莫三曼多沒[馬*太]南(引一)迦薩嚩他(二)尾麼底(三)尾枳啰儜(四)達啰摩(二合)[馬*太]睹涅(入)佐多(三)三三诃(六)婆嚩賀義雲。
又大勤勇真言。
佉字名為空。
空如涅槃經說。
乃至十地菩薩。
非其境界。
我坐道場知空等虛空故。
過語言道離諸因緣。
然諸世間徒見降魔之迹。
立此勤勇之号也(私雲。
經第七先說迦字真言。
舌契經所說迦字内。
一切諸法無造作雲雲。
次說薩婆他等真言。
今此軌)(梵字。
亦出離作業迦字)又雲。
又一切諸佛真言。
在東方大勤勇位。
十方佛等皆用之。
初雲薩嚩他。
譯雲總攝一切。
尾麼底。
譯雲無惠。
以無慧故則有種種疑悔故。
此字正譯為疑。
尾枳啰拏。
是除棄之義。
如世人謂蠲除糞穢亦用此名。
即是菩提樹下廓然大悟時。
一切種一切知見中疑悔永盡。
實相智生。
此實相身即是毗盧遮那法界身故。
次句雲達摩[馬*太](引)睹涅(甯逸反)惹(引)多。
譯雲法界生也。
此中涅(同前反)字名為大空三昧。
惹是生義。
上帶啰聲。
下有多聲。
啰是淨法界心。
亦是如來三角大智火。
多字是如來實相故。
此智生時。
即是從大空生。
末句雲參參賀。
此三字皆是種子為真言體。
娑字正是蓮花心。
以一切法谛不可得故。
名為如實知見。
以一切法無所著故名為佛。
無漏智無流故常。
常故不可破壞。
名為第一實際。
以加大空點故。
遍一切處。
如蓮花敷故。
此經宗以成菩薩智為花開敷佛也。
以對妙因妙果故。
對權實二用故。
對自證加持本迹義故。
對自覺覺他義故。
所以再言之。
賀字是如來自在力。
正以如是自在力故。
從此二種蓮花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
以大悲漫荼羅廣義普攝衆生也私雲。
此會有三真言。
今軌初名一切佛心。
次名虛空眼。
後名一切菩薩。
今此初後二真言名。
玄青三卷并同今軌。
經第二初名普一切佛菩薩心真言。
後名一切諸佛真言。
經第七雲普通種子心曰。
南麼三曼多勃[馬*太]南迦。
一切菩薩真言曰(雲即出今軌後真言。
但無初迦字)又經第二說諸真言。
皆不加種子字。
别說種子真言。
其中有一真言。
名大勤勇真言。
南麼三曼多勃[馬*太]南欠。
攝軌初出薩嚩他菩薩真言。
名一切菩薩。
菩薩字側追注佛字。
後出薩嚩沒[馬*太]等真言。
名一切諸佛心。
諸佛字側追注菩薩心。
此二本說二印雲普通印。
或本初出薩婆他等真言。
名一切佛。
後出薩嚩沒[馬*太]等真言。
不雲其名。
廣軌雲。
大日如來東。
大白蓮花台。
圓淨月輪中。
内現商佉色。
觀欠字法門。
三角放光明。
其色皆鮮白。
金剛印圍繞。
從彼真言王。
周匝放光明。
普遍而流出。
持此降四魔。
号名遍知印。
能具多功德。
彼一切佛心。
号為大勤勇。
彼真言曰(印同大日雲雲。
即出今軌。
初真言但)(無種子)又雲。
南維白蓮台。
觀迦字光輪。
金色光輪中。
救世諸菩薩。
大德聖衆印。
号名滿衆願。
二羽初分交。
名普通密印(雲雲即出今軌後真言。
但無種子)經第三說種子雲。
東方一切諸佛。
以阿字門及大空點。
火天方一切諸菩薩置迦字雲雲。
此等不同。
可思釋之。
遍知印已下至此。
是第二會一切佛心部了又私雲。
密印品從三昧耶至普賢慈氏。
有三十三尊印明。
攝軌皆置遍知院中。
此外亦有虛空眼。
一切菩薩一切諸佛。
心毫相四印明。
問。
彼品次有除蓋障等諸菩薩印真言。
何不以彼而攝此中。
答。
此院總攝諸佛菩薩故。
亦可攝除蓋障等。
然彼有别會故此不取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