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耶故。
令所作圓滿也。
此中所有字義。
亦當廣令别說(私雲。
有雲。
以上悲生漫荼羅了雲雲。
此有意趣可尋)
囕字觀
軌雲真言遍學者(乃至)說名三昧耶(私雲。
此七行是入秘密漫)(荼法品也。
甚深秘要也。
見如漫荼羅抄更檢)又雲。
現前觀啰字。
謂淨光焰鬘。
赫如朝日晖。
念聲真實義。
能除一切障。
解脫三毒垢。
諸法亦複然。
先自淨心地。
複淨道場地。
悉除衆過患。
其相如虛空。
如金剛所持。
此地亦如是(私雲。
經第七之文也)記雲。
行者入定先結法界生印。
當觀印端有白蓮花。
蓮花之上有囕字。
赫如朝日。
先作是觀已舉印頂上。
印頭向身。
徐●而下至于心前。
而外散之(具如金剛)(界儀中)當觀我心有阿字。
頂有囕字。
以囕字加持。
燒盡有漏身。
唯有阿字本不生
五輪成身
軌雲。
住本尊瑜伽。
加以五支字。
等引而運想。
即同牟尼尊。
阿字遍金色。
用作金剛輪。
加持于下體。
說名瑜伽座。
鑁字素月光。
在于霧聚中。
加持自臍上。
是名大悲水。
囕字初日晖。
彤赤在三角。
加持本心位。
是名智火光唅字劫災焰。
黑色在風輪。
加持白毫際。
名說自在力。
佉字及空點。
想成一切色。
加持在頂上。
故名為大空。
五字以嚴身。
威德炬熾然。
滅除衆罪業。
天魔為障者。
見赫奕金剛。
首中百光王。
安立無垢眼。
觀身同如來。
複念滿足句(私雲。
經第七之文也。
但文少異)真言曰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鑁囕唅欠記雲。
先于身下分(謂臍下也)觀阿字。
其形方黃色。
作此觀已結五?印。
置下體誦阿字真言三遍。
向下散之(私雲。
先德或用内縛五?。
或用外縛)次地輪上當觀鑁字。
其形圓白色。
觀已結水輪印。
即八葉蓮花印是也。
以印置臍上。
誦真言三遍。
内外散之。
次水輪上當觀囕字。
其形三角赤色。
觀已結囕字印。
以印安胸。
誦真言三遍。
而解散之。
次火輪上觀置唅字。
如半月青色。
觀已結風輪印。
以印安白毫際。
轉法輪印是也。
誦真言三遍。
而外散之。
次頂上觀欠字。
形圓種種色。
觀已結空輪印置頂上。
誦真言三遍而頂散之。
其印相者。
金剛合掌。
屈二頭指。
指端向下。
以二大指各撚頭指之傍(私雲。
有雲此)(亦用五?印。
又輪真言皆如歸命)五輪成身已了。
或說火輪以上三印不外散。
散在頂上。
次首中百光王印印置頂上(金剛合掌是也)即觀暗字于頂上其色是赤。
作此觀已誦暗字真言三遍。
即乍在頂。
以印向前三度動搖。
此觀有二種說。
一說先以字頭向于?。
後置于頂上。
一說以阿字遍身體。
于時以空點置十字所(十字者頂上也)是時我身舉體。
為暗字即證菩提義也。
次安立無垢眼。
先結佛頂印置心。
其印相者。
先金剛外縛舒二中指。
指頭相拄。
開二頭指着中指上節。
以二大指撚中指中節即成(私雲。
有人用内縛。
此印在處至下當知)當觀阿字在胸。
其色赤也(私雲。
有雲。
成心之義也)即誦真言三遍頂散(真言即阿字)次結法界生印(囕字印)以印置心。
當觀左右二目。
有囕字作此觀已。
誦囕字真言三遍。
誦真言以印觸左右目。
依此字加持故。
成無垢眼頂散如常(對記雲。
二十二首中百光王。
二十三心置無無生句。
二十四安立立無垢眼。
)(又或說有四事。
如青龍軌雲。
首中百光王。
心置無生句。
胸表離染字。
安立無垢眼雲雲。
胸表離染等者。
有雲。
以)(囕字置胸上及兩眼上。
結火印。
當心三誦。
次加持左右眼。
有公。
離染結囕字印。
當心誦明無垢結火印安立二眼。
)(有雲。
心無生胸離染。
或次額無垢眼雲雲。
如是異說。
又不委細。
是甚秘故。
隻示梗概。
更問明師)次滿足句金剛合掌置心(私雲。
有雲。
慈覺大師。
别時授五?印)誦滿足句真言三遍。
言滿足句者。
五字真言是也。
依是加持故。
成無漏清淨五大法身。
于時成遍法界身也(私雲。
五字佛有一身。
是五大。
●●●是窣堵婆。
●●●即大日。
此二身三身雲雲。
有)(雲。
此滿足句次十二真言王雲雲。
是深秘要也。
必用更問)廣大軌九方了雲。
次結三昧耶。
複入法界生。
薩埵被甲胄。
欲淨有情界。
先以法界生。
印明在心位。
谛觀自性慧。
體中有啰字。
遍身成智火。
諸垢不可得。
佛說火中上。
三角生火光。
如日晖猛焰。
先燒妄分别。
藏識因業盡。
大及蘊處界。
皆令性寂滅。
二羽金剛拳。
而舒于風輪。
名淨法界印彼真言曰曩莫三曼多沒馱喃嚂三稱彼明已。
舉印于頂上。
漸漸至于足。
能焚蘊四大。
諸法本不生。
自性寂滅故。
是為淨心地。
故名字燒字。
既焚有情界。
諸法本不生。
心性自清淨。
次觀阿字輪。
一切佛加持。
色如黃金聚。
其相普方等。
性不可破壞。
名金剛地輪。
加持于下體(足臍)說名瑜伽座。
即金剛寶界彼真言曰歸命(一)阿印如金剛慧。
由真言印力。
加持成瑜伽。
不壞金剛座。
次觀金剛智。
光明照有情。
令同得此地。
同體大悲中。
能生于鑁字。
相智于臍位。
白色相圓明。
如月光九重。
在于輕霧中。
流住甘露水。
充潤衆生界。
名為定水輪。
加持于臍位。
故名大悲水彼真言曰歸命(一)尾印與蓮花同。
由真言印力。
加持威德故。
得大悲三昧。
次觀大悲定。
體同自性慧。
光淨本無垢。
能生于嚂字。
色赤如日晖。
三角生威焰。
名為慧火輪。
能除垢穢障。
加持在心位。
故稱慧火威彼真言曰歸命(一)嚂印同大惠力。
由印明力故。
加持成自性。
大實相火輪。
次觀自性風。
惠光焰鼓動。
能生于唅字。
形如半月輪。
青黑成威怒。
飄動十方界。
有情因果業。
悉皆無自性。
性本無縛解。
成解脫風輪。
加持在眉間。
能壞衆惡魔。
故名解脫風彼真言曰歸命(一)唅印同轉法輪。
由印真言力。
成解脫風輪。
次觀解脫性。
體空含衆色。
真空生欠字。
想置于頂上。
色玄相周普。
周遍滿十方。
名為大空輪。
一切無障礙彼真言曰歸命(一)欠印名尊勝空。
由真言印力。
加持等法界(私雲。
此五輪印極秘密故。
諸文不明。
先德傳如前少異此軌。
有雲。
尊勝空印。
金)(剛合掌置頂上是)爾時世尊。
入降伏四魔三昧。
說以滿足句。
普通印。
五處。
彼真言曰唵(一)薩嚩嚩他欠嗢那蘖谛薩匠啰呬?誐誐娜劍娑嚩(二合)賀由真言印力。
能降伏四魔。
煩惱五蘊死。
解脫于六趣。
滿足一切智。
淨五蘊四大。
成五分法身次安立器世間軌雲。
安立器世間空風最居下。
次觀火水地。
是輪同金剛名大因陀羅(悉地出現品義釋雲。
大因陀羅者。
此是金剛中之極剛者。
能破金剛。
而金剛不能破)(彼。
又是極黃色。
如紫磨金色)光焰淨金色。
普皆遍流出次應念地持。
而圖衆形像記雲。
先以阿字為地輪。
輪下有鑁字成水輪。
輪下有囕字成火輪。
輪下有唅字成風輪。
風輪下有欠字成空輪。
仍須先結五?印。
向下誦阿字真言三遍。
三遍散之。
次如次結水火風空印。
誦鑁嚂唅欠字下散。
建立器世界了。
或說曰。
将建立器世界。
先結火輪印置心。
當觀印頭有囕字。
囕字變成大火聚。
即誦囕字真言三遍。
以印向地三度投之。
依此字加持故。
世界穢惡悉以燒淨。
然後更以五字安立世界故。
成清淨不懷因陀羅網世界(私雲。
慈慧和尚。
以空風火水地為器界。
五輪次第此順諸文故)(可依之)廣大軌雲。
次結三昧耶後入法界生。
薩埵被甲胄。
次淨器世界。
如前法界生。
印轉在心位。
三稱彼明已。
以印相燒地。
水火風有為。
一切如劫燒。
成無為空界。
二界同一空。
永離有為過。
凝然同大空。
十方佛所位。
故名淨二界彼真言曰歸命(一)嚂真言者觀察。
情界同大空。
還念本性空。
建立無為界。
嚴淨佛國土。
故大日世尊。
入法界俱舍。
莊嚴藏三昧。
無盡莊嚴故。
以真言行門。
度無餘界衆。
次應念持地。
驚發于地神(雲雲此次有驚發地神印并偈等)又雲。
清淨器世界。
下方觀欠字。
圓滿遍十方。
含融一切色。
色玄性無礙。
故名大空輪彼真言曰歸命(一)欠次上觀唅字。
形如仰半月。
青黑生大風。
威怒有大力。
能持十方國。
故名大風輪彼真言曰唅次上觀嚂字。
三角生猛焰。
猶如劫災火。
故名大火輪彼真言曰嚂次上觀嚩字。
形如月九重。
光輪潔白色。
在于霧聚中。
能雨一切水。
充滿大千界。
故名大水輪彼真言曰鑁次上觀阿字。
色如黃金聚。
其相方廣大。
非以數量測。
性堅實難壞。
力持刹塵國。
名金剛地輪彼真言曰阿金剛滿足句。
三念普通明。
加持成五輪彼真言曰唵薩嚩他欠嗢那蘖谛薩叵啰呬?誐誐那劍娑嚩(二合)賀由真言印力。
加持器世界。
五輪皆成就。
如諸佛國土。
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花果。
遍滿法界中。
清淨極嚴潔(私雲。
已上器界五輪觀了。
但經第七并攝軌。
唯用風水地三輪也。
又此廣軌及攝軌。
此次作道場觀等。
)(即經第七意也)秘密漫荼羅品雲。
大日世尊。
複告金剛秘密主言。
秘密主有造漫荼羅聖尊分位種子标熾。
你當谛聽(乃至)以偈頌曰。
真言者圓壇。
先置于自體(私雲自體。
攝軌雲字體可決)自足而至臍。
成大金剛輪。
從此而至心。
當思惟水輪。
水輪上火輪。
火輪上風輪。
次應念持地。
而圖衆形像義釋雲。
次佛告意者。
凡阿阇梨。
欲建立大悲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