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刚三密抄第二

首頁
    埵大智印身。

    次于身前亦觀金剛薩埵智身。

    引入自身故。

    以前所觀五相成身一向名為法身未必爾也。

    攝真實經成本尊時。

    三身豈唯法身。

    但用法者自身姓成本尊。

    次觀已成尊交合一體。

    如意輪等諸别軌中。

    多于現智身處。

    或于壇上。

    或于像心。

    安尊種子變成本尊。

    即觀自身交合一體(雲雲)私雲。

    此義可爾。

    然法身智身義亦出金剛王等軌。

    故可有二義也。

    有雲。

    理智二身雖非異時。

    為令人易解假分前後也(雲雲)此義善矣。

     四明印 軌雲 次結四明印召引入自身 以降三世印屈進初如鈎 次進力互交仍屈頭相拄 次互相鈎結次腕合而振 由此四明印召引縛令喜 記雲。

    結降三世印當心誦明。

    至弱字二風指相召。

    至吽字二風相叉。

    至鑁字二風鈎結。

    至斛字舉二腕振如鈴。

    想以四明引入于己身而一體無二。

    每結印之處誦三遍軌雲。

    真言曰弱吽(引)鑁斛(引)薩埵軌雲。

    由誦此真言故。

    金剛薩埵智身令召入令縛令喜。

    與瑜伽者定身交合一體。

     陳三昧耶 軌雲 次陳三昧耶當結金剛縛 忍願蓮葉形成本尊瑜伽 稱誦三昧耶薩怛鑁(二合)明已 背後遍入于月輪。

    彼中等觀薩埵體。

    我三摩耶薩怛鑁(二合)真言曰三摩愈(引)唅摩诃(引)三摩喻(引)唅。

     私雲。

    彼中等觀等者。

    或本雲。

    彼中尊贊捺羅中等觀薩埵體。

    我三摩耶薩怛鑁(雲雲)彼中尊尊字或本作等字。

    贊捺羅中等一句或本無之。

    或本削等字作尊字。

    追以朱書贊捺羅中等字。

    此等異說學者思擇。

     兩卷軌薩怛鑁明已句次雲。

    次結蓮華三昧耶。

    誦本真言七遍已。

    即誦蓮花百字明。

    或一或三或至七真言曰。

    唵缽娜摩(二合)薩怛嚩(二合)三摩耶(乃至)頶唎(二合)背後遍入于月輪彼中等觀薩埵體。

    我三昧耶薩怛鑁(二合)真言曰唵三摩喻(引)唅摩诃(引)三摩喻(引)唅(同前薩埵印) 記雲。

    結三昧耶契。

    當心誦三昧耶明三遍。

    想背後遍入于月輪中而成普賢體(月輪體如圓室)次誦百字明。

    然後誦三昧喻明。

    或說雲。

    先結普賢三昧耶印。

    當心誦三昧耶明三遍。

    次結蓮花三昧耶印誦婆多摩三昧耶明。

    想身處月輪中。

    即解印左手作拳安腰。

    右手作拳安胸。

    誦三摩喻唅摩诃三摩喻唅真言 私雲。

    三摩喻唅摩诃三摩喻唅者。

    略出經雲。

    論曰。

    三摩耶身摩诃三摩耶身。

     對記有雲。

    背後者行者背後也。

    彼中尊者行者自身也。

    贊攞羅者月輪也。

    行者坐月輪中。

    等觀成薩埵體。

    我三昧耶薩怛鑁也。

    慈覺大師雲。

    月輪觀其形圓珠。

    乃想自身入珠中坐(勿輕為他說也)有雲。

    問。

    何故無用蓮花三昧耶明。

    答。

    若成五部用普賢三昧耶不可用蓮花三昧耶。

    今此說為善。

    又文雲。

    陳三昧耶者自陳我三昧耶薩怛鑁。

    有雲。

    陳三昧耶(入我我入義)真曰。

    ●●●●●。

    次等薩埵(所作已辨義。

    譬猶小乘我生已盡等觀)真言曰。

    ●●●●●(雲雲)次蓮花百字(巳上三真言同用一印。

    金剛縛忍願蓮葉。

    或先百字後等薩埵) 又說三昧耶印(軌雲。

    忍願蓮葉偏依蓮部。

    今通五部忍願如針)誦●●●●。

    次不改印誦●●●●。

     次結五部三昧耶印(三昧耶會五佛印)誦五部百字。

    加持四處(雲雲不具引之)又有人述等薩埵明意雲。

    于先五相成身之佛決定師子吼也。

    如小乘我生已盡等也。

    記者雲。

    然此印諸說未明。

    何者準教王經。

    金剛薩埵大印三明成已次有此法。

    結雲。

    随彼薩埵印。

    修習觀自身。

    誦弱吽鑁斛。

    身中入諸佛。

    即說三昧耶會三十七尊印。

    功能皆名大印。

    準而言之。

    此軌金剛薩埵是金剛部薩埵故。

    其三昧耶印外縛忍願如針二空二地各開立之。

    而軌文雲。

    忍願蓮葉形。

    是蓮花薩埵三昧耶印也。

    此軌本是蓮花心故。

    至此亦出此印。

    但前三明印契觀法。

    本是教王經中金剛薩埵印法。

    其印别軌。

    是彼羯磨印。

    則左拳安腰右杵抽擲是也。

    今作彼尊三昧耶印。

    别軌以金剛縛忍願入掌面合。

    大少合立如獨?杵是也。

    無是一切如來薩埵。

    可用佛部百字明也。

    若金剛部金剛薩埵羯磨印同前羯磨印也。

    三昧耶印。

    軌雲。

    以縛忍願如針。

    二空二空各開立之。

    師說外縛忍願如針。

    是阿閦三昧耶故亦得通用是也。

    可用金剛百字明也。

    文雲遍入金剛已大印如儀則身前應當結思惟大薩埵者。

    謂先自身成本尊。

    金剛薩埵種子印明觀法具足。

    為遍入金剛已等也。

    次于身前觀本尊身種子印明。

    觀法具足為身前應當結等也(現智身印)次以彼尊應觀自身(印同明異見智身了)次以四字召引縛喜(有印明四字明了)次結金剛薩埵三昧耶印誦三昧耶薩怛鑁已。

    次以前印誦金剛百字明。

    次觀金剛界。

    金剛薩埵向大日故。

    行者效之亦向大日故。

    以自背後入尊月輪。

    即于彼月輪中應等觀。

    金剛薩埵之體與我既三昧耶(本誓)薩怛鑁。

    即結三昧耶會三十七印明。

    亦用四明令人身内。

    若循一尊随用一尊皆名大印。

    義訣雲。

    我入入我之義。

    薩埵軌雲。

    于背後有月輪。

    以為圓光身處其中。

    不雲如圓室如圓珠等也。

    然王經雲。

    遍入背後而月輪于中應觀。

    而今軌雲。

    背後遍入于月輪。

    彼中尊贊捺羅中等觀薩埵體我。

    二文雖異準義可讀。

    若蓮花尊羯磨印左蓮右開敷是也。

    三摩耶印。

    軌雲。

    由縛禅智進力屈如蓮。

    師說以縛大少合立。

    是蓮花三昧耶印也。

    而今軌雲。

    結金剛縛忍願蓮葉形者。

    是無量壽三昧耶印。

    亦得通用。

    可用蓮花百字明也。

    遍入背後準而知之。

    若修五佛乃至三十七别尊亦準知之。

    若修總法。

    先以法界金剛薩埵身直修大日法。

    具觀諸尊。

    又此通别諸尊随陳三昧耶已。

    自身皆用三十七三昧耶印明。

    後用四明以入自身。

    然惠和上說。

    若成五部用普賢三昧耶印。

    不可用蓮花三昧耶印者。

    準教王經。

    十六尊四波羅蜜十二供等皆名普賢。

    其印右弄五股左金剛慢羯磨是印。

    又金剛縛二中入掌交合。

    二少指二大指各豎。

    頭相拄如獨股杵。

    是三昧耶印(出普賢軌)此法界普賢故可成五部。

    若縛忍願如針。

    是金剛部三昧耶。

    唯成金剛薩埵(雲雲)略出經雲。

    既加持已以山羽為金剛拳。

    觀羽執跋折羅。

    觀察作壇場處。

    以雄武相稱跋折羅薩埵。

    而按行之(巳上)此約總法言之(雲雲) 私雲。

    諸師異說見者取舍 已上四印明别别示要事了 對記明次前四字明中雲。

    上來三印義理未明。

    合引誠文自可了知。

    略出經中。

    五相成身已。

    次欲造壇。

    初雲。

    修瑜伽者結加趺坐已谛想。

    己身是如來身。

    無想成就修加持法。

    即結摩诃薩埵大契。

    即金剛薩埵是。

    私雲。

    此印契由教王經雲。

    次當說一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