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刚三密抄第二

首頁
    動佛于額 寶生尊頂右無量壽頂後 不空成就佛應在頂之左 大日灌頂 記雲。

    結前成本尊印。

    當心。

    誦明安頂對記有雲。

    五佛先以印安心誦真言。

    後轉安五處。

    有雲。

    五處是五佛在處。

    至其灌頂當灌頂上軌雲。

    真言曰唵薩嚩怛他薩戴(引)濕嚩(二合)啰耶(二合)毗曬(引)迦吽。

     阿閦灌頂 記雲。

    結前阿閦印安額軌雲。

    真言曰唵嚩日啰(二合)薩怛嚩(二合)毗诜遮?(引) 寶生灌頂 記雲。

    結寶生印安頂右軌雲。

    真言曰唵嚩日啰啰怛曩(二合)毗诜遮?怛洛(二合) 無量壽灌頂 記雲。

    結無量壽印安頂後軌雲。

     真言曰唵嚩日啰(二合)缽娜摩(二合)麼攞毗诜遮?纥唎(二合) 不空灌頂 記雲。

    結不空印安頂左軌雲唵嚩日啰(二合)羯麼(引)毗诜遮?(引)惡義訣雲。

    如上所說五智印門一一複别五相灌頂之法。

    一者光明灌頂。

    謂諸佛菩薩放光加持也。

    二者甘露灌頂。

    謂以教主真言加持香水也。

    三者種子灌頂。

    謂部尊字内想布身心。

    四者智印灌頂。

    謂部主所執印契加持。

    五句義灌頂。

    謂部尊真言及思中義理想布彼心(已上)私記雲。

    此中以印真言灌頂也 四佛結鬘 軌雲 次于灌頂後應系如來鬘 四方諸如來皆三昧耶契 額前二羽分三結于頂後 向前如鬘帶先從檀慧開 記雲。

    結不動佛契安額誦明。

    二手各作拳額前一轉繞。

    即至頂後亦一轉繞。

    然後徐徐自小指解散至臍前。

    而想作結鬘之勢。

    三佛亦複如是。

     私雲。

    記雲一繞者。

    經雲三繞。

     對記雲。

    或說。

    先以大日劍印當額誦真言。

    儀式同四佛。

    諸阿阇梨秘而不傳。

    須大日後結四佛印。

    是五佛鬘印。

    諸阿阇梨秘惜不肯傳之。

    不可輕爾中院别時記雲。

    大日真言曰(四佛鬘前以大日釼印系大日鬘)唵薩嚩怛他(引)蘖戴(引)摩(引)羅(引)毗诜遮?(引)鑁 阿閦結鬘 軌雲。

    真言曰唵薩怛嚩(二合)麼攞毗遮?鑁 寶生結鬘 軌雲。

    真言曰唵嚩曰啰(二合)啰怛曩(二合)麼攞毗诜遮?鑁 無量壽結鬘 軌雲。

    真言曰唵嚩曰啰(二合)缽娜麼(二合)摩攞毗诜遮?鑁 釋迦結鬘 軌雲。

    真言曰唵嚩日羅(二合)羯磨麼攞毗诜遮?鑁 被甲印 軌雲 次于諸有情當興大悲心 無量生死中恒被大誓甲 為淨佛國土降伏諸天魔 成最正覺故被如來甲胄 二羽金剛拳當心舒進力 二度相萦繞心背次兩膝 臍腰至兩肩喉項額又頂 各各三旋繞徐徐前下垂 先從檀慧散即能護一切 天魔不能壞 記雲。

    二手作拳面相合安胸前。

    次舒二風指頭相拄。

    然後置左右膝上。

    想左指頭有唵字。

    右指頭有砧字。

    自此二字出藕糸。

    其色绀青。

    作此觀了誦明。

    即二手萦繞于心前。

    次背次左膝次右膝臍腰左肩右肩喉項額腦後。

    各三萦繞然後徐徐下垂自少指散解。

    觀心如文。

    或雲說。

    先虛心合掌舒二風着中指背。

    二大指撚中指下節。

    當心誦明三遍。

    五處加持。

    便二手作拳置胸。

    以下如前。

    真言曰唵嚩曰啰(二合)迦縛遮吽對記有雲。

    右刀端觀唵。

    左進端觀砧。

    從二指端出如藕糸之光。

    以加持處處異說(雲雲)更撿軌雲。

    真言曰唵砧拍掌 軌雲 次應金剛拍平掌而三拍 由此印威力縛解解者縛 便成堅固甲聖衆皆歡喜 獲得金剛體如金剛薩埵 記雲。

    二手合掌于心前三拍。

    一切諸佛皆歡喜對記有雲。

    二掌相合拍端向外安心。

    開掌三指成聲。

    口決雲。

    開時各作掘。

    拍時各舒指。

    或說不握。

    或雲。

    慈覺大師說。

    乍着掌本隻開手未拍之。

    記者雲。

    可有五部被甲拍掌(私雲。

    檢諸部軌)教王第三有四部拍掌。

    一指拍。

    三掌拍。

    三從勝指拍。

    四諸指拍。

    并金剛縛。

    若約合掌可有五種(雲雲)更檢千手軌雲。

    二手從拳如舞當心三度拍掌。

     有雲。

    拍掌法者側前不得豎乎。

    即于心及左右從舞頂上合掌。

    若歸蓮花部者可改嚩曰啰句言缽頭麼(二合)如千手軌。

    準之以換五部拍掌明。

     軌雲。

    真言曰唵嚩曰啰(二合)睹瑟也(二合)斛(引入) 五秘軌雲。

    由誦此真言故金剛薩埵當阿尾舍顯現。

     已上從等持至拍掌别有私文集。

    具如彼中引諸文也。

    故于此中略不繁述。

     現智身 軌雲 次結現智身二羽金剛縛 禅智入于掌身前想月輪 于中觀本尊谛觀于相好 遍入金剛已大印如儀則 身前當應結思惟大薩埵 (私雲。

    後一行是教王文也。

    此文不明。

    學者善思) 記雲。

    結前召智印當心誦召智明三返。

    想身前有八葉蓮花。

    其上有惡字。

    字變成普賢相好圓滿。

    左手執鈴安腰。

    右手執五智杵安心前。

    作此觀了更結前普賢三昧耶印。

    誦現智身明對記有雲。

    先結入智印誦入智明。

    随誦大指出入。

    想已入無漏智(雲雲)有雲。

    軌雲。

    大印如儀則者。

    謂想普賢菩薩左手持五股鈴右手持金剛杵抽擲。

    有雲。

    文雲。

    遍入金剛已者。

    遍入月輪已也。

    大印如儀則者。

    本尊所持大智印也。

    有雲。

    從五相成身至金剛拍為理法身。

    已現智身可現智身也。

    現其體可見故有現見智身也(私雲。

    此理智法身義出金剛王軌理趣金軌)軌雲。

    真言曰唵縛曰啰(二合)薩怛嚩(二合)惡。

     見智身 軌雲 次結見智身印契如前相 見彼智薩埵應觀于自身 鈎召引入縛令喜作成就 (私雲後一行是教王文也。

    其中後二句四字明義也。

    今軌可詳) 記雲。

    結前普賢三昧耶契當心誦明。

    想自身與薩埵同。

     私安。

    今軌金剛王軌(王軌如下引對記)現智見智隻可用金剛入印欤。

    然用普賢三昧耶印者是軌外之師說欤。

     軌雲。

    真言曰唵嚩曰啰(二合)薩怛嚩涅哩(二合)舍也(二合) 五秘軌雲。

    由誦此真言故令空中見金剛薩埵了了分明。

    有雲。

    已上二印若随部部欲修行。

    于此現智身等可改本尊主真言。

    他效之。

     私雲。

    此說可詳。

     對記有雲。

    前智薩埵與自智薩埵對坐。

    有雲能觀薩埵是法身。

    所觀薩埵是智身。

    今以智身入法身表理智不二(私雲。

    能觀薩埵者指行者也)有雲。

    已上二真言入我我入之義。

    有雲。

    文雲。

    鈎召引等者是次四字明意也。

    有雲。

    涅哩舍也之終改此印分成金剛拳仰投各方。

    即不解拳結四明印安公雲。

    五秘密軌先成金剛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