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了。
最後,終于被他逃出了記憶的邊界,到如今,就再也想不起來了。
或者說,自以為記得很清楚這事本身,就是很靠不住的。
就連那個當地豪門似的大房子,也隻留下些許如夢似幻般的模糊記憶。
聽祖母說,君子是在随母親上路後的第六天夜裡,獨自一人抱着一個大人偶回到了窩棚小屋。
祖母問,媽媽呢?君子答,進入大門後再也沒出來。
還說,媽媽死了,浮在水池裡。
僅此而已。
别的話再怎麼問,就什麼也答不上來了。
問她是跟誰一起回來的,也隻回答說是一個陌生的老伯伯。
問她媽媽是怎麼死的,就不知道了。
祖母仔細查看了君子抱回來的人偶,想從那上面找到些線索。
那人偶内穿帶有菊菱圖案的深紅色绉紗襯衣,外罩暗紫色底子上染出野菊花圖案的绉紗衣裳。
腰帶像是有些年頭了,連祖母也認不出這是什麼織物,隻知道是一種錦緞。
盡管看不出這個人偶出自哪裡,但肯定是老貨,連其身上穿着的衣裳,也絕對不是現在的東西。
如此古色古香的玩意兒,居然保存完好,連頭發都沒掉一根,雖說臉蛋變成了紅棕色,反倒顯得更好看了。
不管怎麼說,這正是個哄孩子的高檔玩具。
可是,從這個人偶上,一點也找不出有關君子母親離奇死亡的蛛絲馬迹來。
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祖母總說自己不相信君子的母親已經死了,但她畢竟已年老氣衰,不僅行動不便,連精神志氣也都快消磨殆盡了。
最後,她像是不再抱什麼希望,終于說出因家境過于貧寒而回老家籌錢的母親,肯定是由于籌不到錢,走投無路,才投水自盡的話來。
君子認為自己确實看到過母親的浮屍,并且認定那絕不是由日後行走江湖時所看到的池塘風景,與母親之死相結合而形成的夢境。
祖母所講的故事——當然她也沒全都記住——有時也會像回憶夢境似的突然在她心頭浮起,可那不就是用想象一片片粘接起來的夢話嗎?
然而,那個人偶,她至今仍一刻不離地帶在身邊。
隻要有這個人偶在,母親死亡前後的事情就不完全是夢幻。
可是抱着一個人偶被陌生老伯伯送回到祖母身邊的情形,君子已經一點都不記得了。
祖母是在君子八歲那年去世的。
之後,君子就扔掉了窩棚小屋,到鎮上去給人家看孩子。
不過君子并不喜歡做這樣的工作。
有一天,她獨自一人來到郊外,見一片空地上有一對像是夫婦的江湖藝人在表演雜耍,周圍圍着一圈人。
女的坐在道具、行李旁敲鼓,那個像是她丈夫的男人則在表演吞雞蛋,吞縫衣針。
一番表演結束後,那女人站起身來,端着一個空盆一個銅闆兩個銅闆地收錢。
不一會兒,觀衆都散去了,空地上隻剩下那兩個江湖藝人和君子,可君子還不肯離開。
等到那兩人将行李道具都裝上了小車,身上的行裝也都整頓好了,君子還是沒有要離去的意思。
最後,君子就這麼跟着那兩個藝人一起走江湖了。
江湖藝人一般都是天氣暖和的時候往北走,天涼以後再往南走。
并且是去年走東海道,今年就走中仙道,每年都變換着巡演的路線。
君子其實并不喜歡走江湖賣藝這樣的行當。
并且随着她一年年地長大,越來越不喜歡了。
除了這行當本身,還有一件事也越來越讓她受不了。
那就是之前像父親似的師傅,喝了酒之後就開始調戲她。
師母倒是對她很好,也總是想方設法地保護着她,與此同時,由于君子不死心,想弄清楚母親去世前後的事情,想尋找母親淹死的那個池塘,這樣的生活一忍就忍了十年。
今年也是這樣,涼風初起後,君子他們開始往南走。
某一天,完成了表演後,到了晚上師傅就喝起酒來。
由于那天賺得比平日裡多些,他的酒也喝得比平時多了些。
于是,他就又開始挑逗、調戲君子了。
君子激烈反抗後,師傅惱羞成怒,竟然揮舞着菜刀說:“看我殺了你!”兩人鬧得不可開交。
當天夜裡,師母看到君子實在無法忍受,就将她放跑了。
并且還給她寫了一封介紹信,叫她去投奔一個住在四十裡外的鎮上的婦人。
那人是師母以前在江湖上認識的,後來洗手不幹了,過上了正經人的生活。
君子提着用包袱布包着的人偶,連夜上路。
長達十年的江湖藝人生涯,就此結束。
來到師母介紹的那戶人家的第二天,君子趁着沒人的時候,悄悄地将人偶拿出來看了,因為她有些擔心,人偶在這麼長時間裡,總是用包袱布包着,會不會出毛病。
所幸的是,除了衣裳有些走樣外,人偶并無一點損傷。
君子想重新給人偶穿好衣裳,就解下了它的腰帶,并将它身上的衣物全都脫了下來。
君子擁有這個人偶已有十二三年,可将其衣物全都脫掉,今天還是頭一回。
因為祖母死後,她為了養活自己,不得不去給人家抱孩子,後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