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的。
事實上,他已經在銀幕上目睹了(盡管那跟夢遊症還多少有些不同)。
那麼,藤次郎是如何将他掌握的法律知識和電影給他的啟示,與他所要實行的犯罪行為結合起來呢?讀到此處,想必讀者諸君也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吧。
幾天之後,一個殺人計劃就在他的腦袋裡成熟了。
一周後的某天傍晚,藤次郎再次來到了淺草。
不過這次是要之助和他一起來的。
那天要之助休息,而藤次郎跟老闆撒了個謊,傍晚時分也出來了。
他成功地将要之助诓到了淺草。
接下來,那就要實施他那個醞釀已久的計劃了。
他們來到行人衆多的池塘邊。
忽然,藤次郎在一個攤販前站定了身軀。
那兒挂着許多白鞘短刀。
藤次郎買了一柄。
“我說,這刀十分鋒利哦。
我那個上次來東京玩的朋友,回老家後寫信來說要一柄防身用的短刀呢。
我打算明天給他寄去。
給,你也把玩一下吧。
”藤次郎嘴裡這麼說着,将短刀遞給了要之助。
出人意料的是要之助似乎對這把刀也很感興趣,他将刀身抽出來看了看說:“真不錯。
無論是人還是野獸,肯定一刀斃命。
”
接着,藤次郎又在另一個攤販那兒買了一塊較大的鐵鎮紙,說也是朋友托他買的。
其實,在他的計劃中,這塊鎮紙才是真正的殺人利器。
随後,他們又來到了電影院。
看着一張張劇照,藤次郎尋找着有打打殺殺情節的影片。
最後終于将要之助拖進了一個專門上映日本電影的放映院。
他的預見是成功的。
這裡所放映的電影幾乎都是舞刀弄槍的。
尤其在一部由明星主演的影片裡,那主角簡直就是個殺人狂,或砍,或刺,整部影片中他居然殺死了幾十個人。
每當刀光閃耀,銀幕上出現殺手的臉部特寫時,藤次郎都要偷窺一下坐在他身旁的要之助的側臉。
而要之助也總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着銀幕。
“殺呀!殺!再多殺幾個!”藤次郎在心中叫喊着。
要之助看得也十分投入,藤次郎不禁暗自揣測:這家夥是否心裡也在這麼喊叫着呢?
他們回到“N亭”的時候,已經是夜裡十一點了。
事到如今,要是再來說明藤次郎的計劃,或許讀者諸君會覺得有些啰唆。
但是,我覺得還是将其事先講明為好。
簡單來說,就是藤次郎要以正當防衛為借口殺死要之助。
到目前為止,要之助患有夢遊症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了。
而要之助在“N亭”與藤次郎合住的寝室裡,是不放任何帶有危險性的東西的。
事實上他雖然才來了半年,卻已經發作過多次夢遊症。
其中的一次,還是藤次郎親眼所見。
因此,當天夜裡要之助的夢遊症再次發作,就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而他在夢遊時想用刀子加害睡在身旁的藤次郎,也并非是不可想象的。
隻不過平時寝室裡,是不會放任何利器的。
因此,藤次郎不得不特意去買來了一柄短刀。
考慮到廚房裡的菜刀已經司空見慣,對于要之助來說已經沒有刺激性了,所以藤次郎才特意買了一柄白鞘短刀。
并且,為了給要之助留下深刻印象,藤次郎還時不時地讓他看一下或拿在手裡把玩一下。
不僅如此,為了促使要之助在當天夜裡發夢遊症,還特地帶他看了有大量砍殺場景的電影,而要之助看得也十分專注。
藤次郎不是醫生,已經想不出更多的辦法了。
與此同時,他也相信這些手段已經足夠了。
至于為什麼要買短刀,他也已經向要之助說明過了。
這當然是胡編亂造的。
隻要調查一下他所謂的“老家來的朋友”,一切就穿幫了。
但是,他隻跟要之助一人講過。
要之助被殺之後,如果有人要調查此事,他可以另外編造個理由。
同樣,買鎮紙的理由也跟這差不多。
為了證明他們兩人在電影院确實看過舞刀弄槍的電影,他還極為慎重地将兩張電影片單帶了回來。
與此同時,為了更徹底地證明他們當晚在電影院看過電影,他還牢記了幾部相關電影的故事情節和精彩場景。
甚至他還看了鐘表,将哪部電影是幾點鐘放映的,哪部電影是幾點鐘結束的,全都弄得一清二楚。
關于最後的那點小把戲,想必讀者諸君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多麼拙劣,多麼畫蛇添足。
他打算在睡覺前,将短刀放入一旁的櫥櫃裡,并将櫥櫃的門敞開着。
總之要讓要之助看得一清二楚。
而到了半夜裡,估計是兩點鐘左右吧,他會起身從櫥櫃裡取出短刀。
然後,輕輕地在自己的咽喉附近劃上兩道,并仔細擦拭過刀柄後(這當然是為了不讓别人查出自己就是該刀的最後使用者),将短刀放入睡在身旁的要之助的右手裡,讓他握着。
當然了,藤次郎早就知道要之助不是個左撇子。
而最後下手的時機還不能是在要之助熟睡的時候,要将他搖醒,在他睡眼惺忪、似醒非醒之際應該更适合動手吧。
也就是說,在要之助手握短刀的時候,不失時機地用鐵鎮紙在他的眉間猛擊一下,敲開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