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北京,他們就把一張新的協議書遞到了我們面前。
中國移動提出要重新商議‘161移動聊天’的分成比例,否則就中止這一項目的合作。
‘161移動聊天’是無線增值業務中的一個明星項目,占到了業務總收入的三成左右。
因為所有的通道資源都在對方那裡,我們幾乎沒有任何讨價還價的餘地。
”
12月,中國移動宣布與騰訊合作開展的“161移動聊天”業務協議到期,分成比例重新商議,根據新的規則,騰訊每月淨利潤将大幅減少約400萬元人民币,一年高達4800萬元。
此外,中國移動還逼迫騰訊調整了短信收入的分成比例,從15比85調整為5比5,進一步壓縮了騰訊的利潤空間。
受到這些不利消息的影響,聯交所的騰訊股價在低位徘徊,投資人信心缺失。
2005年4月,騰訊董事會為了表達信心,不得不宣布回購占已發行股本10%的股票,按當時股價計算需要約9.74億港元。
到11月,騰訊又宣布了一項金額最高為3000萬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到2006年,中國移動再出“撒手锏”,直接對移動QQ動手。
騰訊之所以能夠在“移動夢網”項目中獲得最大、最穩定的收益,關鍵在于龐大的QQ用戶基數,因此它對運營商的依賴度比其他内容服務商都要小得多。
其中,移動QQ是最核心的産品,擁有700萬的用戶,占到了騰訊全部短信用戶的七成左右。
過去幾年裡,中國移動對即時通信工具一直垂涎三尺,在它的規劃中,如果能夠擁有一款屬于自己的、類似于QQ的産品,便可以順利地向運營商與内容供應商的結合轉型,由此形成一個閉環的、無須與任何其他公司分利的業務模型。
到2006年年初,兩家終于到了攤牌的時刻。
中國移動自行外包開發了一款名為“飛信”的即時通信工具,同時向騰訊提出了兩個強制性要求:第一,移動QQ與飛信進行“業務合并”,否則,将把移動QQ從夢網業務中踢出;第二,整個QQ體系與飛信“互聯互通”。
由于擔心用戶體驗不佳,而且成本費用也難以分攤,騰訊以條件不成熟為理由拒絕了中國移動。
6月,飛信測試版上線,中國移動宣布:“飛信絕非隻是一個産品那麼簡單。
它是未來戰略的重要一步,通過飛信平台,中國移動可以推出許多增值服務,如在線遊戲、在線購物、虛拟社區、手機支付等。
”同時,中國移動發布了《關于規範“移動夢網”聊天類業務的通知》,内容是:對于現存的聊天社區類夢網業務,不再與此類業務開展任何形式的營銷合作;移動QQ、網易泡泡将被允許開展到2006年年底,相關SP的合作協議續簽到這一時間點終止。
2006年12月29日,就在終止合作的最後一天,騰訊在香港發布公告,移動QQ将與飛信在6個月内“合并”,其業務将逐步過渡到飛信平台,過渡期的産品被稱為“飛信QQ”。
在曆時兩年半的清逐行動中,騰訊賴以為獲利之本的無線增值業務遭遇到了空前的打擊。
在整個2005年度,騰訊總收入同比增長24.7%,至人民币14.264億元;淨利潤增長10%,至人民币4.854億元。
其中,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79.2%,在總收入中的占比由38.4%上升到了55.1%,而無線增值服務收入則同比下降了19.3%,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從上一年的55.6%下降到了36.3%,首次被互聯網增值業務超過。
到2006年3月,騰訊宣布第三次回購股票,回購金額最高達3000萬美元。
為了增加收入,騰訊還收購了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卓意麥斯(Joyman)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到年底,無線增值業務的收入由5.17億元增到7億元,其中卓意麥斯貢獻了1億元,年度财報承認“收入增加主要反映來自卓意麥斯所提供的基于内容的短信服務收入的增加”。
而在公司的全部收入中,無線增值業務的占比繼續下滑到25.0%,互聯網增值業務的占比則上升到了65.2%。
在手機上“自立門戶”
中國移動對昔日合作夥伴的“清逐”,再一次證明了“入口”在信息産業中的不可挑戰的地位:誰擁有了“入口”,誰就擁有了話語權和資源配置權。
馬化騰在後來對擁有入口級産品的企業十分警惕,其教訓及心得應是得自于此。
在政策性排擠之下,“寄生”于夢網的内容服務商出現了集體雪崩的景象,各家慌亂紛飛,作鳥獸散。
其中最為堅決的是丁磊,網易及早撤出,躲進了網絡遊戲的“避風港”。
最為狼狽不堪的是“SP之王”、在香港上市不久的TOM,在短信收入大幅下滑的時刻,它“劍走偏鋒”,推出了一些灰色業務,調查記者趙何娟在《天下